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城市有哪些(心想狮城l“宜居城市”新加坡的城市规划成功秘诀有哪些?)

2023-11-23 09:40:20 59 0

心想狮城l“宜居城市”新加坡的城市规划成功秘诀有哪些?

点击蓝字关注

作为全世界最“宜居”的城市之一,新加坡特色的风雨连廊、垂直绿化、邻

里中心已经初步成型,位居人口密度世界第二的新加坡更多元素也在陆续

注入。新加坡在城市规划方面有哪些地方值得借鉴,我们从交通、智能、

花园以及排名等四个方面来进行展示。

01

规划卫星镇

减少人流的最好办法,就是要让大家尽量“少出门”!

“新加坡城市规划之父”刘太格意识到除了居家生活外,购物、工作、教

育、医疗是人们移动的主要原因,所以,他提出了“卫星镇”的规划方案。

“新加坡城市规划之父”刘太格

举个例子:新加坡的大巴窑组屋区是这样设计的……

地铁站、银行、商场、社区学校、社区体育馆、社区图书馆、公园,都和

居民区紧密结合。5-10分钟内可步行解决各种需求。

这样的社区规划,几乎成为新加坡每个居民区的标配。

“卫星镇”使居民们最大限度地实现了本地化。避免了因为购物、就医、上

学等长距离移动,涌入固定区域造成拥挤的情况,分解了中心地带的压力。

建设开放式建筑

新加坡的建筑拥有开放式的设计,居民区的住宅、医院、图书馆底层“镂

空”形成开阔的公共区域,让人们自由穿行空旷的组屋一楼任意行走。避

免了人流不得不集中在步行道的尴尬情况。

盛港综合医院

新加坡国立大学中央图书馆

为了最大限度留出“空旷”没有障碍的平地,新加坡还建设了不少地下与高

层停车场,很少会看到地面停满车的画面。

其他很多国家都是在同一路线划分不同车道,新加坡则是不同线路划分不

同车道。比如步行、径跑、自行车、电动车等都不在同一方向,以此分

流。

搭建地下网络

新加坡地下也承担了相当重要的分流作用,城市空间已被挖到了地下80

米。

在乌节路等地区,多个地铁站是相通的,可以从这一站走到另一站,地下

不仅有发达的交通,还提供了很多超大的商场,形成了“地下王国”。

ion楼下的地铁站,通向各大商场

实行错峰制度

新加坡小学分时段上课,学生们可以选择上午或者下午学习。

城市中央商业区等道路上,还有很多ERP门架,这些门架也足以让司机

们“三思而行”。

ERP是电子收费道路收费系统的简称,当车辆通过ERP闸门时,都会收取

一定的过路费用,而且越到拥堵高峰期,费用越昂贵。

灵活的过路费收取制度,让不少司机选择尽量避免高峰时段在中心道路驾

车。

ERP系统电子闸门分布图

发展公共交通

卫星镇纵然再方便,也阻挡不了“出远门”的心。新加坡还建立了发达的公

交线路,平均每300米远就有一处公交车站,政府还贴心的设计风雨连

廊,从组屋中穿出,方便无论在骄阳下或是暴雨中,大家都能顺利搭乘公

交。

作为发达国家,新加坡的拥车量只有10%左右,因为买车和养车是件特别

烧钱的事,大部分的新加坡人都选择搭乘便捷的公交。

障眼法

新加坡种植了非常多的绿树,可以遮挡建筑、车、人,给人一种雨林漫步

的“错觉”。

为了达到这样的效果,新加坡还在建筑中增添垂直绿化,通过绿植的视觉

遮挡,真正达到“一叶蔽目,不识拥堵”的妙用。

新加坡保留了很多自然保护区,这些“杳无人烟”的热带雨林,紧挨着人们

的住宅区,让人产生远离人烟错觉。其实真正的位置已经在正市中心!

为统筹生产、生活和生态三大空间,营造“城在林中,山水相望”的城镇形

态,知识城在空间布局上也至臻至美,只为保障居民的美好生活。

此项评选由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举办,已经是第二届了,

也是新加坡第二次拿第一!

(前40名城市,点击看大图)

排名前五的城市分别是:

新加坡

芬兰的赫尔辛基

瑞士的苏黎世

新西兰的奥克兰

挪威的奥斯陆

对于“智能城市”这个头衔,有些人可能感到不屑。

但是,智能城市这个定义的范围,远远比这些要宽泛、深刻得多。

评选中,“智能城市”定义:

为能在政策和日常生活中有效采用科技,为居民带来诸多利益,同时减少

城市化带来的弊端。

简单来说,就是科技让你在城市中感到舒服。

  

# 今日汇率 

新加坡有哪些主要城市,他的首都?最好带上英文

新加坡作为一个城市国家,他的名字来源于梵文,意思是狮城!新加坡有五个分区东部Eastern海岸勿洛、樟宜、巴耶利巴、淡滨尼、白沙等地都是东部区域著名景观地点。新加坡樟宜机场就位于东部地区。樟宜机场通过大规模填海工程建成,填平了近2平方公里的沼泽地。该机场在1981年正式投入使用,经过长期开发建设,现机场拥有四座航站楼,其中一座待使用。机场也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为乘客提供周到的服务和新奇体验,被人称道。休闲娱乐去哪儿?当然是去东海岸公园了。这里有最美的海岸线,绵延的沙滩和沿边的自行车与步道,还有很多美食餐厅林立,听说,海岸边海鲜与海景更配哦。中部Central繁华新加坡中部地区的地理划分为新加坡岛南部的新加坡河流域。两百年前在登上新加坡这块土地的来福士积极建设这个岛屿,港口和船运发达,这片区域成了最先发展的区域,新加坡岛也因此地的发展从一座荒岛变成航海以及贸易的中心。莱佛士登陆遗址牛车水、驳船码头在新加坡中部都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因为此地的昌盛,也慢慢向新加坡政治与金融中心转移,曾经的政府大厦、最高法院、如今高楼林立的CBD都位于中部地区。中部也发展了旅游经济,有很多的观光区域。滨海湾、乌节路、牛车水、小印度等等,都是来新加坡不可错过的地方。南部岛屿欢乐王国勿拉尼和圣淘沙两个岛屿坐落在新加坡主岛的南边,勿拉尼以港口和集装箱码头闻名,圣淘沙则是新加坡最迷人的度假岛屿。圣淘沙岛上充满了欢乐气息。新加坡环球影城、S.E.A.海洋馆、iFly等娱乐活动,给人奇妙、刺激的体验;巴拉湾海滩和西乐罗索海滩上则是一片椰风树影、水清沙白,让你悠然享受阳光。还有好几家米其林餐厅,各国美味一网打尽~东北区域North-Eastern宜居宏茂桥、后港、榜鹅、实里达、实龙岗、盛港等地是东北区的重要组成。政府在这一区域内兴建了大量的组屋,因此东北区可谓是新加坡新兴住宅区域,人口多、密度大。在组屋周围,有不少商户零星散落,小餐饮店内隐藏着本地人才知道的地道美食。还有很多咖啡屋,常有居民在此喝茶聊天,很是和谐。榜鹅水道榜鹅水道也位于东北区。它全长4.2公里,是一条人工水道,水道两旁设有步行道和自行车道。水道流域的湿地和两岸的草木构成绿意葱葱的自然景观,是人们休闲漫步的好去处。北部区域Northern自然北部区域包括义顺、兀兰、林厝港、三巴旺、中央集水区等地,紧邻马来西亚,以跨海大桥相连。新加坡“绿肺”北部的中央集水区是新加坡最大的自然保护区,它位于新加坡的地理中心,被称为新加坡州巧悄“绿肺”。它的主要功能是收集雨水,包括麦里芝蓄水池、实里达蓄水池上段、贝雅士蓄水池上段和下段,依靠人工种植出繁茂的树林。自由自在地生活在这里,也让游客有更深入丛林的真实感。西部Western工业西部区域是新加坡的工业重镇,包括文礼、蔡厝港、裕廊等。裕廊工业园区是新加坡最早的工业区,为现代工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裕廊港是目前亚洲最宽告大的散装货运港,而西部外海的人工岛——裕册渣廊岛,则是新加坡的炼油中心。西部除了工业发达之外,不可错过的景点就是裕廊飞禽公园。园内汇集了600多种鸟类,特别是东南亚地区稀有珍禽和濒临绝种的鸟类。这也是一个适合小朋友来的地方哦!工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裕廊港是目前亚洲最大的散装货运港,而西部外海的人工岛——裕廊岛,则是新加坡的炼油中心。

新加坡的国土面积和人口?

新加坡的国土面积733平方公里,人口550万。

新加坡(Singapore),旧称新嘉坡、星洲或星岛,别称为狮城,是东南亚的一个岛国,**体制实行议会共和制,首都为新加坡市。

新加坡首都叫什么名字?

新加坡首都叫新加坡。新加坡市区中心(金融区)位于新加坡岛的南岸,由于面积仅有718平方公里,所以没有省市县镇等行政单位之分,整个国家也即是一座城市,有“花园城市”的美誉,又是该国的经济、**和文化中心。

新加坡有哪些城市

新加坡有后港、先驱、裕华、丰加北、蒙巴登、盛港西、榜鹅东、武吉班让、空局波东巴西、拉丁马士、凤山、武吉巴督、麦波申、义顺、裕廊、三巴旺、蔡厝港、东海岸、西海岸、阿裕尼等城市。新加坡市区中心(金融区)位于新加坡岛的南岸,由于面积仅有719平方公里,所以没有省市县镇等行政单位之分,整个国家也即是仿亩一座城市,有“花园城市”的美誉,又是该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珊顿道是金融区里的主要道路,两旁都是摩天大楼。而毗邻的吉宝港口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之一。新加坡河斗大让从城市穿过,河岸两侧是移民最先迁入的地方,是商业最先繁荣的地带,也是老新加坡的经济动脉。在河口上矗立着一座乳白石的“鱼尾狮”雕像,即是新加坡的精神象征和标志。

新加坡城市规划纵览?

新加坡城市规划纵览具体内容是什么,下面中达咨询为大家解答。今日的新加坡是一个兴旺繁荣的现代化大都市,其成功的城市规划经验已成为我国许多城市借鉴的范例。新加坡受资源约束,但它仍然取得了很成功的发展。土地是最大的约束,因为这个国家的一切都要在641.4平方公里的土地内获得。这其中包括过滤水的提供、污水处理、焚化工厂、发电厂、军事设施、机场以及住宅、工业、商业和娱乐设施等。因此新加坡的规划对于国家的生存尤为重要。新加坡的城市规划管理者面临着两个重大的挑战:第一是使土地的利用最优化,使有限的土地满足所有的需求;第二是保持经济增长与城市发展的平衡,提供一个很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由于有很多发展限制,规划者必须很好地协调土地的各种利用,以创造一个有特色的、绿色而美丽的多功能城市。要达到一个平衡非常困难。尽管如此,通过良好的规划以及**强有力的支持,新加坡的自然环境和生活品质在过去30年内得到了飞跃提高。它的自然环境高度城市化,但它仍是一个典型的热带花园城市。调查显示,新加坡居民的生活质量已经达到世界最高水平。过去30年的自然开发,特别是城市中心区实质开发的过程,作为一项关键性的要素和重要的政策方针,对新加坡城市规划和再开发做出了巨大贡献,它的城市战略规划目标,简而言之,就是使新加坡成为一个“怡人的热带城市”。开发阶段现代新加坡的实质性城市开发分为四个阶段。令人窒息的拥挤时期上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新加坡的城市问题已经到了难以解决的地步。过度拥挤、住房短缺以及不卫生的生活条件在城市中心区随处可见,到处拥挤,满是贫民窟。1/4的居民挤在岛上1%的地区里。生活条件更令人震惊,常常是50多个人挤在一个二、三层楼的商铺房间内。过度拥挤很大程度上来自出租人对房间的随意无序划分。1958年第一个总体规划诞生。这标志着全方位持续改造时代的到来。1958年的总体规划提出了一个行动计划,强调要通过土地规划来实现合理的土地利用。所有的城市土地逐步分区,划出了绿色地带和新城镇区域。稳扎稳打的发展构想和减少公众对规划干预的设想已经证明,并不足以应付城市快速发展的步伐。1959年新当选的新加坡**把提高生活质量和解决拥挤问题列为政治议程上首需解决的问题。现代城市的初步形成上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公共住房计划迅速解决了城市的拥挤问题。在第一个五年计划里,共完成了5.4万套公寓,这比由新加坡殖民当*建造的2.3万个单位超过了一倍还多。新加坡的有效土地重新利用政策以及使新加坡人拥有自己住房的政策推动了建筑的快速进展。上世纪60年代中期,城市经济恢复工程也活跃地开展起来。1967年由城市重建*(URA)负责的一项独特的土地出让程序,需要各私营单位和公众部门协作完成。概念规划1971年得到了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援助,以指导其长期的城市开发。这项规划设计用于指导基础设施的开稿塌发,其针对的目标依次是促进经济增长、满足住房需求以及人们的基本社会需要,通御码过一项周密的分散政策,将市中心的居民人口和工业人口逐渐转移。与此同时,市中心通过城市复兴逐渐成为了国际金融、商业和旅游中心。品质和特色的增长新加坡上世纪70年代的标志是市中心拥挤问题的解决和现代城市建造的开始,80年代的中心转向了城市形象的塑造。更多的重点转向了生活质量,其中重点包括环境品质。重心在于建造一个现代金融中心,利用自己与众不同的建筑风格成为一个有特色的热带城市。对品质和特色的格外重视甚至波及到公共住宅领域。住宅开发部试图改变延续至今的房屋设计标准,以实现每个城镇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特色。21世纪初的新景象在八、九十年代的交替时期,新加坡处在新一轮社会经济改革的浪尖。首先是人口控制改革。**现在所面临的已不仅仅是人口过剩,**的人口政策已经转向通过各种发明和有选择的移民来鼓励人口增长。其次是经济结构和科学技术改革。**希望经济增长的速度更加适度,到2000年每年的增长速度为3%~5%,到2030年每年的增长速度为2.5%~3%。商业、贸易和工业仍是经济重点,将有充足的土地留出来满足这些需求。道路、港口和镇敬哪机场等基础设施将得到进一步开发。三是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平衡。很多重要的公共设施(如焚化工厂、垃圾倾倒区、污水处理站)是土地的主要占用者,在它们周围的土地开发也受到限制。现行的规划策略是将这些地点尽量设置在一起或者与其他的污染区设置在一起,这样受限制的地方就会减小。随着环境技术的改变,技术解决将被用于开发建设,以减少对开发区周围的限制。四是财富的增长。富裕使人们对环境改善和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的城市发展战略必须适应人们对住宅、娱乐、交通、文化以及其他方面的需求。与此同时,新一代领导阶层将目光瞄准21世纪——新加坡将成为独特的、怡人的热带城市。到21世纪末,新加坡的目标是达到瑞士的生活水准。规划修编后的概念规划所有这些变化使新加坡诞生了一项长期发展规划——概念规划,这项规划于1991年完成。修订后的规划憧憬了新加坡未来的生活:那时新加坡人口将达到或超过400万,人们享受着更高品质的生活,住着宽大舒适的房屋,享受着工业、商业、娱乐、休闲和文化带来的良好的环境。概念规划的主要目标包括:a)满足所有对环境和生活质量改善的需求;b)暂缓同其他主要城市在经济增长上的竞争;c)保证城市货物供应和经济开发的灵活性;d)充分利用地理、历史、气候和文化资产的优势,创造一个持久、美丽、独特的亚洲城市。成功的关键要素新加坡城市开发成功的主要原因在于有一个明确、清晰和强有力的**控制机制,它创造了坚定的政策环境,针对开发采取了建设性的方法,使专业规划者与企业能够很好地合作。三级规划系统推动执行在战略层次上,新加坡的自然开发规划中就采用了富有远见的步骤。概念规划只是一个广泛的战略规划,在广泛的构架和长期战略的指引下,第二级更详细的计划出台,并将新加坡划分为55个更小的规划区域。在概念规划结束后,就要开始详细的“开发指导计划(DGPs)”。它能提供一个地区的规划前景,并能提供指导开发的控制参数,如土地利用情况、强度和海拔高度等。到了第三级,“开发控制”作为行政机构,是“开发指导计划”实现目标所需借助的工具。新加坡的规划系统具有规划法所赋予的法定效力,在进行开发之前,所有的开发提议必须获得主管部门的批准。“开发指导计划”将对这些提议的价值做出指导性评估。环保*等其他相关**部门也要经常商议,以保证工程在获得批准之前符合**相关的政策方针。多部门协作途径由于有了清晰的前景,所有计划和执行措施都是围绕规划来开展的。在地区规划中,相关的部门要进行商议,并且他们的观点要进行综合。于是多部门委员会成立,并承担起调整不同需求和解决冲突的特殊作用。总体规划委员会就是这样的例子。总体规划委员会(MPC)是城市重建*的主要规划者,代表着不同的**部门,如国家发展部、环保部、贸工部、国防部、土地办公室、建屋发展*、社会工作部、经济发展*和城镇合作社。总体规划委员会还承担着保证国有土地得到最佳和最适当利用的任务。由于新加坡**控制了至少70%的土地所有权,并且是基础设施、公共设施、住宅和工业开发最大的开发商,因此总体规划委员会提供了重要的机构,能保证土地开发按照概念规划要求进行。它还提供了一个论坛,供规划和执行部门解决争端。公开透明的规划系统近年来,**在制定规划和政策方针时更加公开和透明,并鼓励更多的公众参与规划进程和提供反馈意见。“开发指导计划”就被公开展示,并且鼓励公民针对这些建议提出自己的意见。部长经常召开国有开发交流会,并从公众的反馈意见中作出选择,专业组织、开发商、企业家、利益集团、社会领导以及公众代表等都被邀请并发表自己的观点。通过这些公众代表,所有有用的意见都将被整合进最终的“开发指导计划”。未来的展望新加坡过去30年的规划给所有的开发行动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并避免了城市发展中缺乏控制的问题。**对重要规划的高度负责在某种程度上成了国家开发成功的关键因素。在一本名为“Singapore-ThenextLap”的书中,新加坡人愿望中对未来城市环境是这样描述的:“新加坡将成为一个拥有世界级设施的现代城市,同时也是娱乐休闲最佳的热带岛屿。它将是一个能提供多种选择的、拥有丰富环境的、独特优雅的城市。”将这些美好的愿望变成具体的开发战略是新加坡城市规划者所面临的挑战。迄今为止,前期规划使城市和基础设施的开发能平稳及时的进行,并能不断满足新加坡人居生活质量发展的需要。新加坡**新近修订的概念性控制规划提出了“要创造更多有效的设施和舒适生活工作环境”的战略方向。未来日趋合理的规划修正方案将要继续保持有远见并且全面科学地,使土地得到最优化利用。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https://bid.***.com/#/?source=bdzd

新加坡|绿色城市第一名,我们是认真的。

新加坡的人口密度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摩纳哥。与此同时,新加坡雄心勃勃,有志于到2030年成为全球绿化程度最高的城市。由于土地面积有限,这里的植被只好沿着楼房向高处攀爬,同时也把人与其根源重新联系在了一起。

皮克林宾乐雅酒店(ParkroyalonPickering)由WOHA建筑事务所设计,外墙上的植被呈梯田状分布,为新加坡所倡导的建筑物绿化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

新加坡仅有600万人口,树木却多达300万株。1971年以来,每年的植树节,都会有数千人种下新一批树苗。如今,这里的生物多样性已远远高于20年前,一些濒危物种甚至失而复得,比如海獭。现在,这座城市共有18个自然保护区,其中之一是新加坡植物园(SingaporeBotanicGardens),占地82公顷,1859年建成,201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在新加坡,每个居民与附近绿地的平均距离只有400米。这些绿地大部分都通过“公园连接道系统”而连在一起。公园连接道是一种人行道,最有名的当数亨德森连接道(HendersonPC),其中一段名叫亨德森波浪人行桥,是南部山脊(SouthernRidges)的组成部分,也是新加坡地理位置最高的人行桥。中央集水区连接道(Central CatchmentPC)横跨中央集水区,其中一段是树梢吊桥(TreeTop Walk),景色非常优美。

▲亨德森波浪人行桥(HendersonWaves)是公园连接道之一。新加坡共有200公里的公园连接道,把市内各个绿地连接在一起。

公园连接道系统由新加坡国家公园局负责运营维护,到2020年,总长度预计将从目前的200公里增至360公里。此外,修建一条长达150公里的环岛自行车道也被提上了日程。政府还计划对新加坡至马来西亚的一条废弃铁路沿线进行绿化——这条铁路于2010年拆除,政府原计划是在沿线实施一个大型房地产项目,但新加坡人的绿化意识不容小觑,人们群起抗议,要求把铁路沿线变成一条“绿色长廊”。

▲新加坡居民住宅区与周边绿地的平均距离为400米。这些绿地有的是人行道,比如滨海湾公园(GardensByTheBay)的云雾林(CloudForest)。

毋庸置疑的是,新加坡最美丽的一扇绿色橱窗当数滨海湾公园。公园占地超过100公顷,由GrantAssociates和AtelierTen等园林建筑公司设计。园内有两个植物冷室,种着不下25万株各类珍稀植物。一个植物冷室叫“花穹”(FlowerDome),种着地中海植物;另一个是“云雾林”,里头有一个热带山地雨林。

▲滨海湾公园占地超过100公顷,是新加坡的一扇绿色橱窗。园内建有“花穹”,里头种着地中海花木。

公园里的植物垃圾被用于供应园内一家生物质能源发电厂,发电厂的热量和能源则被用于上述两个植物冷室。湿热的空气被引导到园内18棵“擎天树”上,养活了覆盖在“擎天树”上的15万株植物,同时生产出能源,用于夜间驱动“擎天树”的灯光和音响系统。公园里设置了一个雨水收集系统,主要用于灌溉园内植物,多余的则被存入水库。园内的建筑物采用现场挖掘出来的天然石材建造,屋顶经过了绿化处理,能够调节室内温度。这一整套绿化措施是李光耀(1959至1990年任新加坡总理)提出的,如今已硕果累累,为新加坡赢得“花园城市”的美誉。

▲ 在滨海湾公园里,“花穹”和“云雾林”旁边竖立着18棵“擎天树”,上面爬满了植物。每当夜幕降临,这些“擎天树”就成了美轮美奂的灯光音响秀不可或缺的背景。

像梯田一样

“多一点混凝土,就多一点绿色”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口的剧增,新加坡的土地面积越来越供不应求。2009年,政府作出决定,要求建筑师对他们设计的建筑物进行绿化。从那以后,每家地产公司都必须用建筑物的绿化面积来弥补所占据的土地面积。如今,新加坡最流行的一句口号是“多一点混凝土,就多一点绿色”。

一些新的倡议和举措已落地见效,例如,建设局(BuildingandConstructionAuthority,BCA)推出的“绿色建筑标志认证”和“城市空间与高层建筑园林景观规划”使市中心的建筑物新增了130公顷的绿化面积——其中大部分并不显眼,比如在大厅里或天台上种一些树,或是把人行道铺上草皮。建筑师们纷纷发挥聪明才智,千方百计地在大楼内部的公寓和办公室里创造更多绿色空间,但同时又不削减空间的大小:因绿化而损失的面积,可以通过多建几层楼来弥补。从此,建筑师的想象力有了尽情发挥的舞台。

▲ 得益于建设局(BuildingandConstructionAuthority,BCA)推出的“绿色建筑标志认证”,以及“城市空间与高层建筑园林景观规划”,建筑师们纷纷对他们设计的楼房进行绿化,其中的代表作包括市中心绿洲酒店、滨海盛景豪苑,旨在把人与大自然重新联系在一起。

CapitaGreen大厦是新加坡第一座生态化办公大楼,坐落在商业区的核心地段,由日本建筑师伊东丰雄设计。大厦的每一层都种着树木,天台上还建了一个花园,用于降低楼内温度。相比之下,WOHA建筑事务所的做法就不一样了,他们把花园建在了大楼的外墙上,新落成的市中心绿洲酒店(OasiaHotelDowntown)和皮克林宾乐雅酒店即为一例。

▲ WOHA建筑事务所设计了新加坡最早的两家绿色酒店,即皮克林宾乐雅酒店和市中心的绿洲酒店。其中皮克林宾乐雅酒店选用的是当地特色植物,不需要太多维护,它们把酒店里的大量露台装扮得郁郁葱葱.

该事务所经理、建筑师PhuaHong Wei认为,要对一座建筑物进行绿化,就要创造出真正的附加值。“为了绿化而绿化是毫无意义的。我们设计的建筑必须给住户和周边居民贡献一些别的东西,特别是生活的便利度、舒适性和社交性。”他强调,“这一点很难解释得清,因为绕不开成本的问题。建一个花园,挺好,但怎么浇水?谁来维护?这一切,我们都要考虑到,才能使它惠及客户和居民。

▲ 绿洲酒店的外墙被多种攀缘植物覆盖,其中大部分是不开花的。这些植物种在一个橙红色的结构上,远远看去就像一朵永不凋谢的花。

关于皮克林宾乐雅酒店,我们是从梯田的传统技艺中得到的启发……我们还与园艺师和植物学家密切合作,请他们推荐一些适宜种植的植物。最终,这家酒店选用了一些当地植物,不需要太多打理。至于绿洲酒店,我们在外墙上选用了21种攀缘植物。其中,大部分是不开花的,所以我们想了个办法,让它们生长在一个橙红色的铝材结构上,远看就像一朵花,永远也不会凋谢。”把这些外墙以及第13、22和28层的绿化露台加在一起,绿洲酒店的绿化面积是建筑用地面积的750%。这是一个新纪录!

把人与自然重新联系在一起

最近,德国IngenhovenArchitects事务所设计的滨海盛景豪苑(MarinaOne)落成启用,里头设置了一个室内热带花园,旨在创造一个小型气候系统,降低能源消耗。该设施采用空气动力学设计,使楼宇间流通的空气经过树木和水面的上方,把气温降了下来。

▲ 滨海盛景豪苑(MarinaOne)

在市中心地带,距绿洲酒店不远处的达土岭(Pinnacle@Duxton)已成为世界上最高的居民楼。为了对建筑物进行绿化,建筑师在大楼的第27和51层设置了花园式天桥,把不同的大楼连在一起。天桥上有绿树成荫的草地、长椅和体育设施,居民们足不出户就能呼吸到新鲜空气,同时还能欣赏到美丽的城市风光。

▲ 达土岭也是根据这一理念设计的。它是世界上最高的居民楼,第27和51层分别建有花园式天桥。

除此之外,这座城市还实施了其他一些公寓楼项目。比如杜生庄(SkyVille@Dawson)项目,此项目共有廉价住房960套,在不同楼层上建有多个露天花园。再比如北部的TreeHouse,因为拥有全球最大的垂直花园而被写入了吉尼斯世界纪录,其设计理念也是利用植物来过滤阳光,达到降低室内温度的目的。

▲ 坐落在新加坡北部的TreeHouse公寓楼拥有全球最大的垂直花园,已被写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图片版权:FINBARRFALLON

不过,需要重申的是,这些建筑物的绿化并不仅仅是为了降低能耗,同时也是为了把居民与大自然联系在一起,恢复人与自然界的内在关系——在城市里生活得越久,这种关系就越发淡化乃至消失。因此,一种亲近自然的建筑才会应运而生。

有待选择的生态农业和无土农业

近年来,BollywoodVeggies公司一直在新加坡北部的克兰芝区(Kranji)推广生态农业。这家公司由IvySingh创立,现任负责人是MandaFoo。新加坡共有50多家农场面临着城市化的威胁。“目前只有5%的土地属于农业用地。”MandaFoo说,“然而实现粮食自给自足,是新加坡必须达到的一个目标。”

▲ BollywoodVeggies公司则致力于推广传统生态农业。

与此同时,DarrenTan致力于在城里楼房的天台上发展无土农业。他的ComCrop农场设在OrchardLink商场顶部,目前只种植香料和蔬菜。CitizenFarm、EdibleGardenCity等协会发起的其他项目也在稳步推进。

▲  近年来,有的楼房的天台上出现了一些菜园。比如,ComCrop农场的一个菜园就设在Farrer医院的天台上。

社区菜园不断涌现,但如何与建筑物融为一体仍然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对我们来说,这是一个新的挑战。”WOHA建筑事务所经理、建筑师PhuaHongWei解释道,“在建造一座楼房之前,我们先得设计一个可以容纳社区菜园的天台或其他空间,而不仅仅是一个点缀式的花园。”

“IDEATUrbanCityGuide理想家全球城市漫游记”X新加坡

 新加坡实用信息

 出发: 

北京首都机场和上海浦东机场均有直飞新加坡的国际航班,上海飞新加坡的全程飞行时间大概在4小时45分左右。按照不同的航线会有不同的具体时间,直飞大约5个小时左右,部分折扣票会选择在中国香港或菲律宾马尼拉转机。

街头美食

街头美食是新加坡的特色,如果不去尝一尝,那就太可惜了。从MaxwellFoodCentre的鸡肉饭,到BoatQuay或MakansutraGluttonsBay的香辣蟹,再到ChinaSquare的沙嗲烤串,选择多样,价钱公道。在唐人街,至少有两家餐馆被米其林评为星级餐馆。一家是了凡香港油鸡饭面(HongKong SoyaSauceChickenRice&Noodle),另一家是大华猪肉粿条面(HillStreetTaiHwaPork Noodle)。不过,要想大快朵颐,你得做好排大长队的准备。

OpenFarmCommunity

这家餐馆离新加坡植物园很近,食材取自当地农场和自家菜园,旨在为顾客奉上美味可口的绿色食物。

?  130EMindenRoad

? www.openfarmcommunity.com

Timbre@TheArtsHouse

这家餐厅兼酒吧坐落在新加坡河的岸边。你可以一边听着音乐,一边喝上一杯。餐厅里的食物、鸡尾酒、菜肴质量上乘。

? 1OldParliamentLane

绿色建筑

新加坡城市规划展览馆

一个值得一去的地方!免费参观,可以了解到新加坡城市化的历史。

? TheURACentre,45Maxwell Road

? Ura.gov.sg

CapitaGreen大厦

新加坡第一座生态化办公大楼,由伊东丰雄设计。

? 138MarketStreet

达土岭

这是一个住宅楼群,第51层建有一个露天花园。不仅在此的业主,其他每一位到这里来的客人也都可以在这里欣赏到美丽的城市风光。(须付费参观。)

? Blk1GCantonmentRoad

滨海盛景豪苑

一个商业、住宅、行政综合体,由IngenhovenArchitects事务所设计。

? MaxwellRoad

市中心绿洲酒店

这座建筑的外墙经过了绿化处理,作为城市的绿色地标之一。由WOHA建筑事务所设计。

? 100PeckSeahStreet

皮克林宾乐雅酒店

一家拥有多个露天花园的酒店,同样也是WOHA建筑事务所的作品。

? 3UpperPickeringStreet

滨海湾公园

一个园林式公园,面积逾100公顷,由3个公园共同构成。其生物多样性非同一般,采用了多种绿色技术。(“花穹”和“云雾林”景观,均须付费参观。)

? 18MarinaGardensDr

*

欢迎下载“IDEATUrbanCityGuide理想家全球城市漫游记”APP,注册VIP观看目前完整的全球46座城市的精彩分享!目前新加坡的城市信息已上线!我们将会不断去发现大家所喜爱的城市中的新鲜信息,同步上线!

撰文/摄影→ AntoineLorgnier

编辑→Zoey、Nikki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致重度旅行上瘾者|"IDEAT理想家全球城市漫游记”APP正式上线!

 JoinUs 

一键关注,获取更多智慧生活灵感!

新加坡首都叫什么名字,中文名字?

新加坡市 (Singapore City)是新加坡共和国的首都,位于新加坡岛的南端。

新加坡市是新加坡**、经济、文化中心,有“花园城市”之称,

是世界上最大港口之一和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

新加坡有几个城市?

新加坡是一个城邦国家,而城邦国家城邦是指一个独立、自主、单独的城镇为中心的国家,又译为“城市国家”,因此只有新加坡市一个城市。

不过新加坡有很多选区,分别为:

1、单选区:后港、先驱、裕华、丰加北、蒙巴登、盛港西、榜鹅东、武吉班让、波东巴西、拉丁马士、凤山、武吉巴督、麦波申。

2、集选区:义顺、裕廊、三巴旺、蔡厝港、东海岸、西海岸、阿裕尼、宏茂桥、淡滨尼、马林百列、丹戎巴葛、碧山-大巴窑、荷兰-武吉知马、白沙-榜鹅、摩棉-加冷、马西岭-油池。

新加坡共有多少个城市?

新加坡只有一个城市那就是新加坡她是一个花园城市,面积600多平方公里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4
请文明发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