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回购是利好吗(大利好:港股百亿大回购!小米股价V型反转!交不上“作业”,地产龙头放量大跌)

2023-11-27 09:46:49 59 0

大利好:港股百亿大回购!小米股价V型反转!交不上“作业”,地产龙头放量大跌

中国基金报记者 姚波

公司积极回购,监管层悉心呵护,港股市场抱以信心。今日港股再度全线收红:恒指升1.12%、国企涨1.58%,科技指数再涨2.52%。

只是债务缠身的内房股仍没有完全走出困境。不能按时公布年报并宣布停牌的融创中国大跌17%,年报告喜的碧桂园服务依然没有摆脱下跌通道。

此外,连续三年亏损,国内第三大比萨开始冲击港股IPO,未来2年再计划开店300家。

京东、腾讯忙回购

证监会积极呵护市场

一众科网股高点“打骨折”后,公司纷纷开展回购措施平稳股价。

京东健康在周一晚间公布2021年度业绩之后,宣布该公司董事会已批准于未来24个月期间,在公开市场回购最多价值30亿港元公司股份的计划。

京东健康称,购回不超过已发行股份总数10%的公司股份,公司目前的财务资源将使其能够实施股份购回。京东健康公布2021年年度财报,公司实现全年收入306.82亿元,同比增长58.3%。全年毛利为71.97亿元,同比增长46.4%,毛利率为23.5%。

受业绩和回购利好影响,京东健康今日大涨17.88%,京东集团今日也上涨6.05%。

腾讯今年已累计运用资金20亿港元,是今年港股市场上的回购“老大”,近两日又开始出手买入。

公司28日公布显示回购81.8万股,3月25日回购83.8万股,两个交易日接连回购金额达到6亿港元。这也是自今年1月以来腾讯再次展开大规模回购。今年1月腾讯花费约22亿港元展开11次回购。

数据统计,香港市场上今年以来已经有105家公司开展回购,累计运用资金98.96亿港元,腾讯累积回购金额约28亿港元,列居首位。回购主力军不仅包括了腾讯、小米两科网股,也包括了中国燃气、中国移动等大型国企,还包括了药明生物、三生制药等医药公司。

不但公司积极回购股份稳定市场信心,监管层对市场传闻及时回应辟谣,积极营造和维护良好的市场环境。

3月29日消息,近期市场有传言监管层对“当前科创板、创业板在审涉及小米产业链的项目做了排查,涉小米产业链IPO政策受限”。

证监会今日回应,明确表示未对小米产业链相关企业出台IPO限制性政策,也未开展专项排查,并表示,希望市场各方不信谣、不传谣,共同营造和维护良好的市场环境。受此影响,开盘一度挫逾7%的小米集团大幅反弹,跌幅收窄至2%。

小米公司发言人也指针对相关自媒体已提起诉讼,将于近期开庭审理。

交不上作业

地产龙头大跌

继中国恒大、佳兆业集团后另一大型内房股宣布停牌。

融创中国于周一放弃发未经审核财务报告,预告4月1日起停牌,融创中国周二股价急跌,午后跌幅一度扩大至逾两成,收跌17.41%,成交量较昨日放大近3倍。融创中国今年股价已下跌65%。

融创指出,因三大因素无法及时公布年报:

1)尚未完成的部分财务报表编制工作之预期工作量及所需时间;

2)融创就近期国际评级机构下调其评级引起有关境外贷款的问题正积极与相关债权人沟通解决方案;

3)融创房地产境内公开债展期事项等对公司财务报表影响的不确定性。

融创中国上周确认,无法在4月初到期兑付的两笔债券或债息、涉款42亿人币,当中包括4月1日到期、本金40亿人币的“20融创01”,并讨论债务展期。

经历了“3.16”大反弹后,内房股走势仍显疲态。

碧桂园服务今日午间公布的业绩显示,公司2021年收入288.43亿元,同比增长84.9%,归母净利40.33亿元,同比增长50.2%。不过,碧桂园服务毛利率出现下降。公告称,年内毛利率由2020年同期约34%下降3.3个百分点至约30.7%,主要由于毛利率低的城市服务比重上升,疫情社保减免政策取消的影响造成毛利率下降。

业绩公布后,碧桂园服务股价由涨转跌,一度下探逾8%,收跌近5%。

三年亏9亿

国内第三大比萨品牌冲击IPO

达美乐比萨(Domino’sPizza)为全球最大的比萨公司,于全球90多个市场拥有超过18,800家门店,其国内特许经营商“达势股份”递交港股上市申请。

按2020年收益计算,公司为中国比萨市场第三大比萨餐厅公司,市场份额为3.6%,于中国十个城市拥有468间达美乐比萨直营门店。

不过,公司在中国运营近三年并没有获得利润:2019年至2021年,公司收入分别为8.37亿元、11.04亿元和16.11亿元,年复合增长24.4%,同期净亏损分别为1.82亿元、2.74亿元和4.71亿元。

公司解释亏损原因主要是由于疫情影响,同时新增了大量门店、中央厨房,增加一定运营成本。达势股份今年1及2月继续录得同店销售正增长,但自内地疫情于3月中旬以来,上海及深圳的一些门店的运营受到不利影响。

从单店来看,2019年至2021年,公司门店的平均日销售额分别为10292元、9962元和10692元,期内的同店销售增长分别为7.3%、9.0%和18.7%。公司计划于2022年、2023年分别开设120家及180家新店,此次IPO募集所得资金净额将主要用于扩张门店网络。

编辑:舰长

回购是利好公司股票吗?

的。回购是指公司使用自有资金回购自己的股票,这通常会导致股票价格上涨。原因如下

1. 回购减少了公司的股票供应量,使得每股股票的稀缺性增加,从而推动股票价格上涨。

2. 回购可以显示公司对自身前景的信心,增强投资者对公司的信任,进而吸引更多投资者买入股票。

3. 回购还可以提高每股盈利指标,因为公司回购股票后,剩余的股份将分摊更少的利润,从而提高每股盈利。

总之,回购通常被视为利好公司股票的信号,可能会对股票价格产生积极影响。

阿里250亿美元“史诗级回购”引来股价暴拉,当前百家港股回购,谁会是下一个阿里?

阿里巴巴史诗级回购声势浩大地拉开了中概股的回购大潮,腾讯、小米与B站的回购再次进入投资者视线。回购扩容彰显着公司对未来信心,宣布回购公司的股价也随之攀升,市场关于下一家宣布回购或加码回购公司的猜想愈来愈热,刚刚公布业绩的腾讯进入了预期回购名单的榜首。

2022年的进度条只拉了不到四分之一,港股上市公司已频繁掀起回购潮,据财联社星矿数据,截至3月22日,港股已有100家上市公司用真金白银展开回购,回购额已达83.6亿港元。

另外,过去三年的港股回购额不断攀升。2021年整年,港股上市公司回购额为382.46亿港元;2020年为161.54亿港元;2019年为138.38亿港元。2021年港股的回购金额是2020年的2.37倍,且2021年的回购金额规模是2004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虽然2021年的港股回购额颇为壮观,但回购主要发生在下半年,截至目前,2022年第一季度的已回购金额远超去年同期。

从回购金额排名来看,腾讯控股、中国燃气、中国移动、药明生物与三生制药的累计回购金额位居前五。另外,进入回购榜前十的港股上市公司还包括:小米集团、友邦保险、天伦燃气、敏华控股与易大宗。

3月22日,阿里巴巴宣布将股票回购规模从150亿美元扩大至250亿美元。受此利好影响,阿里巴巴港股、美股在22日收盘均录得超过10%的大幅上涨。

22日晚间,小米集团公布财报后,同样宣布了最高100亿港元的股票回购计划。3月23日盘中,小米股价一度大幅上涨近9%,最终收涨4.08%。

其实,小米可谓近两年港股的“回购王”。其曾在2019年9月和2021年3月,分别批准了高达120亿、100亿港元的回购计划。2021年更是以近84亿港元的回购金额排名港股第一,回购额是第二名药明生物与第三名腾讯回购总额的1.5倍。2020年,小米也以近50亿港元的回购额在港股中排名第6。

也就是说,小米集团自2020年以来已经在回购上花费了至少136亿港元。据野村证券研报,小米股价自去年5月以来已累跌52%,对比恒指同期累跌为26%。

虽然回购金额居高,但小米的股价增幅“水花”不大,近期更是有不少机构下调了小米的目标价。

野村证券维持小米“中性”评级,目标价由31元下调近一半至16港元,野村料今年硬件业务付运会迎来挑战,由于宏观经济和地缘政治不确定性,该行目前估计小米今年的出货量可能只有1.9亿或更少,预计2022年小米的电视出货量可能会达1300万台左右。

观察2020年来的港股回购,回购金额排名靠前者均为市值较高的行业龙头公司。从行业划分来看,实施回购的港股公司大多来自房地产、医药、生物科技、互联网及建筑工程等行业。

对于何种公司最可能开启大规模回购,有业内人士表示,利润、市值较高的行业龙头公司,如果遇上股价波动较大的情况,启动大规模回购计划的机会较高。

格雷资产张可兴表示,回购从管理层角度来说,表明公司确信其股票价值是被低估的,可以认为公司对未来有非常强大的发展信心。但是对于不同的公司回购,我们也要区分对待,比如回购比例相对总市值来说非常低的公司,虽然不能判定公司的价值不被认可,但此种状况下的回购可能是公司处于股价维稳等意图而进行的。同时,像阿里巴巴这种大比例的回购,肯定是对整个公司未来前景预期的提振。

随着回购效应的不断彰显,市场对于下一个可能开启大额回购的公司充满了期待。而刚刚公布业绩的腾讯,因为接连的股价震荡与开年以来的大规模回购行为进入了猜测名单的榜首。

3月23日盘后,万众期待的腾讯公布业绩。其第四季度营收1,441.9亿元,预估为1453.1亿元;网络广告收入215亿元,预估234.6亿元;增值服务业务收入719亿元,预估727.3亿元;个人电脑客户端游戏收入106亿元,预估104亿元。腾讯2021年全年净利润2248.2亿元,预估1619.9亿元;网络广告收入886.7亿元,预估905.4亿元;增值服务业务收入2915.7亿元,预估为2928.5亿元。

同时,2021年年第四季,腾讯未成年人游戏总时长同比减少88%,占本土市场游戏总时长的0.9%。未成年人总流水同比减少73%,占本土市场游戏总流水的1.5%。

在众多港股公司中,腾讯确有开启大规模回购的动机与实力。自2021年1月腾讯股价触及高位751港元之后,其股价便持续震荡走低。2022年3月15日,腾讯港股更是一度跌至297港元,距离高位仅余四成,有网民调侃,“Tencent跌成了Fivecent”。随后,腾讯股价迎来反弹,截至3月23日收盘报389港元,市值距2021年高位仍缩水近4万亿港元。

同时,对持有近400亿美元现金及等价物的腾讯而言,开启新的大规模回购亦非难事。实际上,根据财联社星矿数据,截至今年3月22日,腾讯2022年已经回购了483万股自家股票,花费近22亿港元,占开年所有港股公司回购金额的四分之一。

 了解更多

H股股回购,是好事还是坏事?

好事,h股会涨,否则你想,谁回购跌惨的股?

人大通过股份回购制度修改对A股是重大利好吗?(含新旧条文对照表)

小新按:

2018年10月26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的决定》(以下简称《修改决定》),对公司法第一百四十二条有关公司股份回购的规定进行了专项修改,自公布之日起施行。证监会将认真贯彻落实《修改决定》,依法规范与支持上市公司股份回购行为。

从10月22日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修正案(草案)》(下称《修正案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到10月26日审议通过,仅仅用了4天时间,而一般议案审议需要一年至两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可见此次议案修改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在全球股市普遍大幅回撤的背景下,股权回购条款的修订无疑给了市场无限的希望,但其能否真正做到提振市场信心、稳定预期?对A股来说是重大利好吗?我们且从修订的内容、目的、影响逐一分析。

一、三大调整亮点 

新旧条文对比

类别

修正后

回购情形

第一百四十二条 公司不得收购本公司股份。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第一百四十二条公司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收购本公司股份:

(一)减少公司注册资本;

(一)减少公司注册资本;

(二)与持有本公司股份的其他公司合并;

(二)与持有本公司股份的其他公司合并;

(三)将股份奖励给本公司职工;

(三)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者股权激励;

(四)股东因对股东大会作出的公司合并、分立决议持异议,要求公司收购其股份的。

(四)股东因对股东大会作出的公司合并、分立决议持异议,要求公司收购其股份;

(五)将股份用于转换上市公司发行的可转换为股票的公司债券;

(六)上市公司为维护公司价值及股东权益所必需。

决策程序

公司因前款第(一)项至第(三)项的原因收购本公司股份的,应当经股东大会决议。

 

 

 

 

公司因前款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情形收购本公司股份的,应当经股东大会决议。公司因前款第(三)项、第(五)项、第(六)项规定的情形收购本公司股份的,可以依照公司章程的规定或者股东大会的授权,经三分之二以上董事出席的董事会会议决议。

公司依照前款规定收购本公司股份后,属于第(一)项情形的,应当自收购之日起十日内注销;属于第(二)项、第(四)项情形的,应当在六个月内转让或者注销。

公司依照第一款规定收购本公司股份后,属于第(一)项情形的,应当自收购之日起十日内注销;属于第(二)项、第(四)项情形的,应当在六个月内转让或者注销;

公司依照第一款第(三)项规定收购的本公司股份,不得超过本公司已发行股份总额的百分之五;用于收购的资金应当从公司的税后利润中支出;所收购的股份应当在一年内转让给职工。

属于第(三)项、第(五)项、第(六)项情形的,公司合计持有的本公司股份数不得超过本公司已发行股份总额的百分之十,并应当在三年内转让或者注销。

规范要求

上市公司收购本公司股份的,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的规定履行信息披露义务。上市公司因本条第一款第(三)项、第(五)项、第(六)项规定的情形收购本公司股份的,应当通过公开的集中交易方式进行。

公司不得接受本公司的股票作为质押权的标的。

公司不得接受本公司的股票作为质押权的标的。

  

从新旧条文对比可以看出,《修改决定》主要做出三大调整:

(1)增加了3种股份回购情形,包括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者股权激励、配合可转换公司债券、上市公司为维护公司信用及股东权益的需求;

(2)完善实施股份回购的决策程序,将公司持有本公司股票的上限由5%提升至10%,允许持有期限由1年提升至3年;

(3)修改后的公司法还补充了上市公司股份回购的规范要求,明确要求上市公司收购本公司股份的,应当依照证券法的规定履行信息披露义务等。  

 

二、利好点在哪里?

由上文的对比可看出,本次股份回购制度修订力度较大,且出台时间迅速。其用意何在?

股份回购,是指公司收购本公司已发行的股份,是国际通行的公司实施并购重组、优化治理结构、稳定股价的必要手段,已是资本市场的一项基础性制度安排。

以美国为例,在1987年的美股暴跌和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上市公司股份回购对市场维稳和提振股价起到了重要作用。在美国市场,公司股份回购在替代现金股利、防止被兼并收购和稳定股价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包括1989年和1994年,埃克森石油公司分别动用150亿美元和170亿美元回购本公司股票来防止被恶意收购;1987年10月纽约股市暴跌,两周之内就有650家公司发布大量回购本公司股票计划,成功起到了抑制暴跌、企稳股价的作用。

跟美国相比,由于中国股份回购制度起步慢,且制度上不完善,限制较多。在此次股份回购制度修订前,根据《公司法》,公司仅可在减少注册资本等四种情形下实施回购股票,且与西方成熟市场允许股份回购后作为库存股不同,我国法律不允许库存股的存在,一般要求在回购后一定期限内注销或转让。由于回购情形范围较窄、决策程序不够简便,又缺乏明确的库存股制度,导致我国上市公司回购股份积极性不高。

当前,受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中美贸易摩擦持续等因素影响,全球股市都有不同程度的回撤,A股股价低迷,这不仅影响了投资者的信心,而且如股价持续下跌也将使得股权质押率高的上市公司面临较大的平仓风险。此时修订回购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从上市公司角度上看,制度上的引导可刺激其回购热情。

《修改决定》:

(1)通过增加回购情形,为公司实施股权激励或者员工持股计划以及发行可转债提供股份来源,既有利于上市金融企业建立长效激励机制,形成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的利益共同体,提高企业资本运营效益,提升投资者回报能力。

(2)也有利于增强可转债品种的便利性,拓展公司融资渠道,改善公司资本结构,完善资本市场功能,进一步提升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3)库存股制度允许上市公司股份回购后不必立即注销,将持股期延长至三年,为上市公司进行股份回购提供便利。

(4)允许公司选择适当时机回购本公司股份,将进一步提升上市公司调整股权结构和管理风险的能力,提高上市公司的整体质量和投资价值,推动公司治理体系建设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从投资者的角度上看,可有效提振市场信心。

一方面,作为信息优势方,上市公司对公司价值有着更加全面、完整的了解,公司回购一般会在股价较低位置,代表了公司对目前股价低估的判断,一定程度上也增强了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信心。另一方面,股份回购通过减少公开发行股票数量来提高每股净资产和每股净利润,在实质上有助于股价回升。

因此,股份回购的修改完善是健全资本市场内生稳定机制,促进资本市场整体平稳运行的良好开端和重要步骤。

三、并非所有回购都是利好

 

无疑,在市场低迷的背景下,上市公司股票回购有利于提振公司股价,提升投资者信心,对于稳定市场预期有一定帮助。而一定量的股票回购规模,除了可以增强投资者对公司的信心外,在股票出现较大幅度波动之际,还可以以相对较低的资金成本获取更多的廉价筹码。然而,越是这个时候,投资者越是需要理性、谨慎地分析和判断。

一是需要分清是主动回购还是被动回购。

根据choice统计口径,我国上市公司股票回购可分为股权激励回购和普通回购。前者主要是对离职股权激励对象持有的激励股票回购注销,属于被动回购;后者属于上市公司主动回购,相较前者更能彰显公司信心。从上市公司历史发布的回购预案来看,大都以被动回购为主,而主动回购相对较少:2011-2017年,上市公司发布股份回购预案1748笔,其中主动回购248笔,被动回购1500笔,主动回购占比仅为14%;2018年以来,上市公司主动回购出现明显增加,年初至今(截至10月24日)发布的1095笔回购预案公告中,主动回购达到434笔,超过2011年-2017年的总和,在全部回购预案中的占比也已大幅提升至40%,但是仍然低于被动回购。

对此有市场分析人士指出,被动回购的股票基本用于高管或是员工激励,并没有减少股票股本,只是换了持有人。一旦市场好转、股价上涨,这些股票又会抛向二级市场,形成巨大的抛压。另外高管们占据有信息优势,这样的回购,对其他的投资者而言似乎意义不大。

 

二是需要看回购的力度。

虽然今年回购公司数量与投入的金额均创出了历史新高,但是股价并未得到有效提振,显示回购对市场的正面作用偏弱,这与回购的力度不无关系。对比今年以来海外成熟市场的月均股票回购规模相对总市值占比,A股、港股、美股分别为0.0049%、0.0065%、0.7402%。可见,与美股相比,我们每个月的差距高达151倍。

 

三是最终需要关注的是企业本身的业绩。

华金证券分析师谭志勇指出,目前来看,上市公司的股份回购有助于提振投资者信心,但持续性较弱。回购金额较多的美的集团、永辉超市、均胜电子等上市公司的股票在股份回购后短暂冲高,但后续均表现较弱,显示上市公司股价主要由企业的经营基本面和市场情绪所决定。

业内人士进一步指出,我们需要正确认识到,股票回购是否导致股价上涨,其实最主要的因素还是上市公司自身的业绩是否有一个比较好的增长,发展前景如何,它的估值在同行业里面是否已经处于很低的位置。基本面良好的公司,即使不回购股价依然会上涨。所以股票是否回购并不是股价是否上涨的主要判断标准。

 

 

参考来源: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修正案(草案)》审议结果的报告

2、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修正案(草案)》的说明

3、韩平:A股回购任重道远细节尚需完善,《证券市场红周刊》

4、孙金钜:库存股制度助力股份回购但需从严监管,《金融界》

安倍来了访华目的何在?

租售并举背景下,租房能替代买房吗?

盖茨都买了的CLO会是下一轮金融危机的推手吗?

该如何拯救你,股权质押风险?

国资频繁进场,此次救市与以往有何不同?

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民企债券融资支持工具基于市场化、风险可控;有信心对抗人民币的做空势力

聚焦新金融,独家、专业,尽在新金融评论。

上海新金融研究院(ShanghaiFinanceInstitute,SFI)是一家非官方、非营利性的专业智库,致力于新金融和国际金融领域的政策研究。研究院成立于2011年7月14日,由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hinaFinance40Forum,CF40)举办,与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政府战略合作。研究院在国内率先提出新金融概念,并积极开展相关研究,逐渐形成了以新金融和国际金融为特色的研究道路。

上海新金融研究院等机构于2015年10月发起成立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中心是北京大学的二级机构,挂靠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中心致力于开展数字金融、普惠金融、金融改革等领域的学术、政策、行业研究,向社会提供权威的研究分析,为行业发展提供专业的理论指导,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的政策参考。

此外,为纪念我国卓越的世界经济学家浦山先生,并推动我国国际金融与新金融的研究和发展,上海新金融研究院于2016年7月发起成立上海浦山新金融发展基金会,并与中国世界经济学会战略合作,联合主办浦山奖。

给小新点个赞吧!

回购股票是利好消息还是利空消息?

不能一概而论,看回购的金额以及用途,还有公司本身。比如在公司危难之际的小额回购就是护盘,没有私募利好而言。对于小额回购也不用看了。有的回购是公司对高层的激励制度。优质公司会在股票低估时回购,提升股东价值,也有高价回购的,这是损害股东的利益。所以回购的原因分为很多种,没有标准答案,整体偏向利多。

请教:上市公司大量持有自己公司股票的动机

从目前A股市场情况看,上市公司回购流通股,其初始动机应是,在公司股价接近或跌破每股净资产之时,利用回购流通股,明确上市公司对自身投资价值的信心,并以此提高企业经营业绩,进而维护公司股价。从国外经验来看,股价是否接近或跌破每股净资产,也是上市公司是否回购流通股的重要指标。财务指标必须考虑回购流通股的资金上市公司,因此,回购是否会影响上市公司正常经营肯定是另一个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首先,回购流通股是一种减资行为,实施结果将导致上市公司负债率上升。而且其实施与否还要得到债权人的认可,因此,较低的资产负债率是必备条件。从另一角度看,较低的资产负债率,也反映了上市公司未能充分利用财务杠杆来提高公司收益水平,回购却恰恰有利于公司每股收益的提高。因此,低资产负债率将是上市公司回购与否的重要参照指标。其次,采用现金回购会给经营资金造成压力,因此上市公司经营性现金流的状况、货币资金存量、稳定的盈利能力是回购是否可行的重要基础。如申能股份曾在回购国有股的案例中特别说明:电力投资已有了稳定的收益来源,且全部使用自有资金,不影响企业正常经营所需资金,且回购后所有的创利项目仍然具有稳定的收益。硬性指标不可违在有关回购规定中:为上市公司回购流通股设定了一些最基本的硬性指标。如公司股票上市已满一年;公司最近一年无重大违法行为;回购股份后,上市公司的股权分布原则上应当符合上市条件等。在上述三点中,最后一点值得投资者注意,根据《公司法》规定,流通股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不得低于25%,总股本超过4亿股的,这一比例不得低于15%。因此,对于一些流通股比例已经接近最低要求的上市公司而言,回购流通股则有可能造成"撞线"。考虑B股、H股因素A股上市公司中,不少上市公司同时发行有B股与H股,鉴于这些上市公司B股、H股股价大多低于A股股价的状况,这些上市公司如果考虑回购流通股,应首先考虑回购B股与H股。从目前情况看,在B股、H股市场中,实施回购流通股的可能性也相当大。此外,值得投资者注意的是,从国外经验来看,上市公司推出回购流通股方案往往成为确认股价底部的利好之举。因此很多回购方案,往往由于股价的上升最终没有实施。至于上市公司回购的股票是注销还是由上市公司自己持有,只要不违背有关规定,就由上市公司自己决定。

金融专用术语

aA股AHALADR指标bB股BOLL指标BDI指数BIAS指标BRAR指标β贝塔系数布林线崩盘波段宝塔线波浪理论补仓备兑权证补跌标准普尔白马股本益比被套逼空逼空行情cCR指标除权成交量超买超卖超买超卖指标超跌操盘手撤单次新股存款保证金率创业板市场成份股抄底从紧货币政策筹码集中度存款准备金存款准备金率参股券商创投CRY指标长线次级贷持币观望CDP存货周转率CPI存量发行dDMI指标DRDIFDDI点(点数)跌停板多头多头陷阱大盘大小非大小非解禁大户大盘股大宗交易第三方存管对敲低开定向增发道·琼斯指数短线岛反转打新股道氏理论对价eETFEPSEXPMA指标二八现象二级市场f分时图分红派息法人股封闭式基金复牌分拆反转态发行价复权反弹非经常性损益反向收购反抽反转FNBV复盘非周期性股票g股票割肉高开股指期货股权登记日国家股公积金乖离率股票面值股市高开光头阳线股性股权分置股息股东权益比股票回购股改h含权股换手率H股红利黑色星期一红筹股获利盘黑马股换股比率横盘护盘货币供应量汇率回抽红三兵红股沪深300指数回购iIPOj解套绩优股集合竞价技术分析净资产净资产收益率减仓井喷建仓救市借壳上市基本面技术面金叉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净利润增长率kK线图KDJ指标空头空头陷阱开放式基金开盘开盘价开户开盘时间lLOF蓝筹股量比老鼠仓流通股流动比率龙头股累积投票制蜡烛图利空利好利多量价背离利率零股交易路演垃圾股m买壳上市买卖意愿指标MACD指标买空MBOMA指标买盘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每股未分配利润毛利率n牛觉银准弱鱼存略市牛皮市内盘NNHNL纳斯达克年线牛熊证NST年报oOBV指标OTC市场OBOS指标OX图p盘整骗线PE配股PT平滑异同平均线配售平盘盘口派现配号破发PPI派息日平准基金漂亮50破净率q抢权权证趋势线QDIIQFII缺口权重股清盘强势股轻仓全流通r日成交额RSI指标ROC指标热钱日线图融资融券认沽权证认购权证ROE弱势股sST随机指数SAR指标送股市盈率市净率市值十字星上升三角市价散户散户线上市公司私募手(一手)时间窗上证指数杀跌双底损益上影线三板市场收盘价死叉扫盘速动比率深证综合指数生产者物价指数深证成份股指数上证50指数tT+0T+1TOWER指标TRIX指标TOW指标跳水跳空头部套套住套牢踏空填权贴权停盘头肩底退市逃顶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率uvVR指标V反转w委比外盘W底态无量涨停WVAD指标尾盘网上路演威廉指标x熊市洗盘相对强弱指数现手小盘XDXR新股星期效应行权价现金流动负债比行权吸筹现金流量新蓝筹销售净利率箱体仙股y一级市场原始股预埋单印花税阳线阴线诱空诱多z轧空涨停板增发庄家中签率斩仓指标股整体上市震仓涨幅庄股止损做空坐轿子转配转增资产重组支撑线政策市资产注入摘星摘帽中小板块振幅战略投资者总手涨跌幅限制周末效应最低价最高价总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利润增长率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资产净利率指定交易增值税转型周期性股票证券重工业

股票回购是利好吗?

股票回购是一种公司利用自有资金或借债资金回购自己的股票的行为。一般来说,股票回购可以被视为一种利好,因为它可能会对公司、股东和股票市场产生积极影响。

以下是股票回购可能产生的利好因素:

1. 股票回购可以提高每股收益。公司回购股票后,由于股票总数减少,每股盈利将分配给更少的股东,这意味着每股盈利将增加。这对投资者来说可能是好事,因为每股收益和股息收益可能会增加,从而提高投资回报率。

2. 股票回购可能会提高股票价格。公司回购股票后,可能会减少股票供应量,从而导致股票价格上涨。这有助于为股东创造财富,也可以提高公司的市值。

3. 股票回购可以提高股东价值。如果公司需要利用其现金流回购股票,这意味着公司有信心未来的业绩将会好于目前。这可能会增加股东的信心,提高公司的股价和市值。

需要注意的是,股票回购并不总是肯定的利好,因为利益相关方可能会对公司回购股票的战略和实施方式提出质疑。如果公司购买股票时超过其实际价值或将过多现金用于回购而忽略了其他重要的投资机会,则股票回购可能会对公司产生负面影响。

港股什么时候出半年报

每年1月1日——4月30日。港股上市公司一年要披露几次财报?港股也和A股一样,上市公司需要一年内发布次定期公告由于长和股价于长周期的下跌趋势中,而长和现金流又相对充足,所以该公司经常出手在公开市场回购股份。2016年时,普股总数38.5768亿,2021年普股总数38.4829亿股。五年时间,普股减少939万股,表现出长和对自身长期发展前景的信心。拓展资料:8月5日,长江和记实业公布半年报,各项数据保持相对稳定。其中,营业总收入1127.44亿元,相比2020年上半年的1138.61亿元,小幅下降0.98%;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52.27亿元,同比2020年上半年118.75亿元,中幅增加28.23%;资产负债率48.805,相比2020年的49.77%,微幅下降。截止今日10:51,长和上涨2.57%,最新报价57.85,并且由于中报利多,开盘实现向上跳空。中期来看,长和股价依旧于空头趋势,今日的上涨并不会改变这一趋势,只代表反弹波段的开启。中短期阻力位在6月29日形成的高点62.4位置,近期触及该价位难度较大。长江和记实业在本地港口、零售、电讯等行业的主体地位不变,营业额、债务和现金流预基本不会出现问题,主要的风险点在于净资产收益率偏低。_2016年,长和净资产收益率为7.73%,六年过去,2021年上半年的净资产收益率为7.08%,非但没有上涨,还出现小幅下降。显而易见,长和并不是“高科技、高成长”的标的,而是业绩稳定的大盘蓝筹。以A股市场的经验来看,此类个股较难实现股价的超额上涨,但分红金额往往相对较高。与半年报同期公布的是长和最新一期分红计划:每股派港币0.8元,加上5月份公布的年度分红1.7元,总计每股2.5元。长和最新市价57.85港币(48.06人民币),按照2.5元的分红总额计算,分红收益率年率5.2%,于较高水平。所以,可以考虑将长和列为成熟的分红类个股而长期持有,弱化其股价的涨跌影响。ATFX分析师团队综合观点:长和半年报整体表现平稳,今日股价实现中等幅度的上涨属预期之中。长和技术面中期趋势为空头,今日上涨属于阶段性反弹,预计持续性较差。由于长和分红总额较大,分红收益率较高,且每年都有股份回购,适合长期持有,建议弱化其短期股价涨跌影响。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4
请文明发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