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力发电企业排名前十名(2016全球风电运营商Top25:国电排名第一)

2023-12-04 11:02:20 59 0

2016全球风电运营商Top25:国电排名第一

丹麦著名风能咨询机构MAKE近日发布了《2016年全球风电资产所有权分析》报告,根据累计容量、新增容量,分别对所有风电开发企业进行全球前25的市场排名,并对累计容量排名前25家开发商进行能源结构、业务分布、竞争优势等方面分析。

全球前25排名显示,中国风电运营商占10席,五大发电集团全部上榜。其中,国电仍稳居第一位,华能集团挤掉NextEra跻身三甲,国家电投和神华集团进入前十,分列第9、10位。以下为全球风电开发商Top25:

排名:

1.国电 

2.Iberdrola 

3.华能

4.NextEra 

5.大唐

6.华电 

7.中广核 

8.EDPR 

9.国家电投 

10.神华 

11.AccionaEnergia 

12.EDF 

13.Enel 

14.BHE 

15.E.ON 

16.华润电力 

17.三峡 

18.Invenergy 

19.SunEdison 

20.NRG 

21.天润 

22.RWE 

23.Engle 

24.Pattern 

25.Duke

李小杨分析师称,截至2015年底,全球排名前25家开发企业的累计并网容量达到了170GW,约占全球累积并网容量的41%。市场集中度较2012年的47%、2014年的42%有一定程度下滑,主要因为欧洲地区以及亚太地区更多排名25开外的跨行业开发企业获得了更多市场份额。但美洲的发展趋势与欧洲、亚太相反,呈现出合并趋势,市场份额开始集中于前25家开发企业。截至2015年底,排名前25家美洲开发企业的吊装容量占当地市场份额51%。

2015年受抢装潮影响,中国新增并网容量惊人,八家中国开发企业的全球排名纷纷上升。前十名中,有七家开发企业来自中国。除此以外,中国开发企业从2012年开始保持平均29%的复合年均增长率。10家中国开发企业的复合增长率均保持在全球前15名以内,以中广核和三峡为首。

2015年,中国前15家开发企业的新增并网容量均超过了1GW,主要因为2015年是第一轮电价下调前获得高电价的最后机会。前15名的市场集中有所下降,从2014年的78%降到了57.4%,更多跨行业企业进入风电行业,包括整机商、当地小型国营开发企业、金融投资机构。中国前十名的开发企业拥有大量项目储备,预计“十三五”期间依旧可以保持前十,排名变化不会很大。但排名11至15的开发企业,排名变动或将较大,甚至有可能跌出榜单,尤其是2015年新增并网容量未达到200MW的企业。整机商、当地的开发商以及金融投资机构很有可能挤入排名。除此以外,国营开发商由于需要与中央及地方**发展目标保持一致,在此驱动下仍将长期主导市场。

MAKE透露,海上风电也将会单独做出全球前十五名的开发企业排名。和去年不同的是,该份报告新增了全球前25名风电开发企业涉足太阳能业务的分析,分析风电和太阳能发电产业的竞争力。

北极星风力发电

重磅!2017中国风电整机商装机排名公布!(附完整榜单)

2017年,中国风电统计有新增装机的整机制造企业共22家,新增装机容量1966万千瓦,其中,金风科技新增装机容量达到523万千瓦,市场份额达到26.6%;其次为远景能源、明阳智能、联合动力和中国海装,前五家市场份额合计达到67%。

特别声明

1.本报告由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会员、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风力机械分会和国家可再生能源中心联合发布。未经事先书面授权,任何个人和机构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形式的发布、复制。如引用,需注明出处,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有悖原意的删减和修改。

2.本统计数据依据企业填报的项目清单和数据进行多方核定,企业对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负有责任。

3.发布单位已力求数据准确、完整,但对于本统计数据的绝对真实性和准确性不作任何保证,不承担使用本文件以及文件内容引起的任何责任。

4.报告中的信息不构成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等事项的最终操作建议或决策依据,发布单位不就报告中的内容对最终操作可能带来的后果承担任何责任。

5.未经发布单位事先书面同意,本文件的任何信息部分不可被复制、扫描、公开展示等用于其他用途进行传播。

统计说明

1.本统计是国家统计调研的一部分,由风能专委会遵照《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可再生能源发电利用统计报表制度的通知(国能规划[2016]115号)》和《国家海洋局关于印发海洋统计报表制度的函(国海函[2017]96号)》的要求组织实施。

2.本统计中的“风电装机容量”是指“吊装容量”,指统计期内风电机组制造企业发货到风电场现场,施工单位完成风电机组所有部件吊装完毕、且完成安装验收或静态调试后的装机容量。

3.数据统计期为2017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即此数据包含2017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之间,及上一年度未纳入当年吊装统计的项目容量。

4.本统计数据基于发布单位风力发电项目数据库以及企业填报的项目清单核定。核定过程具体如下: 

a)依据国家能源局下发的年度全国风电开发建设方案文件和各省能源局下发的年度开发建设方案,通过风电发电项目数据库,风电项目核准数据库对企业报送的清单进行逐一较核,剔除与统计期内实际吊装情况不符的数据;

b)通过公开信息、风电开发企业施工进度信息,以及聘请的核查员通过现场核查的方式剔除与统计期内实际吊装情况不符的数据;并以企业提供补充材料为依据证明,进行核实数据,确保统计数据的可靠、合法、合规。同时,根据已调取的其他渠道数据,并考虑本行业工程动态的实际情况,进行核定数据。

5.本统计简报是依据国家相关职能机构对数据来源、统计口径及方法的要求而编制完成。

致谢名单

(按拼音首字母排序)

风电场开发商

北京洁源新能投资有限公司

北京京能新能源有限公司

北京天润新能投资有限公司

盾安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福建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甘肃省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广东省粤电集团有限公司

国电电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国家电网公司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国投新能源有限公司

哈纳斯新能源集团

华电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

华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华润电力控股有限公司

江苏德和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国信集团

龙源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宁夏发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山西晋能集团有限公司

深圳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神华国华能源投资有限公司

特变电工新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协合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新疆电院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新天绿色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中电控股有限公司

中国大唐集团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

中国广核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三峡新能源有限公司

中核汇能有限公司

中节能风力发电股份有限公司

风电机组制造商

北京京城新能源有限公司

东方电气风电有限公司 

国家电网许继集团风电科技有限公司

华仪风能有限公司

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公司

内蒙古久和能源装备有限公司

三一重型能源装备有限公司

山东瑞其能电气有限公司

上海电气风电集团

沈阳华创风能有限公司

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通用电气能源集团

维斯塔斯风力技术(中国)有限公司

西门子歌美飒可再生能源公司

湘电风能有限公司

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远景能源(江苏)有限公司

浙江运达风电股份有限公司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风电事业部

中船重工(重庆)海装风电设备有限公司

中国航天万源国际(集团)有限公司

中人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专家组成员

陈志远

董万里

高辉

贾晨

许霞

张光希

朱立

一、总体装机情况

2017年,全国(除港、澳、台地区外)新增装机容量1966万千瓦,同比下降15.9%;累计装机容量达到1.88亿千瓦,同比增长11.7%,增速放缓。

图1  2008年至2017年中国新增和累计风电装机容量

二、区域装机情况

2017年,中国六大区域的风电新增装机容量所占比例分别为华北(25%)、中南(23%)、华东(23%)、西北(17%)、西南(9%)、东北(3%)。“三北”地区新增装机容量占比为45%,中东南部地区新增装机容量占比达到55%。

与2016年相比,2017年中国中南地区出现增长,同比增长44%,新增装机容量占比增长至23%;中南地区主要增长的省份有:湖南、河南、广西、广东。另外,西北、西南、东北、华北、华东装机容量同比均出现下降,西北、西南同比下降均超过40%,东北同比下降32%,华北同比下降9%,华东同比下降5%。

 

图2 2016年和2017年中国各区域新增风电装机容量占比情况

图3 2013年至2017年中国各区域新增风电装机容量趋势

三、风电机组制造商装机情况

2017年,中国风电统计有新增装机的整机制造企业共22家,新增装机容量1966万千瓦,其中,金风科技新增装机容量达到523万千瓦,市场份额达到26.6%;其次为远景能源、明阳智能、联合动力和重庆海装,前五家市场份额合计达到67%。

近5年,风电整机制造企业的市场份额集中趋势明显。排名前五的风电机组制造企业新增装机市场份额由2013年的54.1%增长到2017年的67.1%,增长了13%;排名前十的风电制造企业新增装机市场份额由2013年的77.8%增长到2017年的77.8%增长到2017年的89.5%,增长了12%。

图6 2013年至2017年中国风电整机制造企业国内新增装机份额集中度变化情况

截至2017年底,全国累计装机容量达到1.88亿千瓦,有7家整机制造企业的累计装机容量超过1000万千瓦,7家市场份额合计达到67%;其中,金风科技累计装机容量达到超过4000万千瓦,占国内市场的22.7%;另外,联合动力累计装机占比9.4%,首次超过华锐风电,位居第二。

图7 截至2017年底中国风电制造企业累计装机容量

图8 2017年中国风电制造企业累计市场份额

五、风电机组机型统计

2017年,中国新增装机的风电机组平均功率2.1MW,同比增长8%;截至2017年底,累计装机的风电机组平均功率为1.7MW,同比增长2.6%。

2017年,中国新增风电机组中,2MW以下(不含2MW)新增装机容量市场占比达到7.3%,2MW风电机组装机占全国新增装机容量的59%,2MW至3MW(不包括3MW)新增装机占比达到85%。3MW至4MW(不包括4MW)机组新增装机占比达到2.9%,4MW及以上机组新增装机占比达到4.7%。

与2016年相比,变化幅度较大有,2.1MW至2.9MW机组市场份额增长了11%;1.5MW机组市场份额下降了11%至6.2%。

图10 2017年中国不同功率风电机组新增装机容量比例

截至2017年底,中国风电累计装机中,2MW以下(不含2MW)累计装机容量市场占比达到53.1%,其中,1.5MW风电机组累计装机容量占总装机容量的45.8%,同比下降约5个百分点。2MW风电机组累计装机容量占比上升至35%,同比上升约3个百分点。2MW至3MW(不包括3MW)累计装机占比达到8.9%。3MW至4MW(不包括4MW)机组累计装机占比达到2.1%,4MW及以上机组累计装机占比达到1%。

图11 截至2017年底中国不同功率风电机组累计装机容量比例

六、风电开发商装机情况

2017年,中国风电有新增装机的开发企业共80多家,前十五家装机容量合计接近1500万千瓦,占比达到76%。截至2017年底,前十家开发企业累计装机容量合计超过1.3亿千瓦,占比达到71%。

图12 2017年中国风电开发企业新增装机容量

图13 2017年中国风电开发企业新增装机市场份额

注:

国能投的统计为国电集团和神华集团的数据之和。 

华能集团的统计为华能新能源和其他分公司数据之和。 

华润集团的统计为华润电力和华润新能源的数据之和。 

中国电建统计为中水电、中水顾问和中水建数据之和。 

图14 截至2017年底中国风电开发企业累计装机容量

图15 2017年中国风电开发企业累计装机市场份额

注: 

国能投的统计为国电集团和神华集团的数据之和。 

华能集团的统计为华能新能源和其他分公司数据之和。 

华电集团的统计为华电国际、华电新能源及其他分公司数据之和。 

华润集团的统计为华润电力和华润新能源的数据之和。 

中国电建统计为中水电、中水顾问和中水建数据之和。 

七、海上风电装机情况

2017年,中国海上风电取得突破进展,新增装机共319台,新增装机容量达到116万千瓦,同比增长97%;累计装机达到279万千瓦。2017年共有8家制造企业有新增装机,其中,上海电气新增装机容量最多,共吊装147台,容量为58.8万千瓦,占比达到50.5%。

截至2017年底,海上风电机组整机制造企业共11家,其中,累计装机容量达到15万千瓦以上有上海电气、远景能源、金风科技、华锐风电,这4家企业海上风电机组累计装机量占海上风电总装机容量的88%,上海电气以55%的市场份额遥遥领先。

图17  2017年中国风电制造企业海上累计装机容量

截至2017年底,在所有吊装的海上风电机组中,单机容量为4MW机组最多,累计装机容量达到153万千瓦,占海上装机容量的55%;5MW风电机组装机容量累计达到20万千瓦,占海上总装机容量的7%;6MW风电机组吊装的仍是样机,尚未批量吊装。

图18 2017年中国海上风电不同功率机组累计装机容量

八、风电机组出口情况

2017年,中国向国外出口风电机组311台,容量641MW,同比增长21%。截至2017年底,中国风电机组制造企业已出口的风电机组共计1707台,累计容量达到3205MW。

2017年,6家制造企业分别向12个国家出口风电机组,其中,金风科技出口量最大,出口到6个国家,合计197台,总容量为399.5MW;其次是远景能源出口两个新型市场国家,共51台,总容量116MW。

*目前统计的风电机组出口情况主要针对中国内资风电机组制造商,外资风电机组制造商不包含在内。

 截至2017年底,中国风电机组累计出口到33个国家,较2016年新增加5个国家(包括墨西哥、黑山共和国、菲律宾、法国和摩洛哥);其中向美国出口的风电机组容量最多,占出口总容量的17%。其次是巴基斯坦、澳大利亚、南非,出口占比分别为13%、11%和9%。

相关阅读

2016年中国风电装机排名

▓来源:中国风能协会

风电资讯·技术动态·行业报告· 统计数据 ·大数据 ·云计算

每日风电 |中国风电新闻网旗下品牌栏目

一个传播风电正能量的平台

哪些风电企业比较好?

金风,技术积累成熟,公司文化优秀,可以选择

全球十大风电巨头?

1、长源电力:国家能源集团旗下全资子公司主营风力发电。2、节能风电:国内风电行业先行者,风力发电项目开发运营。3、吉鑫科技:大型风力发电机组零用部件锻铸生产。4、明阳智能:国内风力发电机组制造龙头企业。5、泰胜风能:全国风机塔台行业领先制造商。6、天顺风能:风塔及其零部件研发生产龙头企业。7、大金重工:风机设备制造和海上风电设备制造领先企业。8、运达股份:海上风力发电设备生产龙头企业。9、金风科技:全球领先的风电整体方案提供商。10、恒润股份:国内少数海上风电塔筒制造商。

新能源电池排名前十名有哪些?

新能源电池排名前十名如下:1、宁德时代作为被日韩动力电池企业对标的国内的唯一一家竞争对手,宁德时代在动力电池领域的综合竞争力在国内当属领先,虽然动力电池规模上目前还不能排名行业老大,但是其电池技术和品质先后得到了国际豪华品牌宝马、大众的认可。也算是国内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给国际车厂配套的动力电池企业。目前国内自主品牌与之合作的有东风汽车、上汽、长安汽车、吉利、广汽等。2、比亚迪比亚迪作为国内动力电池的龙头,依托于集团新能源汽车业务的带动,其动力电池业务在规模上遥遥领先于竞争对手;原先一直坚持磷酸铁锂技术的比亚迪,在其基础上进一步研发出刀片电池,而无论是什么技术路线,我们同样有理由相信比亚迪依托其多年的电池生产经验一定能将电池做好。3、国轩2015年借壳东源电器上市后的国轩高科成为目前A股上市公司最纯正的动力电池标的,新能源汽车在资本市场上的热度也让国轩高科市值高达250亿元。从客户看,国轩高科以商用车为主,且主要集中在安凯和江淮,乘用车领域订到较少,未来的竞争力提升还要看其在乘用车领域的作为。4、力神2015年算是力神发展史上极其重要的一年,大股东中海油退出,而中国电子科技集团(CECT)重新成为力神的控股股东。易主后的力神电池仍没有摆脱央企的机制,相对于竞争对手而言,力神总是会慢一步。但是作为锂离子电池的龙头企业,力神在技术和产品上还是具备相当竞争力的。5、中航作为国内为数不多的央企背景的锂电池企业,中航锂电是国内上公告目录最多的动力电池企业。但是客户以商用车为主短期内能快速将业绩做大,毕竟商用车不可能持续高速增长,未来的增长动力还要看乘用车方面的发展。6、德赛深圳市德赛电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公司,公司主要围绕锂电池产业链进行业务布*,公司已经成为全球中小型移动电源领域的知名厂商,与全球主要电芯厂开展合作。7、沃特玛国内最早成功研发磷酸铁锂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汽车启动电源、储能系统解决方案并率先实现规模化生产和批量应用的磷酸铁锂电池企业之一。产品覆盖国内31个省市,并远销六大洲4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内市场占有率26.6%。公司产品符合CE、L、RoHS等安全及环保要求,并通过了相关认证及检测。8、威能威能环保目前的订单基本全部于商用车领域,乘用车仅有众泰汽车在使用威能环保的三元电池。威能环保的快速成长也是得益于商用车市场在2014年、2015年的井喷,未来的成长潜力还得看其在乘用车领域的布*。公司研发生产的锂离子动力电池已与中通客车、南京金龙、申沃客车、众泰、中国一汽、福田欧辉、沂星等众多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并出口欧洲、美洲。9、微宏微宏动力主打快充快放的钛酸锂动力电池,瞄准的市场为商用车市场,尤其是在公交和大巴领域,微宏动力收货颇丰。但是如何在乘用车领域突破是微宏动力应该考虑的事情,毕竟未来新能源汽车的增长潜力还是于乘用车。10、南洋科技南洋科技经营范围为锂电池隔膜及锂离子电池其他材料,拟建设年产1500万平方米锂离子电池隔膜项目,公司是我国最大的专业电子薄膜制造企业之一。锂电池产品广泛应用于家电、电子、电力等传统领域和节能光源、通讯系统、铁路电气化、混合动力汽车、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等新兴领域。公司主要产品在技术水平、产品质量等方面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谁知道风力发电企业排名?

中国风力发电十大投资企业NO1.龙源电力集团公司NO2.中国大唐集团公司NO3.中国华能集团公司NO4.宁夏发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NO5.中国节能投资公司NO6.国华能源投资有限公司NO7.河北承德红松风力发电有限公司NO8.广东省粤电集团有限公司NO9.辽宁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NO10.北京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风电有多“牛”?全球排名前十的风电企业,中国占六位!

3月10日上午,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第三场“委员通道”在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举行。全国政协委员、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武钢介绍,风力发电每发一度电,所消耗的碳只相当于火电的1%。目前全球排名前十的风电装备制造企业中,中国占据了六位,中国制造的大型风力发电设备已经发往全球六大洲的40多个国家,将绿色能源传送给全球千家万户。

(图片来源:CFP.CN)

武钢表示,2022年北京冬奥会是奥运史上首届实现了碳中和的奥运会,由于张北的风电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所以带响了这样一句话——“张北的风,点亮了北京奥运的灯”。

武钢介绍,中国风电装机在全球已连续十年排名第一,中国现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风电装备制造业基地,也是整机和零部件出口基地。现在风光丰富的地区如新疆、甘肃、青海等地,已经成为装备制造业绿色发展的热土。

2021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简称“服贸会”)于9月2日-7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和首钢园区举办,主题为“数字开启未来,服务促进发展”。本届服贸会上,“碳达峰”“碳中和”成为重要关键词。

本届服贸会期间举办的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专题展上,专门设置了“碳中和”绿色技术服务板块,集中展示了节能降碳、清洁能源应用、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等主流前沿技术,成为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深化到各行业领域的重要展示交流合作平台。

火力发电是当下中国碳排放大户,由此,发展海上风电、光伏发电等成为减碳的重要路径。在中煤集团展区,一张地图清晰地展示出这家煤炭能源企业向新能源转型的步伐。目前,中煤集团已经在甘肃、青海、内蒙古、黑龙江等多地布局风电、光伏、氢能、地热等清洁能源产业。在蔚蓝广阔的海面上搭建起作业平台,对海上风机进行吊装……在中国华电展区,海上风电的展示模型被放在显眼位置。

在本届服贸会期间举办的2021全球绿色经济财富论坛开幕式暨“碳中和”主题论坛上,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主任、科技部原副部长刘燕华坦言,实现“双碳”目标,中国面临着七大难点,主要包括当下排放量大、许多产业仍高耗能待转型、实现目标时间紧、能源结构以煤为主,以及社会制度、消费结构、消费习惯都需改进等。他表示,攻克这些难题,不仅要有新的发展理念,还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在电力、建筑、交通、制造业等领域实现减碳的重大突破,并尽快出台相关政策,形成市场机制。

(图片来源:国际绿色经济协会)

本届服贸会期间举办的中国碳中和发展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贺克斌提出,我们可以通过“五碳并举”来攻克难关,其中就包括“能源结构降碳”。贺克斌认为,要大幅提升非化石能源比例,要重新认识我国的能源资源禀赋,只讲“富煤”“缺油”“少气”不能全面准确表述我国能源资源禀赋,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是我国能源资源禀赋的重要组成部分。

(图片来源: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

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是全球首个国家级、国际性、综合型服务贸易交易会,是服务业、服务贸易的展示窗口、交流平台、合作桥梁。

  

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订阅号,扫码关注

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服务号,扫码关注

新能源电池排名前十名有哪些?

新能源电池排名前十名如下:1、宁德时代作为被日韩动力电池企业对标的国内的唯一一家竞争对手,宁德时代在动力电池领域的综合竞争力在国内当属领先,虽然动力电池规模上目前还不能排名行业老大,但是其电池技术和品质先后得到了国际豪华品牌宝马、大众的认可。也算是国内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给国际车厂配套的动力电池企业。目前国内自主品牌与之合作的有东风汽车、上汽、长安汽车、吉利、广汽等。2、比亚迪比亚迪作为国内动力电池的龙头,依托于集团新能源汽车业务的带动,其动力电池业务在规模上遥遥领先于竞争对手;原先一直坚持磷酸铁锂技术的比亚迪,铅慧桐在其基础上进一步研发出刀片电池,而无论是什么技术路线,我们同样有理由相信比亚迪依托其多年的电池生产经验一定能将电池做好。3、国轩2015年借壳槐坦东源电器上市后的国轩高科成为目前A股上市公司最纯正的动力电池标的,新能源汽车在资本市场上的热度也让国轩高科市值高达250亿元。从客户看,国轩高科以商用车为主,且主要集中在安凯和江淮,乘用车领域订到较少,未来的竞争力提升还要看其在乘用车领域的作为。4、力神2015年算是力神发展史上极其重要的一年,大股东中海油退出,而中国电子科技集团(CECT)重新成为力神的控股股东。易主后的力神电池仍没有摆脱央企的机制,相对于竞争对手而言,力神总是会慢一步。但是作为锂离子电池的龙头企业,力神在技术和产品上还是具备相当竞争力的。5、中航作为国内为数不多的央企背景的锂电池企业,中航锂电是国内上公告目录最多的动力电池企业。但是客户以商用车为主短期内能快速将业绩做大,毕竟商用车不可能持续高速增长,未来的增长动力还要看乘用车方面的发展。6、德赛深圳市德赛电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公司,公司主要围绕锂电池产业链进行业务布*,公司已经成为全球中小型移动电源领域的知名厂商,与全球主要电芯厂开展合作。7、沃特玛国内最早成功研发磷酸铁碧宴锂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汽车启动电源、储能系统解决方案并率先实现规模化生产和批量应用的磷酸铁锂电池企业之一。产品覆盖国内31个省市,并远销六大洲4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内市场占有率26.6%。公司产品符合CE、L、RoHS等安全及环保要求,并通过了相关认证及检测。8、威能威能环保目前的订单基本全部于商用车领域,乘用车仅有众泰汽车在使用威能环保的三元电池。威能环保的快速成长也是得益于商用车市场在2014年、2015年的井喷,未来的成长潜力还得看其在乘用车领域的布*。公司研发生产的锂离子动力电池已与中通客车、南京金龙、申沃客车、众泰、中国一汽、福田欧辉、沂星等众多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并出口欧洲、美洲。9、微宏微宏动力主打快充快放的钛酸锂动力电池,瞄准的市场为商用车市场,尤其是在公交和大巴领域,微宏动力收货颇丰。但是如何在乘用车领域突破是微宏动力应该考虑的事情,毕竟未来新能源汽车的增长潜力还是于乘用车。10、南洋科技南洋科技经营范围为锂电池隔膜及锂离子电池其他材料,拟建设年产1500万平方米锂离子电池隔膜项目,公司是我国最大的专业电子薄膜制造企业之一。锂电池产品广泛应用于家电、电子、电力等传统领域和节能光源、通讯系统、铁路电气化、混合动力汽车、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等新兴领域。公司主要产品在技术水平、产品质量等方面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中国风电排名前十名?

1、金风GOLDWIND

金风科技成立于1998年,是中国风电事业的推动者,致力于成为全球清洁能源和节能环保解决方案的行业领跑者。GOLDWIND是在深交所、港交所两地上市的公司,2019年获得“全国质量奖”,金风科技已实现全球风电装机容量超过60GW,35,000台风电机组,全球员工近9,000人,在全球设立 7大研发中心,拥有专利技术申请4,500余项。所属公司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远景能源ENVISION

远景能源是全球领先的智慧能源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聚合全球可再生与智慧能源技术创新实力,以智能风电为切入,通过创造性的技术与设计,把能源科技打造为让人类生活更美好的产品,目前拥有覆盖智能风机、智慧风场、分布式风电、智慧储能等领域的产品和技术服务。其业务足迹遍布全球,收获的订单遍布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所属公司远景能源有限公司。

3、明阳智能

明阳智能致力于能源的绿色、普惠和智慧化,是全球化清洁能源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上交所主板上市公司(股票代码:601615)。业务涵盖风能、太阳能产业,是全球海上风电创新企业。已发展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智慧能源企业集团。公司获得超过30种机型的设计,900余项技术专利,投运遍布全国400多个风力发电场项目。所属公司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公司。

4、Vestas维斯塔斯

维斯塔斯是全球可持续能源解决方案的合作伙伴,业务覆盖风力发电机的设计、制造、安装和服务,在全球83个国家和地区装机逾132GW,是全球领先的风电解决方案提供商。1986年进入中国,在山东安装了中国最早的风力发电机。1999年在北京设立代表处。2005年在天津建设其全球最大的风电设备一体化生产基地。2020年底在中国的装机总量超过8.4GW。所属公司维斯塔斯风力技术(中国)有限公司。

5、西门子歌美飒

Siemens Gamesa是一家以风力发电机系统设计与制造为主的可再生能源公司,提供陆上和海上风电服务。作为全球海上风电的行业领先者,致力于突破海上风电技术发展的界限。1991年推出全球首个安装于Vindeby风电场的海上风机。其生产基地遍布全球,业务覆盖全球所有重要地区市场。所属公司西门子歌美飒可再生能源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6、上海电气

上海电气风电集团成立于2006年,主要从事风电机组智能设计制造、风场智能运维、风资源评估、数字化风场投资开发、风电场资产智能管理、智慧能源等,目前风机产品实现1.25MW-8MW+风电机组全覆盖,是国内海上风电领先者。上海电气风电集团拥有6大研发中心,12个制造生产基地和8大区域服务中心。所属公司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7、运达风电WINDEY

运达风电是国内较早从事大型风力发电机组研究与制造的企业,是中国风电发展史的拓荒者和创新者,2019年上市(上市代码:300772),公司主要提供覆盖风电项目全生命周期的系统服务,同时将业务链延伸至风电场的投资运营。公司拥有员工1200余人,在杭州、河北和宁夏设有三个生产基地。所属公司浙江运达风电股份有限公司。

8、中车风电

中国中车旗下,主要提供风电整机、发电机、叶片等风电设备研发制造,并提供后市场运维、风电场开发等服务,是国内较早从事风电装备制造的企业之一。中车子公司山东中车风电有限公司、中车株洲所从事风力发电设备及零部件研发、制造与销售。中车株洲所风电事业部是国内高海拔型风力发电机组领先企业。所属公司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

9、中国海装

中国海装成立于2004年,隶属于中国船舶集团,是国家海上风力发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平台建设单位,专业从事风电装备研制及其系统总成、风电场工程技术服务和新能源投资开发的高新技术企业。在国内布局了八大总装基地,在海外布局了欧洲研发中心和北美总装维护基地,目前为近200个风场提供运维服务。所属公司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海装风电股份有限公司。

10、东方风电

东方风电是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整合旗下风电业务资源,组建成立的一家风电产业一体化专业公司。东方风电致力于为用户提供能效最佳整体解决方案和科学化、定制化运维服务方案,在行业内率先推出4.5SMW系列陆上、7MW和10MW等级海上风力发电机组,以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iPACOM风电智慧系统。产品批量出口国外多个国家。

2021风电龙头企业排名?

奥电力A000539金山股份600396京能热电600578银星能源000962宝新能源桂东电力。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4
请文明发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