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义货币m2通俗解释?
广义货币供应量(M2)是指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金加上企业存款、居民储蓄存款以及其他存款,它包括了一切可能成为现实购买力的货币形式,通常反映的是社会总需求变化和未来通胀的压力状态。近年来,很多国家都把M2作为货币供应量的调控目标。
M2是什么意思
广义货币供应量(M2)是指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金加上企业存款、居民储蓄存款以及其他存款,它包括了一切可能成为现实购买力的货币形式,通常反映的是社会总需求变化和未来通胀的压力状态。
M0=流通中的现金,整个银行体系之外的企业,个人拥有的现金之和;
狭义货币(M1)=M0+企业活期存款;
广义货币(M2)=M1+准货币(定期存款+居民储蓄存款+其他存款)。
M3=M2+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等。
m2广义货币是什么?
广义货币(M2)=M1(流通中的现金+活期存款)+准货币(定期存款+居民储蓄存款+其他存款+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住房公积金中心存款+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在存款类金融机构的存款)。M2反映现实和潜在购买力,若M2增速较快,则投资和中间市场活跃。M2过高表明投资过热、需求不旺,存在资产泡沫风险。通常来说,M2主要衡量经济体系中投资市场与资本市场的买卖活动。扩展资料影响M2的因素:1、对应于人口红利时代结束后经济潜在增长平台的下沉,居民和企业部门的收入增速也必然呈现出趋势下滑的态势,其结果就是在储蓄率一定情况下居民储蓄存款增速的下降,以及企业收入、在利润率一定的情况下企业利润和定期存款增速的下降。2、投资率的下滑是储蓄率下滑和经济增长平台下沉的自然结果,因为储蓄决定了投资的可贷资金来源,而潜在经济增长水平则决定了投资的资本边际报酬。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M2
央行m2什么意思?
M2被称为广义货币,代表的含义是M1+居民个人的存款+企业机构的定期存款+信托的存款+其他存款。
与M1比较,M2覆盖的范围增加了个人存款以及企业单位的固定存款。与M1反映现实的购买力不同,M2主要反映了潜在的购买力。
总理提到的广义货币M2,是什么嘞?
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综合运用降准降息、再贷款等手段,引导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明显高于去年。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创新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务必推动企业便利获得贷款,推动利率持续下行。
01广义货币M2:
其中,流通中的现金主要指在银行体系之外流通着的现金,用M0表示。
与广义货币相对应,具体构成为:
其中,单位活期存款主要涉及企业活期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和农村存款。
M0=流通中的现金
M1=M0+单位活期存款
前沿小贴士:
扩展阅读:
国富论(第一篇)第三章论分工受市场范围的限制
岁月
什么是GDP?
喜欢可以点击「在看」哦
广义货币M2是什么?
广义货币(Broadmoney)是一个经济学概念,和狭义货币相对应,货币供给的一种形式或口径,以M2来表示,其计算方法是交易货币(M1,即社会流通货币总量加上活期存款)以及定期存款与储蓄存款。
广义货币m2什么意思
M2:广义货币供应量,即M1+企事业单位定期存款+居民储蓄存款。M2流动性偏弱,但反映的是社会总需求的变化和未来通货膨胀的压力状况,通常所说的货币供应量,主要指M2。
广义货币m2通俗解释?
广义货币供应量(M2)是指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金加上企业存款、居民储蓄存款以及其他存款,它包括了一切可能成为现实购买力的货币形式,通常反映的是社会总需求变化和未来通胀的压力状态。近年来,很多国家都把M2作为货币供应量的调控目标。
请问广义货币M1和M2是什么意思?
M1:狭义货币,流通中的现金+支票存款(以及转账信用卡存款)M2:广义货币,=M1+储蓄存款(包括活期和定期储蓄存款)相关介绍:M1反映着经济中的现实购买力;M2不仅反映现实的购买力,还反映潜在的购买力。若M1增速较快,则消费和终端市场活跃;若M2增速较快,则投资和中间市场活跃。中央银行和各商业银行可以据此判定货币政策。扩展资料广义货币和狭义货币相对应,货币供给的一种形式或口径,以M2来表示,其计算方法是交易货币(M1,即社会流通货币总量加上活期存款)以及定期存款与储蓄存款。但由于历史原因,在不同国家其统计口径及表示方法会有所不同。例如,在美国的经济统计中,常常以M3表示广义货币;而在英国,则以M4表示。其中,M2过高而M1过低,表明投资过热、需求不旺,有危机风险;M1过高M2过低,表明需求强劲、投资不足,有涨价风险。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广义货币
M2为什么是广义货币
将全国视为一个整体,贷款约等于存款,那就是几乎没有多少净资产。如果一个打工人的资产负债差不多相等的话,你绝对不会说他有钱。
那为什么M2增长就代表越来越有钱?为什么人们常说投资收益率要追上M2增速才能维持购买力?
这里有一个重要假设:全国作为一个整体,可以无限借钱。
试想一个老板背负着沉重债务,甚至资不抵债,你仍然会认为他很有钱,因为他太能借钱了!直到他不能再借钱的那天之前,他都是一个富翁。
存款和贷款虽然余额相等,但是两者之间的期限是不一样的,只要有足够的基础货币,就能转动借新还旧的游戏。全国而言,基础货币可以无限供应,因此除非信贷崩塌,这个螺旋循环都可以持续下去。
其实不必如此苛刻。两个原因:
一,收益率是很难持久追上M2增速。
M2增速是依靠全国整体的信贷扩张维持的。就个人而言,借钱能力并没有那么强,所谓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万一贷款续不上,那就是灭顶之灾。
二,购买力是流量概念,M2是存量概念。
即使存款余额数字惊人,事实上能流动的部分只是其中很小一部分,其余的不是在还贷款的路上就是在放贷款(投资)的路上。所谓购买力,更应该是消费的概念。你的购买力总不会是用来增加购买力的吧?
所以不必自卑,投资收益率即使达不到8%-10%这样的恐怖增速,购买力也未必下降多少,因为M2如此高速的增长只是贷款产生的虚幻。
这里就产生了一个悖论:当全国某一天终于赚够钱了,不再需要贷款快马加鞭钱滚钱,只想静下来好好享受生活,这时就会发现存款少了……
M2等统计指标都是人为了更好地观察某个现象而自定义的,理论上只要合理就可以自定义。M2是居民和企业存款。银行之间的存款不算广义货币,因为居民和企业用不了。
2018年,央行把“非存款类机构部门”持有的货币基金纳入M2,同时剔除所有货币基金持有的存款。这个做法有两个作用:
为什么货币基金能被视为广义货币呢?因为它几乎能瞬间转为存款,同时价值又比较稳定。
注意:目前货币基金的大部分资产都是存款,所以把货币基金纳入M2,同时又剔除货币基金持有的存款,基本不会重复计算存款。但如果以后货币基金持有的资产大部分是股票或者其他能转化成个人或企业存款的资产,那么这种统计方法就会在存款上再增加资产市值。
这就引申出一个问题:像美国这种资本市场极度发达的国家,股票市值是不是应该被纳入M2?他们全民炒股,公司发的奖金是股票,养老金买的也是股票,想用钱的话,瞬间可以卖掉换成存款。但股票有两个问题:
但,如果深究的话,这些也不是问题:
不过看样子,股票再怎么发展,始终依附于法定货币,是不太可能被认可作为支付手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