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谷丰登寓意着什么(五谷丰登这菜怎么做?)

2023-11-16 20:41:21 59 0

五谷丰登这菜怎么做?

平常俗称的“五谷”所指的五种谷物。“五谷”,古代有多种不同说法,最主要的有两种:一种指稻、黍、稷、麦、菽;另一种指麻、黍、稷、麦、菽。但在这道菜中,我们选用南瓜、青豆、玉米粒、口蘑、胡萝卜来代替无辜,一来象征着五谷丰登,二来这五种食材颜色五彩缤纷,诱人食欲。可以说是一道春节餐桌必不可少的营养解腻素菜。用料主料:南瓜1块、青豆30克、玉米粒30克、口蘑3个、胡萝卜1段辅料:食用油1汤匙、蚝油1茶匙、鸡粉1茶匙、姜1块、蒜适量、红枣适量1.红枣提前泡软。

2.其他食材分别洗净、切丁。

3.锅里加水,放入胡萝卜丁,青豆焯熟。

4.放入口蘑丁一起焯一下。

5.捞出备用。

6.炒锅倒油,放入葱末、姜末炒出香味。

7.放入南瓜丁煸炒。

8.加玉米,焯熟的口蘑丁、胡萝卜丁、青豆一起煸炒。

9.加蚝油、鸡粉调味儿。

10.加红枣,翻炒均匀即可关火。

11.盛入盘中。

酒店以五谷丰登为主题摆台,寓意是什么呢?

古代寓意纹样。“五谷”指五种谷物。古代说法不同,有的说是稻、黍、稷、麦、菽;有的说是稻、稷、麦、豆、麻。总之是指几种主要的农作物。“丰登”谓丰年之意。白居易诗:“岂伊循良化,赖此幸登年”。五谷丰登,预祝农业丰收,以表现人们在生活上的美好愿望。

明日填仓节,老传统2吃3做2忌,寓意五谷丰登、年年有余

正月作为农历年的第一个月份,总是格外的热闹,不仅节日多,传统习俗也非常多,因此老一辈常讲正月里边规矩多!正月里的传统节日非常多,除了大家熟知的春节、元宵节之外,还有很多朋友不知道的“天穿节”、“游百病”等等。不知不觉当中,正月已经接近尾声了,在正月的最后几天里是否还有传统节日呢?咱们一起来聊聊看!

在我们华夏民族的很多地方,正月二十五这一天也是非常热闹的一天,正月二十五是填仓节,有些地方也称之为天仓节,听老人们讲正月二十五这一天是仓王爷的生日,所以大家要在这一天祭祀仓王爷,希望在新的一年里能够五谷丰登,年年有余!这里就给大家分享一下关于“填仓节”的一些传统习俗,正月二十五填仓节,老传统2吃3做2忌,寓意五谷丰登、年年有余!

大家都知道,民以食为天,我们华夏民族的很多传统习俗与美食文化是必不可分的,那么正月二十五填仓节的时候,我们应该吃些什么呢?在农村地区流传着这样地说法“填仓填仓,小米干饭杂面汤”,因此填仓节这一天,小米干饭和杂面汤是大家的首选!

杂面汤

在填仓节这一天的时候,很多地方都有吃杂面汤的习俗,在我们这里杂面汤也叫作杂面条,一般是用高粱面、绿豆面、黑豆面等多种杂粮加工制作的面条,然后加入干菜等佐料煮成的杂粮汤面条。春节期间吃多了油腻的东西,来上一碗杂粮汤面养养胃是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小米饭

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喜欢在正月二十五填仓节这一天做小米饭,因为在北方地区,大多有种植谷子地习,这些谷子打出来地粮食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小米,小米饭就是用小米煮成浓稠的干饭,在填仓节这一天吃小米干饭象征着生活简朴。

除了饮食文化之外,填仓节这一天的时候,还有一些传统的民俗活动大家也有必要了解一下。

填仓

正月二十五填仓节这一天,必不可少的一件事就是“填仓”了,填仓、填仓,顾名思义就是往粮仓里边添加粮食,随着现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里基本上都没有了粮仓,所以这个时候会往家里买很多的米、面、油,就连家里的水缸也会灌得满满,以求在新的一年里家里吃喝不愁!

祭仓神

在填仓节这一天,很多地方还有祭仓神的传统民俗,祭仓神的时候,大家会用白石灰或者白色的涂料在地上画上代表粮仓的圆圈,然后在圆圈的中间堆上一小堆儿粮食,借此希望新的一年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捏面团

很多的老一辈人都有在正月二十五这一天捏面团的习俗,老人们会根据家人的属相用面团捏成各种对应的小动物,然后摆放在相应的位置里,据说这样的做法能够保佑家里的人新年大吉大利,吃喝不愁!

老人们常说,正月里节日多,禁忌也多,那么正月二十五填仓节的时候,有哪些事情是不能做的呢?填仓节“2忌”大家可以了解一下,包含了老一辈人的智慧!

忌卖粮

正月二十五填仓节的时候,最忌讳的就是卖粮食了,因为这一天需要往粮仓里装粮食,寓意五谷丰登,而卖粮食日子则会越过越穷,因此在以前无论家里多么贫困,在这一天也不会卖粮食的。

忌借钱、借东西

填仓节这一天,按照传统是积福的日子,因此这一天是最忌讳相互借东西的,听老人们讲,这一天借东西会把彼此的福气借走。所以在这一天你无论是钱还是东西都不能外借的,尤其是借钱!

朋友们,随着现在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原来的很多传统节日都已经逐渐被人们淡忘了,不知道大家那里是否有正月二十五填仓节的风俗呢?关于填仓节,你还知道哪些民俗习惯,欢迎留言分享哦!

关于正月二十五填仓节的一些美食文化以及传统民俗就分享到这里了,我是小刘,一位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的90后吃货,如果您对美食感兴趣,欢迎留言、转发、分享、关注哦!如果有什么想吃的家庭美食,也欢迎留言,我将尽可能给大家分享!

五谷丰登的寓意

目录声明:词条人人可编辑,创建、修改和认证均免费详情一分钟了解五谷丰登9.9万34"五谷丰登[wǔgǔfēngdēng]汉语成语本词条是多义词,共4个义项展开五谷丰登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wǔgǔfēngdēng,意思是指年成好,粮食丰收。[1]中文名五谷丰登外文名haveabumperharvest出处《六韬·龙韬·立将》拼音wǔgǔfēngdēng解释指年成好,粮食丰收解释登:成熟。指年成好,粮食丰收。出处1、《六韬·龙韬·立将》:“是故风雨时节,五谷丰登,社稷安宁。”2、元吴弘道《青杏子·鬭鹌鹑》套曲:“托赖着一人有庆,五谷丰登。”3、明施耐庵《水浒》第一回《张天师祈禳瘟疫 洪太尉误走妖魔》:自天圣元年癸亥登基,至天圣九年,那时天下太平,五谷丰登,万民乐业,路不拾遗,户不夜闭。4、清·陈忱《水浒后传》第四十回:自后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物康阜,真是升平世界。5、洪深《香稻米》第一幕:“今年呢,难得这样五谷丰登,稻子收得这样多。”

七星岩五谷丰登的介绍?

庙中供奉的周氏神,民间称为财神,主事农桑,能保天下太平,五谷丰登。各地香客、游人慕名纷至,广种福田,香火不断。每年农历五月初五财神诞,...

五谷丰登,食材丰富,颜色艳丽冰纷,诱人食欲,是春节家宴餐桌必不可少的一道营养健康素菜,而且寓意吉祥,寓意着新的一年事事顺利,硕果累累,学业事业大丰收,人们生活富足安宁。

寓意粮食丰收,事业兴旺发达的词语?

寓意粮食丰收、事业兴旺的词语有:蒸蒸日上、粮食满仓、步步高升、五谷丰登,硕果累累、满载而归、稻谷飘香、丰收在望、年丰岁稔、穰穰满家、春华秋实,如日中天、兴旺发达、百废待举,百废俱兴,日新月异、功成名就、马到功成、财源广进、青云直上、颇有建树,丰功伟绩

“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意思

雨水适当,粮食丰收,形容地区气候适宜,物产丰厚,也做恭贺之语气候在规律的基础上具有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气候不反常既如斯说!(用一定的地理知识)风调雨顺风雨及时适宜。形容风雨适合农时。五谷丰登指年成好,粮食丰收。

哪个字寓意五谷丰登?

古代寓意纹样。“五谷”指五种谷物。古代说法不同,有的说是稻、黍、稷、麦、菽;有的说是稻、稷、麦、豆、麻。总之是指几种主要的农作物。“丰登”谓丰年之意。白居易诗:“岂伊循良化,赖此幸登年”。五谷丰登,预祝农业丰收,以表现人们在生活上的美好愿望。

五谷丰登的意思??

五谷丰登的意思是:只年成好,粮食丰收。

人们常说五谷丰登“五谷”指什么你知道吗

《地球》是自然资源部主管、中国地质博物馆主办的科普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0-405X,国内统一刊号:CN11-1467/P,邮发代号:2-253。欢迎订阅关注。

中国古代以土神和谷神的合称“社稷”来指代国家,足见土地和粮食对中华文明的重要意义。

▲山西稷山县城中心的稷王庙,用于祭祀农业始祖后稷

“五谷”一词,一般认为最早见于《论语·微子》中的“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我们现在能够看到的最早的“五谷”的解释,源于《汉书·食货志》,指出“五种”(即五谷)为稻、黍、粟、麦、菽。 

▲五谷杂粮

在中国的神话传说中,“五谷”是由神农氏发现和驯化的,所谓神农“尝百草、辨五谷”,反映了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将各类野生谷物通过留种选育成粮食作物的漫长而艰辛的驯化过程。

▲水稻

水稻是中国产量最大的粮食作物,中国的水稻栽培史可以上溯到1万多年前,科学家根据的水稻基因组的分析推测水稻是大约在8200~13500年前在中国华南被驯化,中国境内多处1万年以上的栽培稻考古遗迹也支持这一结论。早在距今1万年前,中国就发展了原始农业文明。

▲三江平原一望无际的稻田

▲米粉,大米制作的食物

全球水稻生产集中度较高,水稻农业发达的地区也是世界人口最密集的地区。根据2018年的统计数据,水稻产量前10位的国家有9个分布在亚洲,中国则是全球最大的水稻生产国和消费国。

▲小麦

相比于小米,小麦粉富含面筋蛋白,这种蛋白让面团具有韧性,易于加工成不同形状,口感也更加丰富,这是小麦地位在历史上反超小米的一个重要原因,小麦在明代时成为了仅次于稻的粮食作物并延续至今。

▲丰收的麦田

▲馒头,小麦制成的面食

直到明清时期,才出现了实心馒头,《水浒传》中武大郎卖的“炊饼”并不是我们今天理解的经火烤后的饼,而正是我们常吃的实心馒头。明朝各种面条类的品种更为多样,今天人们能吃到的各式面条,如拉面、刀削面、烩面,在明朝已经基本定型。

▲油泼面,丰富多样的面食之一

▲黍

黍又称糜子、夏小米、黄小米,有糯质和非糯质之别,糯质黍可以酿酒,非糯质黍,称为穄,以食用为主。黄米、小米同出北方,但在许多北方人眼里,黄米的地位是要高于小米的,今天人们拿它当江米(糯米的一种)用,有些地方拿它做糕点待客。

▲结穗的稷

在原始农业时期,因小米能适应贫瘠的土壤优先得到驯化。小米具有抗旱耐热,生长期短,产量高、品质好的特点,随着农业技术改进,到商周时期,小米便逐渐取代了黍,成为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并被普遍种植,直到隋唐时期,其首要地位才被稻所取代。

▲稷(小米)

时至今日,小米只是在北方地区的少数地区还有种植,在粮食总体占比中已经极低,多数人今天主要用它煮粥喝,也被用作花鸟市场里的鸟食。

▲菽

考古证据显示,我们的祖先在3000年前就开始种植大豆了,而6000年前遗址中发现的野生大豆,则说明人类采食大豆的历史还要早很多。

▲黄豆酿造酱油的酱园

大豆有一个远胜其它四谷的优点就是蛋白质含量约为35~44%,是谷类食物的4~5倍,为古代中国人身体发育提供了蛋白质的重要来源。

▲豆腐,中国人创造发明的大豆的食用方式

世界上大豆主产区在美国、巴西等地,我国的大豆对外依存度已经达到了85%以上,每年需进口大豆8000万吨以上。

随着时代的变迁,五谷作为粮食作物的代表,地位也有所变化。单从粮食安全和重要性来说,产量无疑是一个重要指标,今天的玉米是我国第二大粮食品种,马铃薯则排名第四。

▲玉米,我国第二大粮食品种

如果还要排“五谷”的话,应该是水稻、玉米、小麦、薯类和花生。其中玉米、马铃薯、番薯、花生都是明朝时从美洲传入我国的,这四种今天常见的粮食作物都是外来物种。这些高产作物一经引种,迅速成为贫苦阶层的主要食品,以有限的耕地资源支持养活了更多的人口,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深刻影响了中国的历史进程。

▲马铃薯,易于种植的高产粮食作物

从个体层面上说,中国人的饮食结构中,一向以富含碳水化合物的谷物为主食,然而原始的人类最向往的却是高油脂高糖分食物,在食不果腹的蛮荒时代,充足的口粮意味着吃饱,也意味着更多的生存机会。

尽可能摄取高热量食物的本能已经深深刻进了人类DNA里,在人类百万年的历史中,可以说基本上就从没吃饱过,所以今天许多的人不自觉地吃下超过实际需要的食物从而变得肥胖。

▲长江边的农田

被人类驯化的“五谷”等粮食作物无疑推动了新的社会关系的建立和生产力的发展,而这些作物本身,也通过与人类互利共生,实现了更高数量更大范围的繁衍,又何尝不是“驯化”受益者呢?

本文首发于《地球》2020年第3期,有删节修订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责编:刘  丹

排版:尹  璐

审核:卞跃跃

编辑:郁云江

编审:孙兴旭

投稿:1751631441@qq.com

免责声明:本平台除原创内容或特别说明外,其他推送稿件的文字、图片等资料来源于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4
请文明发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