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美国债务违约,有什么影响?
就是美国**的债务超过了法律规定的限额,如果债务违约,会让美国人的钱包大幅度缩水,同时对中国经济也有重大影响
什么是美债违约
就是你买的美债美国不愿意给你兑换成美元也就是不给你钱了就是违约
美债收益率快速上行的背后,是一个“跷跷板”悖论
春节过后,美债收益率又创了本轮美联储加息周期以来的新高,与美债收益率一同高歌猛进的,是3个月美元LIBOR,3个月LIBOR最新报价1.90%,超出当前美联储基准利率区间上限40BP,显示出市场对美联储加息提速有一定预期。
图:10年期美债收益率(白)、3个月美元LIBOR(橙)
根据第一财经的报道,据美国财政部披露的一份文件,为财政部担任顾问的多家银行联合预计,2018年联邦政府预计新增债务9550亿美元,达到6年来的最高水平,大幅超过2017财年的5190亿美元。
图:来自第一财经
基于经济学最基本的供需平衡原理,美国国债供给量增加,我们需要看看美债购买方的情况。截至2017年12月,从美国国债主要持有人(合计6.47万亿美元)的情况看,其最大的持有者是美联储(2.45万亿,占比38%),其次是中国(1.18万亿,18.3%),第三是日本(1.06万亿,16.4%)。考虑到美联储已经启动缩表,并开始减持美国国债,因此未来美债的主要购买方将是外国买家。
那么外国买家的资金从何而来呢?我们首先来看一下美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BOP),需要注意的是,美国的BOP跟中国的BOP的符号并不一致,举两个例子,中国BOP经常账户下的进口方(借方)为负号,中国BOP金融账户下的资产方也为负号,此处的负号为资金流出的意思。而美国BOP的所有项均为正号,因此美国BOP的各科目直接相加是配不平的,需要调整一下符号。
从美国国际收支平衡表(2016Q1-2017Q3)可以看到,美国的经常账户已经是常年逆差,也就是说美国常年处于“净负债”状态。这也是与美元的全球货币地位相伴生的,美国的经常账户逆差,才可以输出全球结算所需的美元。
图:美国国际收支平衡表(2016Q1-2017Q3)
美国金融账户顺差,意味着美国吸收的外部负债流入,要高于美国对外的投资流出,通俗一点说,就是美国在向全世界“借钱”来维持自己的日常支出。我们把美国吸收外部负债的部门拆开,单看购买政府债券的外部资金流入,可以看到,美国政府融资已经越来越依赖于海外。以2017年三季度为例,海外资金净购买了1627亿美元美国政府债券。
图:购买美国政府债券的外部资金流入(2003Q1-2017Q3)
考虑到美国短期内无法改变其“净负债国”的状态,因此美国政府难以大规模通过国内获得新增融资,而美联储又在逐步减持其持有的美国国债,因此美国政府依赖于海外融资的状态只会继续加强。
但是我们知道,特朗普政府提出今年的两个重要政策目标,是缩减美国贸易赤字,以及扩大基建投资,那么就会出现一个“跷跷板”悖论,由于扩大基建投资叠加减税,使得美国政府融资需求大增,而美国削减贸易赤字,使得海外无法获得美元,那么就没有能力来支撑美国政府的融资需求。笔者认为,这种两难的局面,是近期美债收益率快速上行的内在主因。从这个角度出发,美债收益率的上行幅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特朗普政府收窄贸易赤字的决心和最终的结果。
那么这个“跷跷板”悖论有没有更理想的解决方式呢?倒是也有一个,就是美国人改变大手大脚的消费习惯,可行吗?
中国2002年购买美国国债达31600多亿美元,年收益多少?来自
美债就是美国财政部以国家信用担保发行联邦**国家债务,由于是美国发行的国家债券,所以大家就简称“美债”。发行债券目的就是为了募集资金推动国家经济发展。通俗来说,美国自己有好的挣钱项目,可联邦**没有资金投入,需要向他人借款投入项目建设。美债发行方式有凭证式、实物式、记账式,根据时间长短发行短期、中期、长期债券。最短时间4个月,最长30年,中间有2、5、7、10年。主要是为了让投资人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投资,也就是购买联邦**发行的债券。资金的运作就会给投资人带来收益,这些收益与发行债券金额总和之比就是债券收益率。发行的债券收益率高,就会吸引更多投资者购买美债,反之就会减少。美国发行债券历史比较悠久,从1791美国独立战争就开始发行美债,发行额从6800万至今日已达23万亿美元,美国债务上限被联邦**屡次提高。今后还会进一步提高,经济专家预计在2034–2040年持平。面对这种情况为啥还会有人购买美国国债。因为美国还是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美债与其他投资理财产品相比还是比较优质产品。我国是世界上持有美债大国,美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关系到美债的收益率高低。目前来看美债由于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推行,国家债券收益率呈下降趋势。
美国购债范围是甚么意思
就是印钞的另外一个意思
抛售美债什么意思,要都不接手有啥后果?
1 抛售美债是指大量出售持有的美国国债,以获取资金或避险。2 如果大批量抛售美债,会导致市场上的美债供应过剩,从而使得美债价格下跌,债券利率上升。这可能会引发全球金融市场的不稳定,影响到其他国家的债券市场以及汇率市场。并且大规模抛售会导致美国的信用评级下降,从而使得美元指数下跌,进而影响到美元作为国际货币的地位。3 如果所有人都不接手抛售的美债,那么这个市场将会成为一种风险资产,对持有者造成巨大的风险。此外,抛售美债可能会导致债券基金和养老金等机构的巨大损失,给社会带来重大影响。因此,应该谨慎处理美债抛售,以避免可能的负面影响。
美国国债实时行情单位是什么?现在附关背适布美国国债收益率是多少?
提及美国国债,一般都是说国债收益率,是一个百分数,没有单位。一般说的美国国债,指的是美国十年期国债。网页链接当前(2018.10.15),美国国债收益率是3.150,你可以在英为财情上查询各国国债的实时行情和历史数据。网页链接附:美债收益率(一般以十年期国债为衡量标的)通常被视为无风险收益,而股票、外汇、期货等投资是高风险的。通常,当十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升至3%,就会对金融市场造成巨大压力-通俗来说,没有风险的投资,收益回报都可以达到那么高了,为什么还要投资股市/外汇/期货呢?2018年10月初,美股大跌进而引发全球股市大跌,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升至七年的历史最高,超过了3.2%。
美债“核弹式”倒挂,减持潮下中国债市或成避风港
来源:券商中国 |
作者: |
· 正 · 文 · 来 · 啦 ·
8月14日,全球国债的“纪录日”,也是全球股市的又一“股灾日”。
8月14日,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国债都出现了飙涨行情。
美国2年期和10年期国债收益率曲线自2007年来首次出现倒挂,美国30年期国债收益率跌至记录新低2.0813%。
英国2年期与10年期国债利率也自发生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首次倒挂。
德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创下新低至-0.623%。
欧洲主要发达经济体的国债收益率全面转向。
与此同时,中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在将近三年之后首度跌破3%。
在这一天,美国十年期利率曲线和两年期利率曲线自2007年以来首次倒挂。更通俗一点就是十年期利率比两年期利率要低了。
这个事,历史上共出现过4次
第一次,出现在1990年前。美债10年和2年倒挂后,日本崩盘。从全球经济第二大经济体,原地爆炸,房地产彻底崩盘。
第二次,出现在2001年。当时美国纳斯达克的互联网及其强势。大家都认为他们能改变世界。然后,倒挂后,泡沫就破了。一文不值!2000年3月,纳斯达克最高是5132点。之后出现了倒挂,2002年的10月,纳斯达克跌到了1108点,纳斯达克跌去78%!
第三,出现在2008年前。马上就出现了次贷危机。美国先崩,马上欧洲崩。道琼斯从14000点,快速跌到6400点,跌去一半多!
第四次,就是现在了。
在全球主要经济体国债集体狂欢的时候,股市却崩了。欧洲股市集体杀跌,欧洲斯托克50跌幅达1.7%以上,其他主要市场跌幅大多都超过2%,在技术形态上,这些股市的形态已非调整形态,而是持续下行的形态。
在13日晚受贸易争端缓和刺激大幅反弹之后的美股,开盘前期指亦出现大幅杀跌。三大股指全线低开,盘中跌幅逐步放大,截至发稿,三大股指跌幅均超过2%。
何谓倒挂?美债利率倒挂又意味着什么?
众所周知,在债券市场上,期限越长的债券,发生违约风险的可能性就会越大。因此,期限越长的债券,收益率往往也就越高。所以,一般情况下,10年期的国债利率应该高于2年期的。
但是,此次,美国2年期国债与10年期国债利率却罕见的出现了倒挂,这是2007年以来首次!
从历史上看,美债收益率倒挂是较为可靠的经济衰退预警指标。其中,2年期与10年期美债收益率的利差倒挂更具预警意义——在过去40年里,在每次衰退之前,两者都会出现倒挂,无一例外。
上一次,美债收益率出现如此严重的倒挂还是2007年4月。其后不久,次贷危机在美国爆发,并由此引发了“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一次金融危机。
而这次,美债利率倒挂堪称是“核弹级”的;并且,利率倒挂的,不止是美债。
英国2年期与10年期国债利差也发生了2008年以来的首次倒挂。越来越多的“倒挂”表明,经济衰退并不是“狼来了”的谎言,而是正在真实地发生。
美国的庞氏债务压力很大
近几年,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国家都在抛售美债,有意思的是美联储也在抛售美债,而我们的央行正在市场上抛售我们的国债回笼资金。
据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数据显示,截止到本月11日,美国债务总额创新高,达到22.5万亿美元。此外,美国每年的赤字预算,已步入万亿美元的时代。近期,美联储又有新举措,开启了10年来的首次降息,这也预示着债务和金融风险,正在全面席卷美国经济。
近年来,全球逐渐掀起抛售美债潮,中俄等10国也开始大幅减美债,美国经济早已负债累累,根本无暇顾及美农民的破产潮。而目前有数据显示,随着外资加速涌入中国债市,截止7月末,中央结算公司和上海清算这两家债券托管规模,已突破2万亿大关,人民币债券极具吸引力,而美债市场却依然十分的冷清。
最近一年里,全球至少有22大美债的海外央行债权人,不同程度地减持了美债。今年,全球有10国央行开始大幅度减持美债。中国作为美债第一大海外持有者,已接连3个月减持美债了。
而目前俄罗斯持有的美债,较7年前约1.7千亿美元的最高点,共抛售了近93%。此外,加拿大也开始有所行动,今年逐步减持美债。可见,随着全球抛售美债潮的掀起,已有越来越多的央行和货币当*加入行列,一起来对美债说"不"。
然而,抛售美债最大"卖家",同时也是抛售美债的最快个体,却是美联储。自2017年以来,美联储已缩减美债4020亿美元。
此外,截至下个月末,美联储还打算抛售5.4千亿美元美债,而MBS也会缩到3.6千亿美元,两项共计抛售9千亿美元。在此等情况下,美债大幅度抛售还将上演,美国经济以及美股,也将受到不小的冲击。
如今,美国债务赤字还呈现出另一困境,即面对美农民的破产潮,早已力不从心,无力解决。去年,美国两次提出农业补贴计划,但是补贴金额却毫无用处,仍未能阻止美农民的损失,而且破产还愈演愈烈。
自去年来,美国有近928个农场走向破产,美中西部农场的破产数量甚至创下新高。其实,这一困境原本可以避免,但随着全球抛售美债潮的席卷,美国经济早已"伤痕累累",根本无力应对美农民破产问题。
中国债市,或将成为世界投资者的一个"避风港"
美经济赤字的"底牌",已逐渐被揭开。而外资加速涌入中国债市,这与中国资本市场扩大开放也是离不开的。无疑,对于外资而言,中国债券十分具有吸引力。
据中央结算公司和上海清算所最新公布的7月债券托管数据显示,截至7月末,境外机构在这两家专业机构托管的债券规模已经突破2万亿大关。外资持续增持中国债券,相比之下,美债市场的情况则毫无意外地“保持冷清”。
突破2万亿大关:人民币债券具备吸引力,外资加速配置
具体数据显示,截至7月末,境外机构在中央结算公司托管债券规模为16986.2亿元,比6月末增加533.82亿元,为连续8个月增持中国债券;境外机构在上清所托管债券3176.87亿元,较6月末增加86.44亿元。这样计算下来,截至2019年7月末,境外机构累计持有中国债券已经突破2万亿元大关。
实际上,中国债券之所以能吸引外资流入,主要原因在于,一是中国经济的持续稳步增长;二是中国资本市场持续扩大开放,不断为外资投资中国提供便利;三是中国债券本身对外资具备吸引力。中金公司研报指出,人民币债券性价比较高,是外资加速配置的关键所在。
从全球主要经济体国债收益率情况看,目前多数经济体国债收益率均已创2016年以来新低或接近2016年低位,但中国债市的收益率回落幅度落后于全球,性价比凸显。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4月起,中国债券还逐步被纳入巴克莱全球指数,这是中国债券首次叩开国际主流指数的大门,标志着将有更多的国际投资者涌入中国债券市场,也说明了全球投资者对中国债券投资价值的认可,更反映了国际投资者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信心。
那么,在当前情形下,中国债市,或将成为世界投资者的一个"避风港"。
美国是经济第一大国,不是很有钱吗,为什么总向别人借钱?
向别人借钱的,并不一定是弱者!相反,借钱借到一定程度反而拥有了对债务的主导权!美国作为经济第一大国,为什么喜欢借别人钱?笔者觉得应该从其霸权国家的大背景下思考,用“阴谋论”的观点来解析。尽管这样有些主观色彩,但很能说明问题!笔者分享两个观点。
借钱,其实就是用“白条”换他国资源先不说美国缺不缺钱,用“白条”换他国资源这一行为就是一次赤裸裸的对世界资源的掠夺。美国是进口大国,很多国家的资源在源源不断的进入美国,供美国人消费,他国通过出口赚来的外汇通常以购买美国债券的形式又重新回流美国。这就相对于,美国人打了个“借条”,然后堂而皇之的消费者他国的资源。
这样一来,美国借得钱越多,等于消费他国的资源越多。用一张张“白条”换取实实在在的资源,或许是美国**大量借钱的真正目的。
借钱,让庞大的美国债务看似危险实则安全众所周知,美国通过借钱消费的行为已经积累了大量的债务,但世界各国没有人愿意去大量抛售美债,为什么呢?持有美债越多,越不敢轻易地抛售,因为一旦抛售引发恐慌,美国债券将大幅贬值,债权国手里持有的美债也将大幅贬值,等于资产蒸发了!说白了,债权人与债务国已经绑定在一起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而这一结果真是美国人不断借钱导致的,他们已经将债务扩大到他国不敢轻易抛美债的地步。这样大量的债务堆积看似危险,实则安全。这也许是美国大量借钱消费的有一目的。
美国是经济第一大国,为什么总向别人借钱?在笔者看来这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问题,而是一个国与国之间的博弈问题,更是一个美国如何薅世界羊毛的问题。不可单纯看待。更多观点关注懿财经
什么是人民币计价的美债?
人民币计价的美债是指在人民币离岸市场上大规模发行以人民币计价、还本付息的国债或债。
这不仅有利于将国家信用转化为财富,迅速提升国家财力,还有利于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和经济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