2020日本奥运会日元汇率会高起来么?
日元不会升值而是贬值,日本是出口型国家,奥运招考会利好与日本经济,自然经济好转了日元收入增多日元也就会相应的贬值,也有利于出口商品。
日元对人民币汇率最低能降到多少?
谢谢邀请,日本**的财政政策一直保持低汇率,这个不会改变,除非安倍下台日元会涨,但目前这个可能性很小,另外人民币未来升值是大概率的事,应该尽量持有人民币。
2020年日元汇率会涨到8吗
20年日元的汇率也会涨到吧,因为它的汇率也是很高的,所以慢慢的就会涨到八了。
【会员观市】日元汇率分析框架
摘要
中长期来看,美日基本面之差和日本财政赤字率会影响日元趋势。2023年日本基本面领跑G4经济体,支持日元进入升值周期。2023年岸田内阁的支持率有所回升但仍处低位,内阁的频繁波动不利于财政纪律性,这会利多日元。
中短期来看,货币政策分化与利差变动是日元波段的重要影响因素。2022年12月日本赶上了本轮货币政策紧缩的“晚班车”,未来可能遵循“放松/取消YCC-加息-缩表”的顺序加码紧缩,日元汇率利率上行的想象空间更大。
作为传统融资货币和最大的净债权国之一,日元避险属性为汇率预测增添了变数。2022年第四季度开启的日元升值行情主要由货币政策预期推动,套息交易尚未转向。未来需警惕风险偏好进一步回落,套息交易平仓造成日元避险属性回归,增添升值方向的趋势动能。
图表1日元汇率分析框架
资料来源:兴业研究
一、中长期影响因素:基本面与财政赤字
双边汇率的走势往往体现了两个经济体的基本面相对优势。中长期而言,美元兑日元同美日实际GDP差息息相关。展望2023年,美国处于去库存周期,硅谷银行事件显示出持续加息背景下,美国科技股和银行业的脆弱性也逐渐凸显。反观日本在本轮经济下行周期中展现韧性,这也推动日元进入趋势性升值行情。
从分项来看,得益于油价中枢回落以及日元贬值的滞后效应,日本正从贸易深度逆差的旋涡中摆脱;放开边境游后,日本旅游业有望迎来强劲反弹,从而弥补私人消费不振;根据Sentix调查,日本投资者信心指数亦从低位反弹。
从周期来看,与美国类似,日本当前处于去库存以及投资周期下行的初期,不同的是日本房地产周期仍处在景气上行周期。进一步分析日本实际GDP的周期性变动,除2011年东海岸大地震以外,其余经济衰退均发生在实际GDP的周期项(相对趋势项的偏离)从最高点回落的过程中,当前日本实际GDP刚刚恢复到趋势项附近,远未到达周期最高点,短期内暂无“衰退”风险。
图表2 美日实际GDP差、美元兑日元
资料来源:Macrobond,兴业研究,下同
图表3 日本贸易顺差、先行指数
注:蓝色阴影表示日本经济衰退期。
日本内阁的动荡是财政紧缩政策难以维系的重要原因之一。纵观历届内阁政府任期内赤字率变化可以发现,最近30年间日本唯三采取紧缩财政政策的首相——桥本龙太郎(1996年1月到1998年7月)、小泉纯一郎(2001年4月到2006年9月)和安倍晋三(2012年12月到2020年8月)——均是任期时间较长、政权相对稳定的政府。“遗憾”的是,这三次财政整顿最终终结于亚洲金融危机、次贷危机和新冠疫情,后者间接推动了三位首相的卸任。内阁交替频繁、在位时间短的首相无一例外采取扩大财政支出的措施。此为争取选票之故,且没有长时间的任期也很难贯彻落实紧缩的财政主张。因此未来日本政坛的稳定性直接决定了财政整顿的有效性,从而间接影响了日元的长期趋势性走势。从内阁支持率来看,现任岸田内阁支持率在2023年初一度下跌超过安倍卸任首相时,接近菅义伟辞职之时,虽然近期支持率有所回升,但仍不容乐观。
注:赤字率虚线为IMF预测值。
图表8 日本财政赤字率、政府债务率
图表9 日本内阁支持率
中短期来看美日货币政策的分化决定了美元兑日元变动方向。体现货币政策分化的两个参考指标——衡量预期差的OIS利差,以及衡量货币政策效果的市场利率差,与美元兑日元走势均保持一致。
2000年后日本的政策利率始终维持在零附近,且日本央行是全球率先实施量化宽松的央行,央行所持日元资产的比例较大,这限制了其量化宽松政策的空间。因此,相比于美联储等海外央行,日本央行的政策弹性较小,日元往往跟随美联储等海外主要经济体货币周期的波动而“逆向”调整。体现在全球衰退周期(降息周期)内日元往往呈现相对强势,而在全球复苏周期(加息周期)中日元则表现弱势,这也与日元的避险属性不谋而合。
2022年12月,日本央行历史性地抬升了长端目标利率收益率曲线控制(YieldCurveControl,YCC)的上限——将10年期日债收益率的上限从0.25%抬升到0.5%。时隔15年再度开启的紧缩操作一方面推动日元进入升值周期,另一方面也使得利差对汇率的影响更加复杂化。
2016年9月日本央行引入YCC的初期,10年期日本国债收益率被控制在零附近,波动区间限制在+/-0.1%,这使得10年期美债收益率实质上主导了美元兑日元的变动。2021和2022年美元兑日元随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上行恰是如此。然而日本央行上调YCC上限,甚至未来取消YCC的操作将造成日债收益率反弹,日元汇率将不再单一跟随美债、而是受到美债和日债的共同影响。此外,“前所未有”的货币紧缩可能改变日本投资者的海外投资布局,反过来影响美债收益率等资产。
图表10美日10YOIS
资料来源:Bloomberg,兴业研究,下同
图表12美日名义利差、美元兑日元
资料来源:Bloomberg,Macrobond,兴业研究,下同
图表13美日实际利差、美元兑日元
本轮日本通胀回升受到劳动人口增长和通胀预期抬升的支撑,距离通胀持续性高于2%目标仅剩“薪酬-支出-通胀”的最后一张拼图。日本薪酬增长本质上受到劳动力市场供求、产出缺口、企业商业环境以及企业利润率的影响,长期来看则由全要素生产率决定。我们预计,2023全年日本平均薪资增速有望达到2.3%-3.3%。以此为假设,2023年1月日本核心CPI增速有望触顶回落,下半年则受油价支撑通胀呈现韧性。全年日本核心CPI增速中枢有望处于2%通胀目标之上。
我们认为薪酬增长的支持下,日本央行有条件在年内调整甚至取消YCC。取消YCC后日元汇率利率将共振上行,而在取消YCC前日元将继续跟随10年期美债收益率波段运行。
日本负利率的调整将在取消YCC之后,且需要更强的基本面支撑。由于日本对准备金账户实施分层管理,实行-0.1%利率的准备金余额规模不足7%,负利率的影响范围不大,但会压低日元短端利率。取消YCC后、加息之前日债收益率曲线将趋于陡峭化,而一旦炒作加息收益率曲线将平坦化。从历史经验来看,负利率调整的“必要条件”或许是金融条件指数以及金融机构的借贷意愿。历史上历次加息都发生在金融条件指数和借贷意愿持续上行之后,当前这两项指标均处下行阶段。
减少资产购买以及缩表将是最后退出的货币政策工具。取消YCC和加息之初,日本央行可能会增加资产购买的规模,以缓解对市场的冲击。
资料来源:Macrobond,兴业研究,下同
资料来源:Bloomberg,Macrobond,兴业研究,下同
三、避险属性在日元汇率分析中的应用
低利率(lowinterestrates)、庞大的海外资产净头寸(astrongnetforeignassetposition)、足够纵深和流动性的金融市场(deepandliquidfinancialmarkets)构成了日元避险的先决条件(IMF,2013)。而日元融资成本和对冲成本、日本海外净资产头寸和套保比例则决定了当遭遇风险事件冲击时,日元避险的成色如何。
我们用“日元汇率与金价相关性”来衡量日元避险属性的成色;用“经汇率对冲调整后的日债收益率”衡量日元融资成本,并将之与同期限的美债利率做对比。结果显示在美联储降息周期中,美元往往取代日元成为融资货币,日元阶段性地“失去”避险属性。
再对日本投资者海外净资产头寸进行统计,并使用日元汇率预期(美元兑日元风险逆转期权隐含波动率)作为汇率套保的代理变量。此处蕴含一个基础假设,即当市场预期日元相对美元升值时(美元兑日元风险逆转期权隐含波动率回落),一般认为日本投资者将增加对外币资产头寸的套保比例。数据显示,海外资产净头寸规模越大、汇率套保比例越低,日元与黄金的相关性越高,即日元的避险属性越强。
图表19 日元避险属性、日元相对融资成本、
日本投资者出海净投资(考虑套保比例)
注:(1)经对冲后的日债收益率=10年期日债收益率+日元对冲成本
(2)考虑套保比例的日本投资者净出海投资=日本投资者净出海投资规模*美元兑日元风险逆转期权隐含波动率。
资料来源:Macrobond,兴业研究,下同
观察日本其他投资账户资金流动和日元非商业头寸,我们可以辨别日元套息交易的交易方向。当日元作为套息交易的融资端时,其他投资账户下资金往往净流出,日元非商业头寸呈现净空头。反之当其他投资账户下资金回流、日元非商业持仓由“净空”翻“净多”时,代表套息交易反向平仓,日元倾向于避险升值。需要说明的是,其他投资账户下资金流并非全部出于套息目的,因此二者有时会出现背离。
再观察日元非商业净头寸和恐慌指数VIX,我们发现,当日元非商业持仓由“净空”翻“净多”时,往往对应全球风险偏好的下降。另外一个典型的避险货币——瑞郎持仓情况同日元相似,但绝对规模不如日元。2015年到2020年欧央行实施低利率期间,欧元的避险属性增强。
注:图中灰蓝色阴影表示日元非商业净多头的时段。
基于上述规律我们构建用于监测日元汇率拐点的“信号指标体系”。1995年后满足该指标体系标准的信号共发生过15次,我们按时间顺序为其编号。剔除掉“同向信号/趋势加强信号”——即连续两个信号皆指向同一个日元变动方向的信号4、10、13、14,以及“伪信号/波段信号”——即时长短于100周(2005年前)或240周(2005年后)周期时长规律的信号3、8、9后,剩余的信号1、2、5、6、7、11、12、15与日元汇率的实际拐点一一对应。
对于近期行情而言,2022年12月日本央行收紧货币政策推动美元兑日元从高点回落,但从持仓来看日元作为融资货币的套息交易尚未转向(可能滞后),“信号指标体系”也未发出拐点信号。未来倘若全球风险偏好进一步回落造成套息交易平仓、日元避险属性回归,无疑将加剧日元在升值趋势方向上的动能。
图表22日元汇率拐点、日元非商业净头寸、
美元兑日元期权波动率
2020Q2全球经济金融展望报告(上):全球经济大概率陷入衰退,警惕滑入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
组 长:陈卫东
副组长:钟 红
成 员:廖淑萍、王有鑫、赵雪情、谢 峰、王若兰、鄂志寰(香港)、黄小军(纽约)、陆晓明(纽约)、瞿 亢(伦敦)、张明捷(法兰克福)、张 琰(东京)、林丽红(新加坡)、吴婷婷(新加坡)
2020年日元汇率会涨吗?
到2020年的事情,现在不好说,不过现在日元汇率在低位,可以考虑逢低介入,今日最新货币兑换:1日元=0.05790人民币元,以上数据仅供参考,交易时以银行柜台成交价为准。
21800日元折合人民币多少?
根据央行今天(2020年4月28号)的汇率,1日元=0.0660人民币,
21800日元折合人民币1440.5569元
人民币兑换日元汇率多少合适
这个汇率是市场交易的结果,所以你看到的价格都可以代表当前的状况,也都可以认为是合适的人民币对日圆的汇率不是人民币或者日圆单方面意愿可以决定的目前来看6点几的汇率还是很合理的毕竟2国都是美国第一债务国日本在此金融危机中获益非浅日圆也不断在升值1比6
美联储降息对日元来自汇率的影响
据了解,最近,日元对美元的汇率一直在下跌。上周初,日元对美元汇率一度跌至135.58日元对美元,为近24年来最低。截至记者发稿时,日元对美元汇率为135.3日元对美元。据央视消息,当地时间6月15日,美国美联储宣布加息75个基点,以抑制通胀再度飙升。这也是美联储自1994年以来最大的一次加息。据了解,今年3月,美联储将联邦基金利率的目标区间从接近零的水平上调了25个基点,开始了抑制通胀的紧缩周期。5月初,美联储宣布再次加息50个基点。日本专家表示,今年美国史无前例的加息,大量流入国际市场的资金回流美国;但日本继续维持超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外汇市场上大量买入美元,卖出日元,这是本次日元贬值的主要原因之一。日本第一生命经济研究所首经济学家熊野秀吉:今年3月,美国突然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息,大量流入国际市场的资金回流美国,导致全球通胀。日本也有自己的理由。美国和欧洲都开始了金融紧缩政策。只有日本继续维持超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外汇市场大量买入美元,卖出日元,造成日元贬值。熊野秀吉认为,日元快速贬值可能会使日本企业无法及时应对,其中中小企业面临的冲击更大。熊野秀吉:对于以国内业务为主的日本中小企业来说,进口价格上涨,利润减少,甚至出现赤字。可以说,与大型企业相比,大多数中小企业受日元贬值的影响更大。熊野秀吉认为,日元贬值有经济高度依赖进口的结构性原因。随着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不断上涨,日本的进口也在不断上升。日本财务省1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日本5月进口额同比增长48.9%,连续3个月创历史新高。然而,5月份,日本的贸易逆差是自1979年有可比数据以来的第二高水平,并且连续第10个月出现贸易逆差。据了解,熊野秀吉从事专业经济分析已有20年。对于日元罕见的快速贬值,他预测,由于日本和美国不同的金融和货币政策,利差可能会进一步扩大,日元可能会继续贬值。日本第一生命经济研究所首经济学家熊野秀吉:显然,日元贬值比美国加息的影响更快。如果市场对日元失去信心,日元会进一步贬值,会出现意想不到的贬值。我觉得目前日元贬值可能已经超过了合理的范围,日本**和央行的控制很重要。综合央视新闻全国商报国家商业日报国家商业日报相关问答:相关问答:日本已经很发达了,为什么日元和美元会存在这么大的汇率呢?一个国家的货币汇率是由这个国家实有资产与货币发行量所决定的,与一个国家是否发达是没有直接关系,日本的汇率之所以低是相对于其他国家来说,日元的发行量较大。至于是什么导致日元发行量大呢,可能与美国有关。上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日元开始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日元兑美元汇率从360∶1的固定低点升值至240∶1。但美国**对日元币值如此大幅上升仍很不满意,委财政部长贝克于1985年9月22日召集了由西方5大国财长达成“广场协议”,核心内容就是通过对外汇市场的共同干预,促使其他4国货币,尤其是日元和德国马克升值。迫于美方压力,日本**和日本银行“忠实”履行了“广场协议”,开始与美国一起大规模干预日元汇市,日元兑美元汇率随之急剧攀升,很快于1985年底突破了200∶1,1987年初再突破150∶1,到1988年初已逼近120∶1。这意味着在不到两年半的时间里,日元兑美元已整整升值了一倍。日本出口贸易的迅速扩大在一定程度上是建立在日元低汇率的基础之上的。因此,“广场协议”后日元被迫大幅升值,所产生的直接后果就是日本的对外贸易受到严重打击,以致严重依赖外需的日本经济很快陷入了一场“日元升值萧条”(意即日元升值带来的萧条)。为摆脱日元升值萧条,日本**和日本银行采取了一系列力度强大的政策措施。其中之一,就是推出了战后空前的“金融缓和”政策,日本银行通过连续5次下调利率,一举将官定利率降至2.5%的“超低”水平。在金融自由化全面推开、实体经济资金需求缩小的背景下,超低利率导致的大批过剩资金纷纷涌向股市和房地产市场,结果是以股价和地价攀升为中心的经济泡沫急剧膨胀。到20世纪90年代初,日元升值引发的经济泡沫突然破灭,日本经济由此陷入空前严重的衰退之中,迄今仍未能从衰退中彻底走出。
招银避险|【20230619】汇率周报:三大利空因素落地,人民币汇率贬值压力有所缓解
三大利空因素落地,人民币汇率贬值压力有所缓解
——汇率周报
摘要
汇市回顾
汇市观点
汇率一览
美元指数:预测区间(101.00-104.00)
美元兑人民币:预测区间(7.0000-7.1800)
欧元兑美元:预测区间(1.0800-1.1100)
欧洲央行如期加息25基点,资产购买计划也将在7月退出到期再投资(保留上次会议的内容),对利率的水平和限制性利率维持时间,仍将依赖后续数据。
声明中三个内容值得关注,一是下修了今明两年的经济增速各0.1%,这个与此前欧盟统计*下调近两个季度的经济增速的动作相符,同时也上调了今明两年的通胀预测0.1%。二是上次会议声明称过去的加息已经有利传导到欧元区的融资和货币条件,但对实体经济的传导滞后性和强度仍然不确定,而这次声明中强调过去的加息正在逐渐对整个经济产生影响,借款成本急剧增长,贷款增长放缓。三是声明末尾去掉了“如果需要,欧洲央行的政策工具包能为欧元区金融体系提供流动性支持。”显示对于此前对于银行业危机的担忧有所缓解。
如果对比欧洲央行和美联储给出的预测表,以2%的通胀目标来衡量,一方面,欧洲给出的今年的HICP预测值在5.4%,高于美联储的PCE的3.2%,而与上一个季度相比,前者被上调,而后者被下调,也支持欧洲央行在抗通胀上需要比美联储走得更久这样的结论。
在答记者问环节,拉加德展现出的鹰派态度跟鲍威尔形成了鲜明对比。在问道欧洲央行是否会效仿美联储进行加息的暂停,拉加德直截了当地表示,她不清楚美联储“pause”(暂停)和“skip”(跳过)的区别,她只知道欧洲央行目前对通胀前景并不满意,除非基准情形发生变化,否则7月将进一步加息,现在还没到欧洲央行要考虑暂停加息的时候。她并不想讨论终点利率,那是市场关心的问题,她认为2%的通胀目标才是最终目的,当目的达到的时候,终点利率自然出现了。她同样对劳动力成本的提高可能会令通胀更持久表示担忧。
拉加德给人的态度比较鹰派,即欧洲的劳动力成本令核心通胀变得顽固,而且目前欧洲央行还没到美联储、加拿大央行一样可以考虑暂停加息的阶段。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欧强美弱的加息逻辑可能会继续对欧元构成一段时间支撑,时间长度取决于暂停加息的时点何时来临。不过拉加德的鹰派态度也并不能掩盖欧洲央行对9月是否加息仍有分歧,未来欧洲央行官员的讲话或许将透露更多信息。
美元兑日元:预测区间(137.00-143.00)
英镑兑美元:预测区间(1.2500-1.3000)
美元兑加元:预测区间(1.3000-1.3520)
上周周加拿大无重磅数据公布,加元主要随原油价格走势震荡。在周四晚间欧洲央行及美国失业金申领人数公布之后,美元指数下降,加元和原油价格上涨,美元兑加元跌破1.33关口支撑至1.32关口附近。短期内随着美元指数回落以及中国经济刺激政策提振能源价格的可能性,仍将支撑加元表现。本周关注欧美PMI及中国政策对风险情绪的影响。
澳元兑美元:预测区间(0.6700-0.7000)
澳元自2月下旬以来始终受制于0.68关口,上周澳元受三方面因素提振,顺利突破该关口阻碍:一是澳洲5月就业数据表现强劲,二是中国政策利好、风险情绪转向,三是美元指数走软。
澳洲联储5月数据表现相对强劲,支持澳洲联储进一步加息。此前4月就业数据表现疲弱,失业率从3.5%上行至3.7%,就业人数下降0.43万人,全职就业人数下降2.71万人,令市场一度认为澳洲联储在6月会议上加息会更加谨慎。而5月就业数据重新转好,失业率再度下行至3.6%,就业人数上升7.59万人,大幅超过预期值1.75万人,全职就业人数也上升6.17万人。
新的一周关注中国政策出台情况及LPR利率,若政策力度足以令风险情绪受到较强提振,则澳元仍有望在短期继续上行。
本期作者:丁木桥
本期编辑:田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