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电缆编号规则(详细解读GB/T9330控制电缆标准)

2023-11-23 09:38:35 59 0

详细解读GB/T9330控制电缆标准

一、控制电缆的用途:

   适用于工矿企业、能源交通部门等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控制、保护线路等场合所使用的电缆,主要用于传送控制、测量信号,监控线路及保护回路等。

二、控制电缆的型号解析:

1.控制电缆的型号组成及排列顺序如下:

2.控制电缆的产品代号:

控制电缆产品代号

 系列代号---------------------------------------K

  材料特征代号

      铜导体----------------------------------------省略

      聚氯乙烯绝缘或护套-----------------------V

      交联聚乙烯或聚烯烃绝缘------------------YJ

      硅橡胶绝缘或护套-------------------------G

      氟塑料绝缘或护套--------------------------F

      聚乙烯或聚烯烃护套------------------------Y

 结构特征代号

      编织屏蔽-----------------------------------P

      镀锡铜丝屏蔽-------------------------------P1

      铜带屏蔽-----------------------------------P2

      铝/塑复合薄膜屏蔽-------------------------P3

      软结构(移动敷设)------------------------R

      双钢带铠装---------------------------------2

      钢丝铠装------------------------------------3

      聚氯乙烯外护套------------------------------2

      聚乙烯或聚烯烃外护套----------------------3

 燃烧特性代号

      阻燃A类-------------------------------------ZA

      阻燃B类-------------------------------------ZB

      阻燃C类-------------------------------------ZC

      阻燃D类-------------------------------------ZD

      无卤----------------------------------------W

      低毒----------------------------------------U

      低烟----------------------------------------D

      耐火----------------------------------------N

   有多种燃烧特性要求时,其代号按照无卤(有卤省略)、低烟、低毒、阻燃或耐火的顺序排列!

3.控制电缆表示方法示例:

   电缆由型号、规格及制造标准号组成

  a.铜芯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编织屏蔽控制软电缆,额定电压450/750V,24芯,1.0mm2,编织屏蔽,无绿/黄双色绝缘线芯,表示为:    

 KVVRP—450/750V24×1.0mm2 GB/T9330.1—2008

   b.铜芯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控制电缆,固定敷设用,额定电压450/750V,24芯,1.5mm2,表示为:  

  KVV—450/750V24×1.5mm2 GB/T9330.1—2008

    c.铜芯聚氯乙烯绝缘、双钢带铠装,铜丝编织屏蔽,聚氯乙烯外护套阻燃A类控制电缆,固定敷设用,额定电压450/750V,24芯,1.5mm2,表示为:

   ZB-KVVP22—450/750V24×1.5mm2 GB/T9330.1—2008 

三、控制电缆的绝缘类型:

    一般按照绝缘类型来分类,如聚氯乙烯绝缘控制电缆、交联聚乙烯绝缘控制电缆、硅橡胶绝缘控制电缆、氟塑料绝缘控制电缆等。

四、控制电缆的长期允许工作温度

 聚氯乙烯绝缘控制电缆长期工作温度为70℃

 交联聚乙烯绝缘控制电缆长期工作温度为90℃

 硅橡胶绝缘控制电缆长期工作温度为180℃

 聚全氟乙丙系绝缘控制电缆长期工作温度为200℃

五、控制电缆的允许弯曲半径:

   聚氯乙烯或硅橡胶绝缘控制电缆:有铠装或铜带屏蔽的电缆应不小于电缆外径的12倍;无铠装层或有屏蔽层结构的软电缆应不小于电缆外径的6倍

    交联聚乙烯绝缘控制电缆:有铠装或铜带屏蔽的电缆应不小于电缆外径的12倍;无铠装层电缆应不小于电缆外径的6倍。

   聚全氟乙丙烯绝缘控制电缆:无铠装层的电缆,应不小于电缆外径的8倍;有铠装或铜带屏蔽结构的电缆,应不小于电缆外径的15倍。

六、控制电缆的生产工艺介绍:

  1、导体

   固定敷设的控制电缆导体采用第1种实心导体,移动敷设的控制电缆导体采用第5种绞合导体。

   2、 绝缘层

   标称厚度见标准规定,其平均厚度应不小于标称厚度,最薄点不小于绝缘标称厚度的90%-0.1mm。绝缘应容易剥离而不损伤绝缘或者导体,绝缘应紧密挤包在导体或包带上,外径应均匀一致。绝缘的表面应光滑,色泽均匀,不得有脱节、麻点、孔眼和老胶料等现象。绝缘线芯应能够承受50Hz,6kv工频火花试验。绝缘线的识别可采用数字或颜色来识别:

  A.黄/绿组合色的识别

     颜色分配如下:对于一段长15mm的双色绝缘线芯,其中一种颜色应至少覆盖绝缘线表面的30%。且不大于70%,另一种颜色则覆盖其余部分,如下:

                         

   黄/绿双色线表示专门用来识别地线或者类似保护用途的绝缘线芯,5芯以下控制电缆采用着色识别时,除黄/绿双色线外,其余线不可采用黄色和绿色。

   B.绝缘线芯的颜色识别,可采用色谱或数字识别 

   a.绝缘线芯的颜色识别,电缆优先采用的色谱如下:

   両芯电缆:无优先使用色谱

    三芯电缆:黄/绿色,浅蓝色,棕色或者浅蓝色、黑色、棕色

    四芯电缆:黄/绿色,浅蓝色,棕色,黑色或是浅蓝色、黑色、棕色, 棕色或黑色

    五芯电缆:黄/绿色,浅蓝色,棕色,黑色,棕色或黑色或是浅蓝色、 黑色、棕色、黑色或棕色,黑色或棕色

    b.绝缘线芯的数字识别

    数字应用***数字印在绝缘线芯的外表面上,数字颜色应与绝缘颜色有明显的反差,且标识应耐擦。

    c.标志的优先排列方法

    数字标志应沿着线芯以相等的间隔重复出现,相邻两组数字标识应彼此颠倒。当标志由单个数字组成时,则在数字的下面放一破折号。如果标志是由两个数字组成时,则应上下排列,在后面数字的下方防止破折号,标志间距d不大于50mm。

七、成缆

    绝缘线芯应绞合成缆,最外层的绞合方向为右向多芯电缆的缆芯次外层方向为左向,即在相邻绞层绞向相反

    缆芯的绞合节距:固定敷设的硬结构导体应不大于绞合外径的20倍,移动场合用的软电缆应不大于绞合外径的16倍,为避免成缆中绝缘线芯受到扭转的损害,应采用退扭工艺!

   成缆过程的线芯排列:绝缘线芯采用数字识别时,上盘顺序应由内层到外层从1开始按照自然数顺序顺时针方向排列。若有黄/绿双色线则放置缆芯最外层。绝缘线芯采用数字识别时,上盘顺序应由内层到外层从1开始按照自然数顺序顺时针方向排列。

    填充物:控制电缆绝缘线芯之间的间隙允许填充,要求如下:a.材料为非吸湿性;b.适合电缆长期稳定运行且与电缆绝缘材料相兼容;c.不能粘连绝缘线芯。常用填充材料有纸捻绳、电缆麻、棉纱、塑料绳、橡皮等,实际生产中常用的为PP绳、高温填充绳等。

    包带:成缆线芯和填充物可以用非吸湿性薄膜带绕包隔离层,屏蔽型控制电缆应在缆芯和屏蔽层之间重叠绕包两层非吸湿性带或挤包内衬层,屏蔽型控制电缆在屏蔽层外也可绕包一层非吸湿性带。常用的包带有无纺布、聚酯带、玻璃纤维带、阻燃无纺布、阻水带及其他合成包带等。

八、屏蔽

   屏蔽层作用:屏蔽电磁场,传输精确数据,传输电容电流、短路电流,保护电缆。

   屏蔽层的结构:铜带屏蔽、铝/塑复合薄膜带屏蔽、金属丝编织。铜带屏蔽采用0.05mm~0.1mm的软铜带重叠绕包。外部可绕包一层无纺布作为保护层。铝/塑复合薄膜带屏蔽采用0.05mm~0.1mm的铝/塑复合薄膜带重叠绕包。绕包时应在铝/塑复合薄膜带下纵向放置一份标称截面不小于0.2mm2的圆铜线或镀锡圆铜线作为引流线,移动敷设软电缆的引流线应为多跟结构的绞合软线。

    金属丝编织屏蔽分为铜丝编织屏蔽和镀锡铜丝编织屏蔽,编织密度不小于80%,编织层不允许整体接续,露出的铜线头应剪齐,每1m长度上允许更换一个金属线锭,编织用金属丝的标称直径应符合下表规定,如下表

九、内衬层

    铠装电缆必须有的结构,可以挤包或者绕包,内衬层材料应为非吸湿性且能合适电缆运行温度,且与绝缘相兼容。挤包或绕包内衬层的最小厚度应不小于标称值的80%。挤包的内衬层应不粘连绝缘线芯,绕包的内衬层可采用双层或多层重叠绕包,标称内衬层厚度如下图:

十、金属铠装层

   为保护电缆避免受到径向或纵向的机械外力损伤而设置的一层金属保护层。主要结构:涂漆钢带铠装、镀锌钢带铠装。

    金属带铠装:由双金属带左向螺旋状间隙绕包在内衬层上。外金属带的中间大致在内层金属带间隙上方,包带间隙应不大于金属带宽度的50%。铠装金属层的规格选用应符合下表规定:

    镀锌钢丝铠装:圆金属丝铠装由钢丝单层左向或双层右向钢丝内层右向,外层左向绕包在内衬层上,并且钢丝之间间隙的总和应不超过一个钢丝的直径,金属丝的直径选用应符合下表规定:

十一、护套

    护套是保护绝缘在敷设、运行过程中,免受各种机械损伤和各种环境因素等引起的破坏,保证电缆长期稳定的电气性能,直接关系到电缆的使用寿命。护套常用材料:聚氯乙烯、聚乙烯、硅橡胶、氟塑料等。护套应紧密的挤包在绞合的绝缘线芯、隔离层或者铠装层上(若有),且容易剥离而不损伤绝缘或护套,表面应光洁,色泽均匀。

    铠装型电缆护套最小的标称厚度应不小于1.5mm,最薄处厚度应不小于标称值的80%-0.2mm  (此处没有要求平均厚度,只考核最薄点)

    非铠装型电缆护套平均值应不小于规定的标称厚度,最薄处厚度应不小于标称值的85%-0.1mm

    护套一般为黑色,本安型的护套为蓝色,护套的标称厚度如下图:

十二、产品标识

    在电缆表面用压印方式或者颜色明显区别于护套颜色的油墨印制产品标识,印字必须清晰。产品标识和电缆识别应包括如下内容:制造厂名称、电缆型号、额定电压的连续标志。

    标志的连续性: 一个完整的标志的末端与下一个标志的始端的距离:

      ——在电缆外护套上应不超过550mm

     ——在电缆绝缘或包带上应不超过275mm

十三、包装、运输及存储

    控制电缆的包装需符合以下要求:电缆交货盘应电缆识符合JB/T8137的规定;电缆应整齐卷绕在电缆交货盘上,电缆端头应紧密包封;每圈或每盘应附有标签,应标明:

    电缆应能适应水、陆、空一切交通运输工具,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应注意:防止水分潮气侵入电缆;防止严重弯曲及其它机械损伤;防止高温及在阳光下曝晒;电缆应避免露天存放,电缆盘不允许平放;运输中严禁从高处扔下装有电缆的电缆盘,严禁机械损伤电缆;吊装包装件时,严禁几盘同时吊装,运输过程中,电缆盘必须放稳,并用合适的方法固定,防止互撞或翻倒。

           

110kV变电站控制电缆编号原则

表1 度量电缆时各种附加长度

序号

附加长度的项目名称

长度(m)

1

电缆头的制作

0.5

2

电缆头盒的制作

0.5

3

检修电缆头用的预留量

1

4

检修电缆头盒用的预留量

1

5

由地平引至各设备的端头处

电动机

接线盒对计算地平的实际高度

配电屏

1(2)

车间动力箱(端子箱)

1.5(2)

(10kV开关柜)

(2)

控制屏或保护屏

2(3)

厂用变压器

3

主变压器

5

事故照明箱及站内消防

2

6

考虑上下左右转弯等所需预留量

总长的7%

备注:括弧内原表格未提供,为设计增加或修改。但根据国网公司“三节约”精神,以后设计建议采用原表格推荐的数据。

 

表2 控制电缆数字划分

序号

途 径

基本编号

可增加编号

1

主控制室-220kV配电装置

100~110

200~210,300~310

2

主控制室-6~10kV配电装置

111~115

211~215,311~315

3

主控制室-35kV配电装置

116~120

216~220,316~320

4

主控制室-110kV配电装置

121~125

221~225,321~325

5

主控制室-变压器

126~129

226~229,326~329

5.1

主控制室-变压器端子箱

126

226,326

5.2

主控制室-变压器调压

127

227,327

5.3

主控制室-变压器套管CT(包括变压器中性点套管及放电间隙CT)

128

228,328

5.4

主控制室-变压器通风控制箱

129

229,329

6

主控制室屏间联系电缆

130~149

230~249,330~349

6.1

用于6~10kV母线保护屏

145

245,345

6.2

用于35kV母线保护屏

146

246,346

6.3

用于110kV母线保护屏

147

247,347

6.4

用于220kV母线保护屏

148

248,348

7

220kV配电装置内联系电缆

150~159

250~259,350~359

8

35kV配电装置内联系电缆

160~169

260~269,360~369

9

10kV配电装置内联系电缆

170~179

270~279,370~379

10

110kV配电装置内联系电缆

180~189

280~289,380~389

11

变压器处联系电缆

190~199

290~299,390~399

 

表3 电压及线路特征符号

序号

电压及线路特征

符号

序号

电压及线路特征

符号

1

500kV

WU

6

6kV

L

2

220kV

E

7

低压厂用电

DC

3

110kV

Y

8

事故照明

SGM

4

35kV

U

9

直流220V

Z

5

10kV

S

10

直流24V、48V

ZR

 

表4 主要安装设备符号

序号

安装设备名称

符号

序号

安装设备名称

符号

1

1,2号变压器

1B,2B

12

调相机

TX

2

联络变压器

LB

13

蓄电池电缆

XDC

3

所用变

SB

蓄电池电缆(第二组)

2XDC

4

接地变

JB

14

母线

M

6

母线联络断路器

L

母线(10kV第二段)

2SM

110kV母联断路器

YL/145Y

15

电抗器

K

7

分段断路器(有电抗器)

KF

电抗器(10kV第二段)

2SK

10kV一、二母线间有电抗器的分段

12SKF

16

充电或浮充电设备

CF

8

分段断路器(无电抗器)

F

17

防误操作设备(五防)

WF

10kV一、二母线间无电抗器的分段

12SF

18

主变过负荷联切

BJH

9

旁路断路器

P

19

测控装置

CK

110kV旁路断路器

YP/146Y

220kV第一面测控柜

ECK1

10

电压互感器

YH

20

电压切换装置

YQ

110kV电压互感器(二段)

2YYH

10kV电压切换装置

SYQ

11

消弧线圈

X

35kV消弧线圈

UX

 

表5 全厂设备、母线设备的安装单位符号

序号

安装设备名称

符号

序号

安装设备名称

符号

1

中央信号

ZX

14

合闸小母线

HZ

2

同期装置

TZ

220kV合闸小母线

EHZ

3

辅助装置

FZ

10kV合闸小母线

SHZ

4

遥远测量装置

YC

15

电压小母线

YM

6

遥远控制装置

YK

110kV电压小母线

YYM

7

遥远调节装置

YT

35kV电压小母线

UYM

8

电能量远传

YM

16

信号小母线

XM

9

巡回检测装置

XC

220kV信号小母线

EXM

10

母线保护

MB

110kV信号小母线

YXM

220kV母线保护

EMB

17

加热小母线

J

110kV母线保护

YMB

220kV加热小母线

EJ

11

母线绝缘监察装置

MC

110kV加热小母线

YJ

35kV母线绝缘监察装置

UMC

18

全厂事故报警

SJ

10kV母线绝缘监察装置

SMC

19

计量装置

PJ

12

故障录波装置

GL

220kV计量装置

EPJ

13

备用电源自动投切装置

BT

主变计量装置

BPJ

110kV备用电源自动投切装置

YBT

110kV计量装置

YPJ

表6 机组和车间符号(变电所部分)

序号

安装设备名称

符号

序号

安装设备名称

符号

1

主控制室

ZK

5

综合楼

ZHL

2

单元控制室

DK

6

生产办公楼

SBL

3

网络控制室

WK

7

行政办公楼

XZL

4

泵房

F

8

检修楼

JXL

生活水泵房

SHF

9

通讯楼

TXL

消防水泵房

XFF

7 附录:关于控制电缆芯数选择

根据《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2(电气二次部分)》的数据,以及设计经验,考虑控制电缆一般都留有备用芯,不同芯数相同截面控制电缆芯数差别宜控制在3~4之间,相同截面控制电缆芯数差别过小可能使控制电缆型号过多而不利于订货和施工。因此,现确定控制电缆型号如下(直流、交流动力电缆另当别论。):

ZR-KVVp2-22-450/750(V)-14×4

ZR-KVVp2-22-450/750(V)-10×4

ZR-KVVp2-22-450/750(V)-7×4

ZR-KVVp2-22-450/750(V)-4×4

ZR-KVVp2-22-450/750(V)-14×2.5

ZR-KVVp2-22-450/750(V)-10×2.5

ZR-KVVp2-22-450/750(V)-7×2.5

ZR-KVVp2-22-450/750(V)-4×2.5

ZR-KVVp2-22-450/750(V)-24×1.5

ZR-KVVp2-22-450/750(V)-19×1.5

ZR-KVVp2-22-450/750(V)-14×1.5

ZR-KVVp2-22-450/750(V)-10×1.5

ZR-KVVp2-22-450/750(V)-7×1.5

ZR-KVVp2-22-450/750(V)-4×1.5

 (欢迎转发,请标注转发来源)

●电缆接头发热的原因及安装注意事项!

●二次回路号头编号说明!

●电工必看:判断电线电缆断点的新方法!

●电缆故障处理作业指导书!

【信号电缆】电缆心线编号规则

1.四线组排列顺序:四线组叫又星绞组,编束时,按照先外层后内层,每层要按红、绿、白、蓝、白、蓝……的色带顺序。

2.对绞组排列顺序:先从星绞组红组旁的对绞组开始,按顺时针方向编,每一对绞组内有两根芯线组成,芯线排列顺序为红/白、绿/白、蓝/绿、蓝/白。

3.层绞单芯排列顺序:从星绞组红组旁的红色绝缘芯线开始编,顺时针顺序编绿、白、蓝、白……绝缘芯线,先编外层后编内层。

以42芯、44芯、48芯铁路数字信号电缆星绞四线组及24B、28A、28B、30A内屏蔽铁路数字信号电缆A端线序为例,内部排列如图1-2-1、1-2-2所示。

图1-2-1 铁路数字信号电缆A端示意图

注:表示色标为红、绿、白、蓝的皮­泡­皮绝缘线芯;

表示色标为红/白、绿/白、蓝/白、蓝/绿的对绞线组;

表示扎丝或扎带色标为红、绿、白、蓝、棕、黄、红蓝的四线组。

图1-2-2 内屏蔽铁路数字信号电缆A端示意图

注:表示色标为红、绿、白、蓝的皮­泡­皮绝缘线芯;

表示扎丝或扎带色标为红、绿、白、蓝、红蓝的星形四线组;

表示扎丝或扎带色标为红、绿、白、蓝、红蓝的屏蔽星形四线组。

4.芯线编号:按先四线组,再对绞组,最后层绞单芯的顺序对电缆芯线进行编号。

四线组:普通组以Ⅰ、Ⅱ、Ⅲ、Ⅳ……表示,屏蔽组以ⅠP、ⅡP、ⅢP、ⅣP……表示;组内芯线顺序为红、白、蓝、绿,对应Ⅰ-1、Ⅰ-2、Ⅰ-3、Ⅰ-4(以普通四线组第一组为例)。

对绞组:以D表示,红/白、绿/白、蓝/绿、蓝/白,对应D-1/D-2、D-3/D-4、D-5/D-6、D-7/D-8。

层绞单芯:按照红、绿、白、蓝、白……顺序编号,对应1、2、3、4、5……。

关于电务知识小课堂

电务知识小课堂致力于为广大电务学员提供简单易学的平台

施工组织设计的主要工程量怎么算?比如模板、配电箱、电线、线管、钢管、水泥用量???

工程量计算及规则一、正确计算工程量的意义工程量是以自然计量单位或物理计量单位表示的各分项工程或结构构件的工程数量。自然计量单位是以物体的自然属性来作为计量单位。如灯箱、镜箱、柜台以“个”为计量单位,晒衣架、帘子杆、毛巾架以“根”或“套”为计量单位等。物理计量单位是以物体的某种物理属性来作为计量单位。如墙面抹灰以“m2”为计量单位,窗帘合、窗帘轨、楼梯扶手、栏杆以“m”为计量单位等。正确计算工程量,其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工程计价以工程量为基本依据,因此,工程量计算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工程造价的准确性,以及工程建设的投资控制。2、工程量是施工企业编制施工作业计划,合理安排施工进度,组织现场劳动力、材料以及机械的重要依据。3、工程量是施工企业编制工程形象进度统计报表,向工程建设投资方结算工程价款的重要依据。二、工程量计算的依据1、施工图纸及配套的标准图集施工图纸及配套的标准图集,是工程量计算的基础资料和基本依据。因为,施工图纸全面反映建筑物(或构筑物)的结构构造、各部位的尺寸及工程做法。2、预算定额、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根据工程计价的方式不同(定额计价或工程量清单计价),计算工程量应选择相应的工程量计算规则,编制施工图预算,应按预算定额及其工程量计算规则算量;若工程招标投标编制工程量清单,应按“计价规范”附录中的工程量计算规则算量。3、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施工图纸主要表现拟建工程的实体项目,分项工程的具体施工方法及措施,应按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确定。如计算挖基础土方,施工方法是采用人工开挖,还是采用机械开挖,基坑周围是否需要放坡、预留工作面或做支撑防护等,应以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为计算依据。三、工程量计算的方法(一)工程量计算的基本方法工程量计算之星查至列具呀测呼把前,首先应安排分部工程的计算顺序,然后安排分部工程中各分项工程的计算顺序。分部分项工程的计算顺序,应根据其相互之间的关联因素确定(见第二章、第二节,合理安排工程量计算顺序)。同一分项工程中不同部位的工程量计算顺序,是工程量计算的基本方法。分项工程由同一种类的构件或同一工程做法的项目组成。如“预应力空心板”为一个分项工程,但由于建筑物的开间不同,板的荷载等级不同,因此出现各种不同的型号,其计算方法就是分别按板的型号逐层统计汇总数量,然后再查表计算出相应的混凝土体积及钢筋用量。再如“内墙面一般抹灰”为一个分项工程,按计算范围应包括外墙的内面及内墙的双面抹灰在内,其计算方法就是按照工程量计算规则的规定,将各楼层相同工程做法的内墙抹灰加在一起,算出内墙抹灰总面积。计算工程量时应注意:按设计图纸所列项目的工程内容和计量单位,必须与相应的工程量计算规则中相应项目的工程内容和计量单位一致,不得随意改变。为了保证工程量计算的精确度,工程数量的有效位数应遵守以下规定:以“吨”为单位,应保留小数点后三位数字,第四位四舍五入;以“立方米”、“平方米”、“米”为单位,应保留小数点后两位数字,第三位四舍五入;以“个”、“项”等为单位,应取整数。计算工程量,应分别不同情况,一般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按顺时针顺序计算以图纸左上角为起点,按顺时针方向依次进行计算,当按计算顺序绕图一周后又重新回到起点。这种方法一般用于各种带形基础、墙体、现浇及预制构件计算,其特点是能有效防止漏算和重复计算。2、按编号顺序计算结构图中包括不同种类、不同型号的构件,而且分布在不同的部位,为了便于计算和复核,需要按构件编号顺序统计数量,然后进行计算。3、按轴线编号计算对于结构比较复杂的工程量,为了方便计算和复核,有些分项工程可按施工图轴线编号的方法计算。例如在同一平面中,带型基础的长度和宽度不一致时,可按A轴①~③轴,B轴③、⑤、⑦轴这样的顺序计算。4、分段计算在通长构件中,当其中截面有变化时,可采取分段计算。如多跨连续梁,当某跨的截面高度或宽度与其他跨不同时可按柱间尺寸分段计算,再如楼层圈梁在门窗洞口处截面加厚时,其混凝土及钢筋工程量都应按分段计算。5、分层计算该方法在工程量计算中较为常见,例如墙体、构件布置、墙柱面装饰、楼地面做法等各层不同时,都应按分层计算,然后再将各层相同工程做法的项目分别汇总项。6、分区域计算大型工程项目平面设计比较复杂时,可在伸缩缝或沉降缝处将平面图划分成几个区域分别计算工程量,然后再将各区域相同特征的项目合并计算。(二)工程量快速计算方法该方法是在基本方法的基础上,根据构件或分项工程的计算特点和规律总结出来的简便、快捷方法。其核心内容是利用工程量数表、工程量计算专用表、各种计算公式加以技巧计算,从而达到快速、准确计算的目的(见第三章,分项工程量快速计算方法与技巧)。四、《计价规范》简介《计价规范》是国家建设部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用于建设工程招标投标活动的规范。其目的是为了规范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行为,统一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的编制和计价方法。(一)一般概念工程量清单计价方法,是建设工程招标投标中,招标人按照国家统一的工程量计算规则提供工程数量,由投标人依据工程量清单自主报价,并按照经评审低价中标的工程造价计价方式。工程量清单,是表现拟建工程的分部分项工程项目、措施项目、其他项目名称和相应数量的明细清单,由招标人按照《计价规范》附录中统一的项目编玛、项目名称、计量单位、工程量计算规则和施工图纸及工程现场实际进行编制,包括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措施项目清单、其他项目清单。工程量清单计价,是指投标人完成由招标人提供的工程量清单所需的全部费用,包括分部分项工程费、措施项目费、其他项目费和规费、税金。工程量清单计价采用综合单价计价。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活动应遵循客观、公正、公平的原则。除应遵循本规范外,还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标准、规范的规定。(二)《计价规范》的内容《计价规范》由正文和附录两部分构成,二者具有同等效力。1、正文正文分五个部分,包括总则、术语、工程量清单编制、工程量清单计价、工程量清单及其计价格式等内容,分别就“计价规范”的适用范围、遵循的原则、编制工程量清单应遵循的规则、工程量清单计价活动的规则、工程量清单及其计价格式作了明确规定。2、附录附录包括: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五个部分,其中包括项目编码、项目名称、计量单位、工程量计算规则和工程内容。(1)附录A:建筑工程工程量清单项目及计算规则,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物和构筑物工程。(2)附录B:装饰装修工程工程量清单项目及计算规则,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物和构筑物的装饰装修工程。(3)附录C:安装工程工程量清单项目及计算规则,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安装程。(4)附录D:市政工程工程量清单项目及计算规则,适用于城市市政建设工程。(5)附录E:园林绿化工程工程量清单项目及计算规则,适用于园林绿化工程。(三)《计价规范》的特点1、强制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计价规范》是由国家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强制性国家标准以规范的形式颁布,规定全部使用国有资产投资或国有资产投资为主的大中型建设项目应执行本规范。(2)《计价规范》明确规定,工程量清单是招标文件的组成部分,并规定了招标人在编制工程量清单,以及投标人在编制投标报价时应遵循的各项规则,强制规定编制工程量清单要做到四统一,即:统一项目编码、统一项目名称、统一计量单位、统一工程量计算规则。2、竟争性工程量清单计价是按“量”、“价”分离的方式计价的,《计价规范》只对“量”的计算作了规定,对综合单价中反映的工料机消耗标准、单价、施工方法与措施未作规定,因此,在工程招标投标中,投标人可以根据企业自身的施工技术和管理水平、工料机三项要素的消耗标准、间接费发生额度以及预期的利润要求,参与投标报价公平竟争。3、实用性《计价规范》附录中工程量清单项目及计算规则的项目名称表现的是工程实体项目,项目名称明确清晰,工程量计算规则简洁明了,特别还有项目特征和工程内容,易于编制工程量清单时确定具体项目名称和投标报价。(四)《计价规范》的强制性规定第1.0.3条,全部使用国有资产投资或国有资产投资为主的大中型建设工程应执行本规范。第3.2.2条,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应根据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规定的统一项目编码、项目名称、计量单位和工程量计算规则进行计算。第3.2.3条,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的项目编码,一至九位应按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的规定设置;十至十二位应根据拟建工程的工程量清单项目名称设置,并应自001起顺序编制。第3.2.4(1)条,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的项目名称应按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的项目名称与项目特征并结合拟建工程的实际确定。第3.2.5条,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的计量单位应按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中规定的计量单位确定。第3.2.6(1)条,工程数量应根据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中规定的工程量计算规则计算。(五)《计价规范》的术语释义1、工程量清单表现拟建工程的分部分项工程项目、措施项目、其他项目名称和相应数量的明细清单。2、项目编码采用十二位阿拉伯数字表示。一至九位为统一编码,其中,一、二位为附录顺序码,三、四位为专业工程顺序码,五、六位为分部工程顺序码,七、八、九位为分项工程项目名称顺序码,十至十二位为清单项目名称顺序码。3、综合单价完成工程量清单中一个规定计量单位项目所需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管理费和利润,并考虑风险因素。4、措施项目为完成工程项目施工,发生于该工程施工前和施工过程中技术、生活、安全等方面的非工程实体项目。5、预留金招标人为可能发生的工程量变更而预留的金额。6、总承包服务费为配合协调招标人进行的工程分包和材料采购所需的费用。7、零星工作项目费完成招标人提出的,工程量暂估的零星工作所需的费用。8、消耗量定额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按照正常施工条件下制定的,生产一个规定计量单位工程合格产品所需人工、材料、机械台班的社会平均消耗量。9、企业定额施工企业根据本企业的施工技术和管理水平,以及有关工程造价资料制定的,并供本企业使用的人工、材料和机械台班消耗量。10、招标标底标底是指招标人或受其委托的工程造价咨询机构,依据招标文件中的工程量清单和有关要求、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合理的施工方法以及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工程造价计价办法,编制的招标预期价格。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的工程招标中,标底并不是决定投标能否中标的标准价,而是对投标进行评审和比较时的一个参考价。11、投标报价投标报价是由投标人依据招标文件中的工程量清单和有关要求、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及拟定的施工方案或施工组织设计、企业定额(或参考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发布的社会平均消耗量定额)、市场价格信息,结合企业自身的施工技术和管理水平编制的工程竟标价格。12、建设项目建设项目是指有经过有关部门批准的立项文件和设计任务书,经济上实行独立核算,行政上实行统一管理的工程项目。建设项目的名称一般是以这个建设单位的名称来命名的,一个建设单位就是一个建设项目。如××汽车修配厂、××水泥厂、××专科学校、××医院等均为建设项目。一个建设项目由多个单项工程构成,有的建设项目如改扩建项目也可能由一个单项工程构成。13、单项工程单项工程是指在一个建设项目中,具有独立的设计文件,建成后可以独立发挥生产能力和使用效益的项目。单项工程,是建设项目的组成部分。如一个工厂的车间、办公楼、配电房,食堂等,一所医院的门诊楼、办公楼、检验楼、住院部楼、食堂、住宅楼等均属单项工程。14、单位工程单位工程是指具有独立的设计文件,可以独立组织施工和单项核算,但不能独立发挥其生产能力和使用效益的工程项目。单位工程不具有独立存在的意义,它是单项工程的组成部分。工业与民用建筑物工程中的建筑工程、装饰装修工程、电气照明工程、设备安装工程等均属于单位工程。一个单位工程由多个分部工程构成。15、分部工程分部工程是指按工程的部位、结构形式的不同等划分的工程项目。如建筑工程中包括土(石)方工程、桩与地基基础工程、砌筑工程、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工程、厂库房大门、特种门木结构工程、金属结构工程、屋面及防水工程等多个分部工程。分部工程是单位工程的组成部分。一个分部工程由多个分项工程构成。16、分项工程分项工程是根据工种、构件类别、使用材料不同划分的工程项目。如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分部工程中的带形基础、独立基础、满堂基础、设备基础、矩形柱、有梁板、阳台、楼梯、雨篷、挑檐等均属分项工程。分项工程是工程量计算的基本元素,是工程项目划分的基本单位,所以工程量均按分项工程计算。

电气控制回路标号规则

01

回路标号的基本原则

凡是各设备间要用控制电缆经端子进行联系的,都要按回路编号的原则进行标号。此外,某些装设备在屏顶的设备与屏内设备进行连接,也需要经过端子排,此时屏顶设备就可看作是屏外设备,而在其连线上同样按回路编号原则给以相应的标号。

控制柜内外所有电器元件和导线的编号必须与电气原理图上的编号完全一致,因为安装和检修电器线路都要对照原理图进行。原则是:简单、好记、区分清楚、美观、一目了然!

为了明确起见,对直流回路和交流回路采用不同的标号方法,而在交、直流回路中,对各种不同的回路又赋于不同的数字符号,因此在二次回路接线图中,我们看到标号后,就能知道这一回路的性质而便于维护和检修。

02

二次回路标号的基本方法

(1)用三位或三位以下的数字组成,需要标明回路的相别或某些主要特征时,可在数字标号的前面(或后面)增注文字符号。

(2)按“等电位”的原则标注,即在电气回路中,连于一点上的所有导线(包括接触连接的可折线段)须标以相同的回路标号。

03

直流回路的标号细则

(1)对于不同用途的直流回路,使用不同的数字范围,如控制和保护回路用001~099及l一599,励磁回路用601~699。

(2)控制和保护回路使用的数字标号,按熔断器所属的回路进行分组,每一百个数分为一组,如101~199,201~299,301—399,…,其中每段里面先按正极性回路(编为奇数)由小到大,再编负极性回路(偶数)由大到小,如100,101,103,133,…,142,140,…。

(3)信号回路的数字标号,按事故、位置、预告、指挥信号进行分组,按数字大小进行排列。

(4)开关设备、控制回路的数字标号组,应按开关设备的数字序号进行选取。例如有3个控制开关1KK、2KK、3KK,则1KK对应的控制回路数字标号选101~199,2KK所对应的选201~299,3KK对应的选301~399。

(5)正极回路的线段按奇数标号,负极回路的线段按偶数标号;每经过回路的主要压降元(部)件(如线圈、绕组、电阻等)后,即行改变其极性,其奇偶顺序即随之改变。对不能标明极性或其极性在工作中改变的线段,可任选奇数或偶数。

04

交流回路的标号细则

(1)交流回路按相别顺序标号,它除用三位数字编号外,还加有文字标号以示区别。例如A411、B411、C411。

(2)对于不同用途的交流回路,使用不同的数字组,电流回路的数字标号,一般以十位数字为一组。如A401~A409,B401~B409,C401一C409,…,A591~A599,B591~B599。若不够亦可以20位数为一组,供一套电流互感器之用。几组相互并联的电流互感器的并联回路,应先取数字组中最小的一组数字标号。不同相的电流互感器并联时,并联回路应选任何一相电流互感器的数字组进行标号。电压回路的数字标号,应以十位数字为一组。如A601~A609,B60l~B609,C601~C609,A791~A799,…,以供一个单独互感器回路标号之用。

(3)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的回路,均须在分配给它们的数字标号范围内,自互感器引出端开始,按顺序编号,例如“TA‘’的回路标号用411~419,“2TV‘’的回路标号用621~629等。

(4)某些特定的交流回路(如母线电流差动保护公共回路、绝缘监察电压表的公共回路等)给予专用的标号组。

推荐(点下面蓝字阅读)

二次回路的编号(建议收藏)

开关柜二次控制原理与接线

电气必备:绝缘电阻、万用表你都知道,但你真的会用?

配电线路暗敷管路施工做法有哪些?,电气施工人员必备的知识!

关注电气小姐姐

电缆编号的规定

据我所知,电力二次电缆没有固定编号的规定,各个设计单位是按自己的设计习惯来编号。同一个设计院出来的图纸,不同的人,不同的时间,不同的项目可能编号都不一到致。但总的来说,电缆编号大多按功能、回路进行编号,前面是功能缩写,后面是顺序号。如电流回路标I001-I999,电压回路标U001-U999,控制回路用KM001-KM999,合闸回路是HM001-HM999......,且中间有跳号,以备预留。对小型设计图纸来说,许多电缆都是按111,112......nnn进行编号的,也没有分类。以上说的不一定正确,你看看大设计院的图,多分析吧!!

电力电缆的各种代号是什么?

以下是最常用的电线电缆型号中字母的含义:1)类别、用途代号A-安装线B-绝缘线C-船用电缆K-控制电缆N-农用电缆R-软线U-矿用电缆Y-移动电缆JK-绝缘架空电缆M-煤矿用ZR-阻燃型NH-耐火型ZA-A级阻燃ZB-B级阻燃ZC-C级阻燃WD-低烟无卤型2)导体代号T—铜导线(略)L-铝芯3)绝缘层代号V—PVC塑料YJ—XLPE绝缘X—橡皮Y—聚乙烯料F—聚四氟乙烯4)护层代号V-PVC套Y-聚乙烯料N-尼龙护套P-铜丝编织屏蔽P2-铜带屏蔽L-棉纱编织涂蜡克Q-铅包5)特征代号B-扁平型R-柔软C-重型Q-轻型G-高压H-电焊机用S-双绞型6)铠装层代号2—双钢带3—细圆钢丝4—粗圆钢丝7)外护层代号1—纤维层2—PVC套3—PE套2、最常用的电气装备用电线电缆及电力电缆的型号示例VV—铜芯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电缆VLV—铝芯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电缆YJV22—铜芯交联聚乙烯绝缘钢带铠装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电缆KVV—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控制电缆227IEC01(BV)—简称BV,一般用途单芯硬导体无护套电缆227IEC02(RV)—简称RV,一般用途单芯软导体无护套电缆227IEC10(BVV)—简称BVV,轻型聚氯乙烯护套电缆227IEC52(RVV)—简称RVV,轻型聚氯乙烯护套软线227IEC53(RVV)—简称RVV,普通聚氯乙烯护套软线BV—铜芯聚氯乙烯绝缘电线BVR—铜芯聚氯乙烯绝缘软电缆BVVB—铜芯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扁型电缆JKLYJ—交联聚乙烯绝缘架空电缆YC、YCW—重型橡套软电缆YZ、YZW—中型橡套软电缆YQ、YQW—轻型橡套软电缆YH—电焊机电缆我是专业做电线电缆生产的,公司名称是江西金一电缆有限公司,地址在江西红色故都瑞金

物业工程部来自运行守则

您好48叶那怎么给你啊,还有框图那第三章第二章工程部管理范围工程部负责的日常工作有:1.对建筑物及所有机电设备的日常运行管理及维护保养。2.对物业未尽人意之处提出整改方案。3.对客户的装修工程方案审核,对施工进行监督管理。4.对客户进行有偿服务。5.为物业管理提供有关工程询问。6.公司及物业管理处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一、一、强电专业1.1.负责整个物业变配电系统的日常运行、管理及维护、保养工作。2.2.负责空调、冷水机组等动力电源的供给。一般情况下电机、控制器由空调专业自行负责,但当对方技术力量不足或设备工具不全时,应给予支持配合。3.3.负责给水专业所有动力电源的维修保养。4.4.负责物业公共区域的照明维修。5.5.负责物业临时供电的安和计划。6.6.负责消防系统强电及卷帘门的维修、保养。7.7.负责提供节约电力的计划方案,并经批准后实施。8.对系统不完善的地方提出整改方案,并经批准后实施。9.为客户提供有偿服务。二、二、空调、给水专业1.1.负责整个物业空调制冷、采暖通风系统的日常运行、管理及维修、保养工作。2.2.改善空调、采暖、通风系统的设计,使物业有一个良好舒适环境,同时最大限度节约能源。3.3.负责整个物业的供水系统、水系统、热水锅炉系统的运行、维修保养工作。4.4.负责生活水水质报检工作。5.5.负责消防水系统(消火栓、喷洒)的维修、保养工作。6.6.为业主、客户提供有偿服务。三、三、综合维修专业1.1.负责整个物业内所有卫生洁具、设备的维修、保养。2.2.负责物业内水箱、水池及污水井、雨水井等基础设施的维修整改。3.3.负责物业内公共范围的天花、墙、门等项目的修理、调整。4.4.负责建筑结构方面的问题,例如渗漏、裂缝等维修、整改。5.5.负责公共范围内和物业公司的家具维修。6.6.负责安一些小五金件的维修和调整。7.7.负责一些临时性的任务。8.8.负责为业主、客户提供有偿服务。四、四、弱电专业1.1.负责整个物业内保安监控系统、综合布线系统、电话系统、物业自控系统、消防自动报警及公共应急广播系统、有线电视的正常运行和维修、保养工作。2.2.负责向业主、客户提供有偿服务。第三章工程部规章制度第一节第一节公共部分编号:ZWPM-C-BB-EN-03版本:C/1通则:一、安全保卫制度1.1.工程部全体员工必须把安全防范意识放在重要位置,执行有关规定,协同保安部认真做好安全保卫工作。2.各岗位值班人员,必须严守岗位职责,必须对本岗值班范围内进行安全检查,如发现有安全隐患,须立即上报领班、主管或工程部经理。3.各班组领班须每日进行安全检查,随时消除不安全因素,遇有重大安全隐患,须立即上报主管或工程部经理。4.主管须每月组织所属员工对所辖系统及范围进行安全检查,消除隐患,并将检查处理结果书面报告工程部主管。5.未经工程部主管批准,任何外来人员(包括外部门、外单位领导)严禁进入所有设备房(包括电缆井、管道井、泵房、机房、配电室、仓库等),已经批准者,在进出变配电室、消防中心、空调主机房、危险品仓库等重要部门时,必须办理登记手续,记录来宾姓名、证件号码、单位、进出日期及时间等。6.所有机房、设备间、仓库、工作间等在无人时必须将门窗锁好。灯光调至合适程度,清理好现场。7.各机房门、设备门(盖)、仓库门之钥匙的配制,必须向工程部经理提出书面申请,经批准后方可配制。8.所有机房、设备间、工作间等均须在门外适当位置设置警示标志。9.所有设置于公共区域内之设备、设施等必须锁好,并应设置围栏及警示标志。10.所有水池、水箱箱盖随时上锁,钥匙专人管理,无关人员不得借用,打开水池或水箱必须经主管批准,并进行登记。11.高空作业时,工作人员必须配带安全带,并进行其他有效保护措施,作业范围周边必须加设护网,防止意外坠物伤及人员或设备设施。12.所有运行、维修、保养、巡检工作及施工、安装、接电等均必须严格执行有关规程及规范,严禁违规操作,以保证人身及设备安全,凡违规操作者,一经发现,均扣除当月工资200元人民币,因违规操作造成严重后果者,均立即除名。13.各类安全用具、脚手架、高梯等在使用前须检查其牢固可靠性,确认安全后方可使用。14.所有工具、仪器、仪表、材料、备件等均不得带出本物业范围以外,如因工作需要,须经主管书面批准,按规定办理放行手续,并做好记录。15.工程部须每半年配合保安部一次本物业之消防报警系统、联动系统、喷淋、消火栓系统等。所有消防设施、设备之全面测试,以保证其功能正常,无故障。二、工程验收制度1.1.所有工程系统验收均须由发展商筹建处或发展商工程部负责及牵头。2.2.所有系统必须在系统正常、调试完毕的情况下,连续试运行一段时间(需根据设备情况详定),尽量检查出存在之隐患后,方可进行验收。3.在验收过程中,须以将来运行及维修为重点,进行逐项检查,如发现问题,须尽快以书面形式通报给发展商,并做出详细记录及拍照。4.所有系统之验收,必须以获得**有关部门签发之合格证书、使用许可证书等相关文件为标准,并须以此做为验收合格之必要条件。5.5.必须要求发展商提供所有合同副本、技术资料、使用说明书、维修保养手册、调试检测报告及竣工图纸、竣工资料等全部有关工程资料,并建立档案,以备查用。6.6.必须清楚了解所有工程系统及设备之保修期起止日期、保修内容以及保修责任人及其联系方式,并制定承建商、供货商保修联系表备查。7.7.必须收齐所有由发展商、承建商、供货商等提供之备品、备件及专用工具等,清点入库,妥为保管并做出详细清单。工程接管验收程序发展商协调承包商调试系统并试运行物业工程部进行检查检查清点备品、备件入库发展商提供相关**文件副本及相关技术资料、竣工图纸等文件发现问题记录拍照发文出具清单并由各方签字发展商提供保修合约及保修责任人联系表建立技术档案检查完毕提交检查报告接管验收完毕三、设备维修制度1.预防性维护保养1.1所有设备必须根据维修保养手册及相关规程,进行定期检修及保养,并制订相应年度、季度、月度保养计划及保养项目。1.2相关工程人员必须认真执行保养计划及保养检修项目,以便尽可能延长系统设备正常使用之寿命,并减少紧急维修之机会。1.3保养检修记录及更换零配件记录必须完整、真实,并须由工程部建立设备维修档案,以便分析故障原因,确定责任。1.4各系统之维护保养计划及保养检修项目之制订由主管负责,并提交工程部经理审阅;保养检修及更换零配件之记录由领班负责,并提交主管审阅。1.5进行正常系统维修保养及检修时,如对客户使用产生影响,必须提前三天通知管理处客户服务部,由客户服务部发出通告,确定检修起止日期及时间(须尽可能减少对客户之影响范围),以便使受影响之客户做好充分准备。2.紧急维修2.1必须进行紧急维修时,须立即通知经理,安有关人员立即赴现场检查情况,并按实际情况进行处理。2.2如因紧急维修,必须对客户使用产生影响时,须立即通知管理处客户服务部,并由客户服务部向受影响之客户发出紧急通告,同时,需考虑尽量减少影响范围。2.3如发生故障之设备在保修期内,应做出适当之应急处理,以尽量减少对客户之影响,并立即通知有关供应商之保修负责人。2.4紧急维修结束后,须由领班填写维修记录及更换零配件记录,并以书面形式将事故障原因、处理方法、更换零配件之名称、规格及数量、品牌等、处理结果、事故发生时间、恢复正常时间等向主管报告,并提交经理审阅。此报告由工程助理存入设备维修档案,备查。3.设备的更新及系统改造3.1出于技术更新、提高效率、安全运行、减少污染及降低能耗等方面考虑,工程部有责任提高对现有设备做出更新或改造之建议。3.2设备更新及改造建议,必须向物业总经理提交可行性及经济性分析报告,并须考虑总体系统运行之安全性及可靠性。3.3由于此类工作通常没有迫切性,故须尽量安在最有利及对客户影响最小之时间进行。设备正常维修程序主管制订保养计划、检修项目及相应表格经理审批提前通知客户服务部安执行时间确定客户影响确定时间影响客户领班安工作并填写相关记录主管检查维修完毕,恢复运行相关记录交工程助理经理审阅设备紧急抢修程序经理通知安人员现场检查根据现场情况安抢修工作核实因紧急抢修所需关闭之系统或设备及其影响范围,确定抢修完成时间通知抢修完成,系统恢复运行客服部通知电话或书面客服部向受影响客户发出紧急通告客服部发出系统恢复运行通告四、报告制度1.各系统操作运行人员在下列情况下须在运行记录或交接班记录中书面报告专业领班:1.1所辖设备非正常操作的开停及开停时间。1.2所辖设备除正常操作外的调整。1.3所辖设备发生故障或停台检修。1.4零部件更新、代换、或加工修理。1.5运行人员短时间离岗,须报告离岗时间及去向。1.6运行人员请假、换班、加班、倒休等。2.各系统维修人员在下列情况下须以书面形式报告维修领班:2.1执行维修保养计划时,发现设备存在重大故障隐患。2.2重要零部件的更换、代替或加工修理。2.3系统巡检时发现的隐患或故障,必须在巡检记录之备注栏中加以说明。2.4维修人员请假、加班、倒休等。3.各专业领班在下列情况下必须书面报告本主管:3.1重点设备除正常操作外的调整。3.2变更运行方式。3.3主要设备发生故障或停台检修。3.4系统故障或正常检修。3.5零部件更新、改造、或加工修理。3.6领用工具、备件、材料、文具及劳保用品。3.7加班、换班、倒休、病假、事假等。3.8须与外班组或外部门、外单位联系。4.主管在下列情况下必须以书面形式报告经理:4.1重点设备发生故障或停台检修。4.2因正常检修必须停止系统正常运行而影响客户使用。4.3应急抢修及正常检修后的维修总结。4.4系统运行方式有较大改变。4.5影响本物业运行(如停电、停水、停空调、停电话等)之任何施工及检修。4.6重要设备主要零部件的更新、代换或加工维修。4.7系统及设备的技术改造、移位安装、增改工程及外部施工。4.8人员调度及班组重大组织结构调整。4.9所属人员请假、换班、倒休、加班等。4.10对外部门、外单位联系、协调。4.11领用工具、备件、材料、文具及劳保用品等。4.12维修保养计划及工作计划的变更或调整。4.13月度工作总结报告。5.除以上各项外,所有有关工作事项必须口头汇报上级人员。遇有紧急事件发生或发现重大故障及隐患,可以越级汇报。五、工具管理制度1.本部工具分为公用工具、各专业自用工具及个人工具三部分,公用工具及专业自用工具由领班负责保管及使用,个人工具由个人自行保管及使用。2.所有工具保管人必须认真负责并保持工具的完好及使用功能。工具保管人必须定期检修并保养所属工具,每月一次,以保证各类机具的正常使用。3.工具保管人必须认真建立工具台帐,做到工具与台帐相符。4.全体员工必须爱护工具,必须正确使用工具,凡不正确使用工具、不爱护工具者,将被扣除当月奖金及工资人民币100元至300元,凡因此造成工具损坏者,将按工具原价赔偿,并同时扣罚当月工资300元人民币。5.公用工具的借用,必须执行公用工具的临时借用办法,工具借用最长时间为三天,如因工作原因,需再继续使用时,必须重新办理借用手续,工具用完后立即主动归还,不得拖延。6.专业自用工具必须由领班进行每日清点,并保持完好,特别是常用小型工具,不得遗失或损坏,如有遗失或损坏,须由使用人照价赔偿。7.借用公用工具归还时,须由领班和使用人共同进行检验,如有遗失或损坏,须由使用人负责照价赔偿,如借用工具时未按规定填写《工程部借还物品记录》,或无法确定使用人时,造成公用工具的遗失或损坏,由当班人员负责照价赔偿。8.所有工具一律不得外借,如因情况特殊,必须经主管批准后方可借出,员工擅自外借、带出,经查实要严肃处理,不得用工具干私活。9.所有工具要爱惜使用,工具按规定的使用年限到期时,无论公用工具还是个人领用工具,一律以旧换新。六、巡检制度1.巡检工作是及时发现设备缺陷,掌握设备状况,确保安全运行的重要手段,各巡检人员必须按规定的时间、巡视路线、检查项目等认真执行,并认真记录。2.在巡检过程中,如发现设备存在问题,应立即用对讲机通知领班,并在可能的情况下自行消除故障。如条件所限一时不能处理,则必须做好临时补救措施后,报告领班,并将详细情况记入巡检记录备注栏。3.巡检人员在巡视完毕机房、泵房、配电室、竖井等所有无人值守之设备间后,必须做到随手锁门。4.巡检人员在巡检完毕设备及其控制箱、动力柜、照明柜、高压柜、低压柜等所有供配电设施后,必须将门锁好。5.各运行、维修领班,必须每天对所辖系统设备进行检查;各主管必须每周一次巡检本系统所有设备,发现问题,书面报告经理,并应立即组织处理。七、交接班制度1.接班人员须提前10分钟到达岗位,更换工服,做好接班准备工作。2.接班人员接班时必须检查以下工作:2.1查看上一班运行记录是否真实可靠,听取上一班值班人员运行情况介绍,交接设备运行记录表。2.2查看上一班巡检记录表,听取上一班值班人员巡检情况介绍,交接系统设备巡检记录表。2.3检查所辖设备之运行情况是否良好,是否与运行记录、巡检记录相符,如有不符,应记入备注栏,并应要求上一班值班人员签字。2.4检查仪表及公用工具是否有缺、损,是否清洁,并按原位整齐摆放,如有问题,应要求上一班值班人员进行整理,如有丢失,应记入交接班记录备注栏,并由上一班人员签字。2.5查看交接班记录中是否有上级领班

物业工按程部运行守则

您好48叶那怎么给你啊,还有框图那  第三章第二章工程部管理范围  工程部负责的日常工作有:  1.对建筑物及所有机电设备的日常运行管理及维护保养。  2.对物业未尽人意之处提出整改方案。  3.对客户的装修工程方案审核,对施工进行监督管理。  4.对客户进行有偿服务。  5.为物业管理提供有关工程询问。  6.公司及物业管理处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一、一、强电专业  1.1.负责整个物业变配电系统的日常运行、管理及维护、保养工作。  2.2.负责空调、冷水机组等动力电源的供给。一情况下电机、控制器由空调专业自行负责,但当对方技术力量不足或设备工具不全时,应给予支持配合。  3.3.负责给排水专业所有动力电源的维修保养。  4.4.负责物业公共区域的照明维修。  5.5.负责物业临时供电的安排和计划。  6.6.负责消防系统强电及卷帘门的维修、保养。  7.7.负责提供节约电力的计划方案,并经批准后实施。  8.对系统不完善的地方提出整改方案,并经批准后实施。  9.为客户提供有偿服务。  二、二、空调、给排水专业  1.1.负责整个物业空调制冷、采暖通风系统的日常运行、管理及维修、保养工作。  2.2.改善空调、采暖、通风系统的设计,使物业有一个良好舒适环境,同时最大限度节约能源。  3.3.负责整个物业的供水系统、排水系统、热水锅炉系统的运行、维修保养工作。  4.4.负责生活水水质报检工作。  5.5.负责消防水系统(消火栓、喷洒)的维修、保养工作。  6.6.为业主、客户提供有偿服务。  三、三、综合维修专业  1.1.负责整个物业内所有卫生洁具、设备的维修、保养。  2.2.负责物业内水箱、水池及污水井、雨水井等基础设施的维修整改。  3.3.负责物业内公共范围的天花、墙、门等项目的修理、调整。  4.4.负责建筑结构方面的问题,例如渗漏、裂缝等维修、整改。  5.5.负责公共范围内和物业公司的家具维修。  6.6.负责安排一些小五金件的维修和调整。  7.7.负责一些临时性的任务。  8.8.负责为业主、客户提供有偿服务。  四、四、弱电专业  1.1.负责整个物业内保安监控系统、综合布线系统、电话系统、物业自控系统、消防自动报警及公共应急广播系统、有线电视的正常运行和维修、保养工作。  2.2.负责向业主、客户提供有偿服务。  第三章工程部规章制度  第一节第一节公共部分  编号:ZWPM-C-BB-EN-03  版本:C/1  通则:  一、安全保卫制度  1.1.工程部全体员工必须把安全防范意识放在重要位置,执行有关规定,协同保安部认真做好安全保卫工作。  2.各岗位值班人员,必须严守岗位职责,必须对本岗值班范围内进行安全检查,如发现有安全隐患,须立即上报领班、主管或工程部经理。  3.各班组领班须每日进行安全检查,随时消除不安全因素,遇有重大安全隐患,须立即上报主管或工程部经理。  4.主管须每月组织所属员工对所辖系统及范围进行安全检查,消除隐患,并将检查处理结果书面报告工程部主管。  5.未经工程部主管批准,任何外来人员(包括外部门、外单位领导)严禁进入所有设备房(包括电缆井、管道井、泵房、机房、配电室、仓库等),已经批准者,在进出变配电室、消防中心、空调主机房、危险品仓库等重要部门时,必须办理登记手续,记录来宾姓名、证件号码、单位、进出日期及时间等。  6.所有机房、设备间、仓库、工作间等在无人时必须将门窗锁好。灯光调至合适程度,  清理好现场。  7.各机房门、设备门(盖)、仓库门之钥匙的配制,必须向工程部经理提出书面申请,经批准后方可配制。  8.所有机房、设备间、工作间等均须在门外适当位置设置警示标志。  9.所有设置于公共区域内之设备、设施等必须锁好,并应设置围栏及警示标志。  10.所有水池、水箱箱盖随时上锁,钥匙专人管理,无关人员不得借用,打开水池或水箱必须经主管批准,并进行登记。  11.高空作业时,工作人员必须配带安全带,并进行其他有效保护措施,作业范围周边必须加设护网,防止意外坠物伤及人员或设备设施。  12.所有运行、维修、保养、巡检工作及施工、安装、接电等均必须严格执行有关规程及规范,严禁违规操作,以保证人身及设备安全,凡违规操作者,一经发现,均扣除当月工资200元人民币,因违规操作造成严重后果者,均立即除名。  13.各类安全用具、脚手架、高梯等在使用前须检查其牢固可靠性,确认安全后方可使用。  14.所有工具、仪器、仪表、材料、备件等均不得带出本物业范围以外,如因工作需要,  须经主管书面批准,按规定办理放行手续,并做好记录。  15.工程部须每半年配合保安部一次本物业之消防报警系统、联动系统、喷淋、消火栓系统等。  所有消防设施、设备之全面测试,以保证其功能正常,无故障。  二、工程验收制度  1.1.所有工程系统验收均须由发展商筹建处或发展商工程部负责及牵头。  2.2.所有系统必须在系统正常、调试完毕的情况下,连续试运行一段时间(需根据设备情况详定),尽量检查出存在之隐患后,方可进行验收。  3.在验收过程中,须以将来运行及维修为重点,进行逐项检查,如发现问题,须尽快  以书面形式通报给发展商,并做出详细记录及拍照。  4.所有系统之验收,必须以获得**有关部门签发之合格证书、使用许可证书等相关  文件为标准,并须以此做为验收合格之必要条件。  5.5.必须要求发展商提供所有合同副本、技术资料、使用说明书、维修保养手册、调试  检测报告及竣工图纸、竣工资料等全部有关工程资料,并建立档案,以备查用。  6.6.必须清楚了解所有工程系统及设备之保修期起止日期、保修内容以及保修责任人及  其联系方式,并制定承建商、供货商保修联系表备查。  7.7.必须收齐所有由发展商、承建商、供货商等提供之备品、备件及专用工具等,清点入库,妥为保管并做出详细清单。  工程接管验收程序  发展商协调  承包商调试系统并试运行  物业工程部进行检查  检查清点备品、  备件入库  发展商提供相关**文件副本及相关技术资料、  竣工图纸等文件  发现问题  记录  拍照  发文  出具清单并由各方签字  发展商提供保修合约  及保修责任人联系表  建立技术档案  检查完毕  提交检查报告  接管验收完毕  三、设备维修制度  1.预防性维护保养  1.1所有设备必须根据维修保养手册及相关规程,进行定期检修及保养,并制订相应年度、季度、月度保养计划及保养项目。  1.2相关工程人员必须认真执行保养计划及保养检修项目,以便尽可能延长系统设备正常使用之寿命,并减少紧急维修之机会。  1.3保养检修记录及更换零配件记录必须完整、真实,并须由工程部建立设备维修档案,以便分析故障原因,确定责任。  1.4各系统之维护保养计划及保养检修项目之制订由主管负责,并提交工程部经理审阅;保养检修及更换零配件之记录由领班负责,并提交主管审阅。  1.5进行正常系统维修保养及检修时,如对客户使用产生影响,必须提前三天通知管理处客户服务部,由客户服务部发出通告,确定检修起止日期及时间(须尽可能减少对客户之影响范围),以便使受影响之客户做好充分准备。  2.紧急维修  2.1必须进行紧急维修时,须立即通知经理,安排有关人员立即赴现场检查情况,并按实际情况进行处理。  2.2如因紧急维修,必须对客户使用产生影响时,须立即通知管理处客户服务部,并由客户服务部向受影响之客户发出紧急通告,同时,需考虑尽量减少影响范围。  2.3如发生故障之设备在保修期内,应做出适当之应急处理,以尽量减少对客户之影响,并立即通知有关供应商之保修负责人。  2.4紧急维修结束后,须由领班填写维修记录及更换零配件记录,并以书面形式将事故障原因、处理方法、更换零配件之名称、规格及数量、品牌等、处理结果、事故发生时间、恢复正常时间等向主管报告,并提交经理审阅。此报告由工程助理存入设备维修档案,备查。  3.设备的更新及系统改造  3.1出于技术更新、提高效率、安全运行、减少污染及降低能耗等方面考虑,工程部有责任提高对现有设备做出更新或改造之建议。  3.2设备更新及改造建议,必须向物业总经理提交可行性及经济性分析报告,并须考虑总体系统运行之安全性及可靠性。  3.3由于此类工作通常没有迫切性,故须尽量安排在最有利及对客户影响最小之时间进行。  设备正常维修程序  主管制订保养计划、  检修项目及相应表格  经理审批  提前通知  客户服务部  安排执行时间  确定客户影响  确定时间  影响客户  领班安排工作  并填写相关记录  主管检查  维修完毕,恢复运行  相关记录交工程助理  经理审阅  设备紧急抢修程序  经理  通知  安排人员现场检查  根据现场情况安排  抢修工作  核实因紧急抢修所需关闭之系统或设备及其影响范围,确定抢修完成时间  通知  抢修完成,  系统恢复运行  客服部  通知  电话或书面  客服部向受影  响客户发出  紧急通告  客服部发出系统  恢复运行通告  四、报告制度  1.各系统操作运行人员在下列情况下须在运行记录或交接班记录中书面报告专业领班:  1.1所辖设备非正常操作的开停及开停时间。  1.2所辖设备除正常操作外的调整。  1.3所辖设备发生故障或停台检修。  1.4零部件更新、代换、或加工修理。  1.5运行人员短时间离岗,须报告离岗时间及去向。  1.6运行人员请假、换班、加班、倒休等。  2.各系统维修人员在下列情况下须以书面形式报告维修领班:  2.1执行维修保养计划时,发现设备存在重大故障隐患。  2.2重要零部件的更换、代替或加工修理。  2.3系统巡检时发现的隐患或故障,必须在巡检记录之备注栏中加以说明。  2.4维修人员请假、加班、倒休等。  3.各专业领班在下列情况下必须书面报告本主管:  3.1重点设备除正常操作外的调整。  3.2变更运行方式。  3.3主要设备发生故障或停台检修。  3.4系统故障或正常检修。  3.5零部件更新、改造、或加工修理。  3.6领用工具、备件、材料、文具及劳保用品。  3.7加班、换班、倒休、病假、事假等。  3.8须与外班组或外部门、外单位联系。  4.主管在下列情况下必须以书面形式报告经理:  4.1重点设备发生故障或停台检修。  4.2因正常检修必须停止系统正常运行而影响客户使用。  4.3应急抢修及正常检修后的维修总结。  4.4系统运行方式有较大改变。  4.5影响本物业运行(如停电、停水、停空调、停电话等)之任何施工及检修。  4.6重要设备主要零部件的更新、代换或加工维修。  4.7系统及设备的技术改造、移位安装、增改工程及外部施工。  4.8人员调度及班组重大组织结构调整。  4.9所属人员请假、换班、倒休、加班等。  4.10对外部门、外单位联系、协调。  4.11领用工具、备件、材料、文具及劳保用品等。  4.12维修保养计划及工作计划的变更或调整。  4.13月度工作总结报告。  5.除以上各项外,所有有关工作事项必须口头汇报上级人员。遇有紧急事件发生或发现重大故障及隐患,可以越级汇报。  五、工具管理制度  1.本部工具分为公用工具、各专业自用工具及个人工具三部分,公用工具及专业自用工具由领班负责保管及使用,个人工具由个人自行保管及使用。  2.所有工具保管人必须认真负责并保持工具的完好及使用功能。工具保管人必须定期检修并保养所属工具,每月一次,以保证各类机具的正常使用。  3.工具保管人必须认真建立工具台帐,做到工具与台帐相符。  4.全体员工必须爱护工具,必须正确使用工具,凡不正确使用工具、不爱护工具者,将被扣除当月奖金及工资人民币100元至300元,凡因此造成工具损坏者,将按工具原价赔偿,并同时扣罚当月工资300元人民币。  5.公用工具的借用,必须执行公用工具的临时借用办法,工具借用最长时间为三天,如因工作原因,需再继续使用时,必须重新办理借用手续,工具用完后立即主动归还,不得拖延。  6.专业自用工具必须由领班进行每日清点,并保持完好,特别是常用小型工具,不得遗失或损坏,如有遗失或损坏,须由使用人照价赔偿。  7.借用公用工具归还时,须由领班和使用人共同进行检验,如有遗失或损坏,须由使  用人负责照价赔偿,如借用工具时未按规定填写《工程部借还物品记录》,或无法确定使用人时,造成公用工具的遗失或损坏,由当班人员负责照价赔偿。  8.所有工具一律不得外借,如因情况特殊,必须经主管批准后方可借出,员工擅自外借、带出,经查实要严肃处理,不得用工具干私活。  9.所有工具要爱惜使用,工具按规定的使用年限到期时,无论公用工具还是个人领用工具,一律以旧换新。  六、巡检制度  1.巡检工作是及时发现设备缺陷,掌握设备状况,确保安全运行的重要手段,各巡检人员必须按规定的时间、巡视路线、检查项目等认真执行,并认真记录。  2.在巡检过程中,如发现设备存在问题,应立即用对讲机通知领班,并在可能的情况下自行消除故障。如条件所限一时不能处理,则必须做好临时补救措施后,报告领班,并将详细情况记入巡检记录备注栏。  3.巡检人员在巡视完毕机房、泵房、配电室、竖井等所有无人值守之设备间后,必须做到随手锁门。  4.巡检人员在巡检完毕设备及其控制箱、动力柜、照明柜、高压柜、低压柜等所有供配电设施后,必须将门锁好。  5.各运行、维修领班,必须每天对所辖系统设备进行检查;各主管必须每周一次巡检本系统所有设备,发现问题,书面报告经理,并应立即组织处理。  七、交接班制度  1.接班人员须提前10分钟到达岗位,更换工服,做好接班准备工作。  2.接班人员接班时必须检查以下工作:  2.1查看上一班运行记录是否真实可靠,听取上一班值班人员运行情况介绍,交接设备运行记录表。  2.2查看上一班巡检记录表,听取上一班值班人员巡检情况介绍,交接系统设备巡检记录表。  2.3检查所辖设备之运行情况是否良好,是否与运行记录、巡检记录相符,如有不符,应记入备注栏,并应要求上一班值班人员签字。  2.4检查仪表及公用工具是否有缺、损,是否清洁,并按原位整齐摆放,如有问题,  应要求上一班值班人员进行整理,如有丢失,应记入交接班记录备注栏,并由上一班人员签字。  2.5查看交接班记录中是否有上级领班

低压电缆编号规则?

低压电缆的编号规则通常是根据国家标准或企业内部规定制定的。一般来说,低压电缆的编号规则包括线芯数量、导体材质、绝缘材料、护套材料、电缆结构和电压等级等要素。

比如,三芯低压电缆可以用ABC表示,其中A代表导体材质,B代表绝缘材料,C代表护套材料。而四芯低压电缆则可以用ABCD表示,其中D代表屏蔽层等。通过遵循统一的编号规则,方便实施电缆的安装、维护和故障排除,提高电缆管理的效率和可靠性。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4
请文明发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