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重科技是国企吗?
不是国企,是民营企业。
中重科技(天津)股份有限公司,创建于2001年06-26日,注册资本3.6亿人民币,地址:天津市北辰区科技园环外发展区高新大道65号。控股股东为自然人马冰冰,持股比例59.82237%,同时出任法人代表、董事长。
公司主要从事冶金专用设备制造、通用设备制造、智能基础制造装备制造、工业自动化系统装置制造等业务领域。
中联重科市值?
市值506亿元。
每经AI快讯,中联重科(SZ 000157,收盘价:5.83元)12月13日晚间发布公告称,截至本公告日,和一盛投资累计质押股数约为4.09亿股,占其所持股份比例为59.99%。佳卓集团累计质押股数约为2982万股,占其所持股份比例为100%。香港方盛累计质押股数为525万股,占其所持股份比例为100%。香港诚一盛累计质押股数约为1.94亿股,占其所持股份比例为100%。
2022年1至6月份,中联重科的营业收入构成为:工程机械行业占比93.74%,农业机械占比5.14%,金融服务占比1.12%。
中联重科的董事长是詹纯新,男,67岁,学历背景为博士。
截至发稿,中联重科市值为506亿元。
中重科技603135上市估值分析和申购建议
温馨提示:
A、我们致力于保护原创版权,部分内容源自网络,如有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C、有时候新股因为突发信息需要补充建议,本号新开公号《无风说次新精选》,一般情况下不发信息,但是遇上特殊需要补充的信息而发。请有需要的网友点击下面保持关注和收藏,防止失联。
一、公司介绍
(一)发行人是集智能装备及生产线的研发、工艺及装备设计、生产制造、技术服务及销售为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产品为机械、电气、液压一体化的热轧型钢、带钢、棒线材、中厚板轧制的自动化生产线、成套设备及其相关的备品备件。公司曾获得国家火炬计划实施先进企业、天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冶金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等荣誉,是一家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制造装备企业。公司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院士专家工作站、天津市企业重点实验室,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人,在热轧型钢、带钢等智能装备及生产线领域均有深厚的技术积淀。截至本招股意向书签署日,公司主要专利273项,其中发明专利34项,实用新型专利238项,外观专利1项。公司推出了国内首台套特大型钢生产线CMA万能轧钢机机组、国内首台套钢板桩及超大H型钢生产线并实现销售,所产主流机型成功打破了国际巨头在热轧型钢生产线领域的垄断,有效降低了国内下游客户采购成本以及对国外品牌的依赖。2021年,公司作为项目牵头单位承担了“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高性能制造技术与重大装备”重点专项,项目名称为“超大规格H型钢高性能热轧成形技术”。
报告期各期,发行人新签订单金额、在手订单期末余额情况如下表所示:
由于智能装备及生产线是发行人下游客户的重要固定资产投资,投资金额大,客户需匹配自身前端钢铁产能以及下游需求量,并对投产计划进行严密的测算和规划,同时在签订前通常需经过长时间的商议和谈判,对定制化产线的生产规格、技术参数、个性化需求等细节充分论证,并在完成内部立项、资金筹措等流程后,双方最终签署正式合同。因此,受下游客户的投资进度以及项目谈判周期影响,发行人报告期内新签订单规模在一定期间内呈现波动的特点。随着2020年以来国内对新冠疫情的有效防控,国内新基建、机械、建筑、汽车等行业逐渐复工复产,下游终端行业对钢铁需求回升,2020年下半年开始客户新增固定资产投资需求逐步增大,发行人2020年下半年和2021年上半年新签订单保持较高水平,在手订单期末余额相较于2019年亦增长较快;2022年以来,受东北、华北、华东等部分区域疫情反复以及下游终端行业需求下降影响,钢铁价格有所回落,钢铁企业新增固定资产投资有所放缓,导致新签订单金额有所下降,同时,随着部分合同的履行,2022年6月末在手订单期末余额有所下滑。
(二)发行人的主要产品包括机械、电气、液压一体化的热轧型钢、带钢、棒线材、中厚板轧制的自动化生产线、成套设备及其相关的备品备件。
(三)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构成情况如下:
(四)产能利用率情况:
二、行业和竞争
(一)近年来,我国智能制造装备行业增长迅猛,初步形成规模。根据中商情报网数据,2017年我国智能制造装备市场规模为1.27万亿元,到2021年达到2.42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7%,市场保持快速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国资委数据,2015年来,我国冶金装备制造业年营业收入基本稳定在1,100亿元以上,2021年达到1,375亿元,较2020年同比增长7.8%。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冶金装备市场,市场规模占世界的三分之一以上。冶金装备是典型的下游行业需求拉动型行业,其景气程度与国家宏观政策、固定资产投资、下游行业发展状况息息相关。
公司主要产品应用市场状况冶金行业发展与国民经济整体发展水平及国内基础设施投资情况息息相关。下游需求主要为建筑、机械、汽车、轨道交通、桥梁、海洋工程、家电、船舶等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行业。其中,公司冶金智能制造装备主要聚焦于钢铁行业的型钢、带钢等领域。(1)钢铁行业①钢铁行业总体发展现状受供给侧改革、环保政策趋严、取缔地条钢的影响,2016年以来我国钢铁行业一批高耗能、高污染、低产出的产能加速出清,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规模以上企业收入从2016年28,022亿元提升至2021年的69,300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19.85%。同时,规模以上企业钢材产销量稳步提升,2021年规模以上企业产销量分别达到7.59亿吨和7.47亿吨,产能利用率达到79%。②智能制造对钢铁行业的影响2016年10月工信部发布的《钢铁工业调整升级规划(2016-2020年)》中指出,到2020年实现钢铁智能制造发展目标,全面推进钢铁行业智能化。钢铁行业作为流程型制造业的代表,实施智能制造可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升产品质量,智能制造在钢铁行业中的应用是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也是实现我国钢铁工业由大到强转变的重要保障。近年来,智能制造在钢铁行业的渗透率不断提升,信息化、工业化(两化)融合水平由2015年的40.70%增长至2019年的53.6%。③“碳达峰、碳中和”政策对钢铁行业的影响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要求制定钢铁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开展钢铁去产能“回头看”,巩固去产能成果,严格落实产能减量置换,同时加快推进低碳工艺革新和数字化转型。此外,国务院正式发布《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对于钢铁行业提出,推动钢铁行业碳达峰,深化钢铁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严格执行产能置换,严禁新增产能,淘汰落后产能,推进钢铁企业跨地区、跨所有制兼并重组,提高行业集中度。同时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为重点,继续压减钢铁产能。在生产技术方面,《方案》还提到:要促进钢铁行业结构优化和清洁能源替代。钢铁行业围绕“减碳”目标的供给侧改革将进一步深化,对智能、环保的生产设备的需求将进一步提升。④钢铁行业发展趋势自供给侧改革以来,环保政策层层加码。目前我国钢铁行业的超低排放改造空间很大。根据招商证券研究所统计,截至2021年12月上旬,全国共19家钢企约1.14亿吨粗钢产能全面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并通过评估监测;229家企业约5.7亿吨粗钢产能正在实施超低排放改造。根据生态环境部《关于推进实施钢铁行业超低排放的意见》,到2025年底前,全国力争80%以上粗钢产能完成超低排放改造。
总体而言,钢铁行业将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的动态平衡。聚焦全面提升产业基础和产业链水平的根本任务,坚持绿色发展和智能制造两大发展主题,着重解决控产能扩张、促产业集中、保资源安全行业三大痛点,持续推进国际化进程。
(二)近年来,我国冶金智能制造装备行业处于迅速发展阶段。行业内早期由大型外资企业占据主导地位,例如德国西马克集团、意大利达涅利集团等国际企业进入国内市场较早,产品技术积累深厚,长期建立的品牌形象与完善的管理体系使其拥有较高的客户忠诚度,与国内多数企业相比占较大优势,一度占据了大部分市场。随着制造工艺、技术的进步,国内头部企业已逐渐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整体市场份额正不断提升,基本实现进口替代,部分产品已经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同时,行业内部分公司积极开拓海外市场,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合作,与国际先进企业展开竞争,其中尤其以东南亚国家为主。
公司主要竞争对手1、型钢智能装备及生产线主要竞争对手发行人目前核心产品为型钢以及带钢的冶金智能装备及生产线,其中型钢领域目前国内仅公司能够与国外龙头企业展开竞争,竞争对手主要为德国西马克集团、意大利达涅利集团等冶金装备制造业的世界巨头。2、带钢智能装备及生产线主要竞争对手除前述冶金设备制造业的世界巨头外,带钢领域公司主要与中国一重、国机重装等企业竞争。
三、特别风险
受益于在冶金智能装备制造领域多年的技术积淀和行业口碑积累,发行人具备较强市场竞争力,在手订单充足,能够为发行人未来业绩提供支撑。2019年至2022年,发行人各期新签订单金额分别为6.59亿元、23.08亿元、19.60亿元和9.25亿元,同比变动比例分别为250.10%、-15.05%和-52.79%。2019年至2022年,发行人各年末在手订单余额分别为13.08亿元、29.96亿元、29.55亿元和21.58亿元1,同比变动比例分别为129.05%、-1.39%和-26.97%。发行人订单情况与经营业绩具有关联性,因发行人提供的产品执行周期相对较长,从而在手订单转化为营业收入具有一段时间的滞后性。发行人2021年和2022年经营业绩情况良好,主要系发行人2020年和2021年新签订单总量较多且在手订单转化情况较好。因2022年受到新冠疫情、宏观经济波动等情况的影响,导致发行人当年新签订单和期末在手订单余额减少。如果未来国家宏观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经济增长速度放缓或下游行业需求出现周期性波动,而发行人未能形成合理预期并相应调整生产经营策略,发生新签订单持续下降并导致在手订单余额大幅下降的情况,则可能会产生发行人未来经营业绩大幅下降的风险。
四、募投项目
五、财务情况
1.报告期内:
2.发行人预计2023年1-3月实现营业收入区间为2.83~3.22亿元,较2022年同期变动幅度为-2.93%~10.25%;预计2023年1-3月实现净利润区间为0.38~0.44亿元,较2022年同期变动幅度为-8.05%~4.64%;预计2023年1-3月实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区间为0.37~0.43亿元,较2022年同期变动幅度为-8.72%~4.22%。
六、无风个人的估值和申购建议总结:
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专注于智能装备及生产线的研发、工艺及装备设计、生产制造、技术服务及销售,主要产品为机械、电气、液压一体化的热轧型钢、带钢、棒线材、中厚板轧制的自动化生产线、成套设备及其相关的备品备件,报告期内公司业绩有少许波动,行业比较传统赛道一般,公司相对于同类型公司科技含量高一些,短线给予88亿左右估值,第一批主板注册制,为什么不申购呢?上市基本没有破发风险,建议积极申购。
说明:对于新股预测表的价格,无风重点是指开盘价或者开板价,不是指开盘后跌到这个位置。从炒作情绪来说,高开低走太伤人气,就算高开了跌到某个价位也不建议接盘,除非代表大资金拥挤度的量化表数据(庄概念评分)暴涨。预测表是看重公司上市前的财务质地和行业前景,新股后期有波动是正常的,个人看法会随着资金的喜好和题材的发酵而改变前期观点(请关注本号每天复盘,会更新不同的估值分析观点)。新股申购建议分为四种(1.积极申购2.一般申购3.谨慎申购4.不建议申购,前面两种情况个人会申购,后面两种情况个人不申购)。请谨慎和理性参考,本文内容不做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理。
【打新必读】中重科技估值分析,智能装备及生产线(沪主板)
申明:以下预测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作为交易的依据!
中重科技(603135):公司是集智能装备及生产线的研发、工艺及装备设计、生产制造、技术服务及销售为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产品为机械、电气、液压一体化的热轧型钢、带钢、棒线材、中厚板轧制的自动化生产线、成套设备及其相关的备品备件。(1)型钢智能装备及生产线根据世界金属导报统计,2018-2020年间国内新上热轧型钢产线约25条,其中3条为进口产线,发行人提供的型钢智能装备及生产线的产线数量占总产线数的70%以上。(2)带钢智能装备及生产线根据世界金属导报统计,2018-2020年间国内新上热轧带钢产线约35条,其中4条进口产线,发行人提供的带钢智能装备及生产线的产线数量占总产线数的30%以上。
国内外主要公司:1、型钢智能装备及生产线主要竞争对手(1)德国西马克集团(2)意大利达涅利集团2、带钢智能装备及生产线主要竞争对手(1)中国一重(2)国机重装
财务分析:
(数据来源:同花顺F10)
(数据来源:同花顺F10)
预计2023年1月至3月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0.38亿元~0.44亿元,同比变动幅度为-8.05%~4.64%。(信息来源:2023-03-20临时公告)
结论:预计中签每签预获0.23万,建议申购,后期建议不关注。
【注】关注度依次分为:关注、一般关注、谨慎关注、不关注
风险提示:以上观点和信息只是本号对市场的一些认识和判断,仅供参考,主要文字内容来源于公司招股说明书。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智能机器人概念股票有哪些值
金自天正,泰尔股份(002347),劲拓股份(300400),新时达(002527),埃斯顿002747,蓝英装备,爱仕达002403,三丰智能,
WAIC2023|高重科技荣登AI商业落地「高投资价值综合场景服务商」榜单
此外,亿欧智库于《报告》中发布“人工智能全产业链图谱”,深入梳理了产业链上下游的产品分类及分布态势,高重科技成功入选图谱“行业应用-智慧城市”领域。
《报告》指出,中国AI市场已经从“技术导向”迈向“价值导向”阶段,各细分领域中都开始出现成熟度较高的场景,AI技术为下游企业带来的综合价值日益显现。在《报告》的优秀案例分析中,高重科技作为跨行业领域的代表企业入选。
自2014年成立以来,高重科技秉承“AI创新成就客户价值”的使命,坚持高价值场景驱动技术创新,专注为客户提供领先的“场景+AI”解决方案,并已在智慧航空、智慧农业等领域实现成熟的落地应用。
智慧航空多模态场景化解决方案
高重科技以农业标准化为指导,结合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将科学有效的管理方式、标准化的生产方式运用到农业中,从而实现农业生产的精播、精施、精准控制、全程溯源,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生产等目标。
喜报|刚刚发布!这一平台又获殊荣!
“重”在“高”效!高重科技又一解决方案在广州白云机场验收落地
股市中重趋编易架领铁司势,忽略估值水平什么来自意思?
也就是说估值水平低不一定代表股票能涨趋势看涨炒的话才赚钱
【新股指南】中重科技(603135):智能装备,估值过高,业绩一般,短期内破发
一、公司背景
公司的主要产品为机械、电气、液压一体化的热轧型钢、带钢、棒线材、中厚板轧制的自动化生产线、成套设备及其相关的备品备件。
二、估值分析
总股本4.5亿,发行价17.8元,发行估值80.1亿元。
理论估值:
模型说明请见《DCF股票估值模型实战》。
2023年一季报业绩预告,公司业绩续盈,预测业绩:净利润约3800万元~4400万元,增长-8.05%~4.64%。
估值过高,业绩一般,短期内破发。
中重科技属于什么板块?
中国重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China Hi-Tech Group Corporation,简称中重科技)是一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大型机械公司,属于工业机械板块。中重科技的业务涵盖了起重、矿山、建筑、冶金、环保、轨道交通等领域,主要产品包括各种类型的起重机械、挖掘装备、矿山装备、混凝土机械、环保设备、轨道交通设备等。
中重科技为什么要上市
中重科技本次拟公开发行股票总数量不超过9,000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10%,拟于上交所主板上市,保荐机构为国泰君安证券。公司本次发行所得募集资金主要用于智能装备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和年产3条冶金智能自动化生产线项目。中重科技是集智能装备及生产线的研发、工艺及装备设计、生产制造、技术服务及销售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产品为机械、电气、液压一体化的热轧型钢、带钢、棒线材、中厚板轧制的自动化生产线、成套设备及其相关的备品备件。公司曾获得天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冶金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等荣誉,是一家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制造装备企业。公司在热轧型钢、带钢等智能装备及生产线领域均有深厚的技术积淀。截至本招股说明书签署日,公司主要专利239项,其中发明专利33项,实用新型专利205项,外观专利1项。公司一向重视科技创新,始终加强研发队伍和研发平台的建设,积累了大量的研发、设计经验,先后取得了多项具有行业领先的技术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