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跌了转换基金亏吗(基金一直跌怎么办)

2023-11-18 10:37:45 59 0

基金一直跌怎么办

面对暴跌,基金投资应该:一、检查持仓基金1、把自己的持有基金检查一遍。如果是低估值或者估值合理的指数基金,没有问题,继续坚持定投。如果有闲置资金可以适当补仓。但是要控制好节奏,下跌幅度较大时再补仓。2、如果是主动基金,可以与同类基金业绩比较,业绩是否有较大幅度的落后,是否已经不符合当初买入理由。如果确实是业绩不稳定,可以趁着下跌进行调仓,换入比较抗跌,业绩较稳定的基金。当然如果下跌郑冲调仓比较困难,也可以等待反弹时进行基金转换。3、对于业绩变差的基金不能不管,任凭基金净值一直下跌,要尽快赎回或者转换基金。截断亏损,让利润奔跑。二、制定应对下跌的计划1、有的投资者说,在理财通买了一只基金500元,每天观察基金,如果跌了就加仓200元,跌的多,就多加仓。如果涨了就不加仓。这样加仓太频繁是不合理的,如果基金天天跌,难道天天加仓。而且容易出现一下跌就加仓,手里闲置资金很快加完,等到市场大幅下跌,真正需要加仓时,反而没有钱加仓了。2、单笔加仓需要考虑市场跌幅和定投基金收益率的跌幅,制定加仓纪律。比如每下跌5%或者10%加仓一次,直至把手里资金用完。或者每月定投规定只补仓一次,补仓后继续下跌也不补仓,等待下一次定投时间。这样可以控制加仓的次数,防止股市一路下跌,越加越跌的情况出现。3、如果没有多余资金补仓,就坚持定时定额定投就可以。三、做好基金定投的心理建设其实每次大跌之后或者股灾过段时间回头看,都是在挖黄金坑。如果投资低喊毁歼估值指数基金不用担心,只要不是在股市最疯狂的时候,估值高估的时候买入,未来都会取得不错的收益。四、通过定投分摊成本1、总之只要还没有卖出那就有希望赚回来,这个时候我们可以通过基金定投来分担风险。譬如你坚持每个月基金定投500元,假设第一个月买了500份,这样平均每份净值就是1元。而第二个月净值跌了0.2变成0.8元,虽然你的总资产只有400元了,但你可以用500元买到625份份额。2、如果第三个月基金又涨回1元,总资产变成了1125元,盈利125元。而且你每份的成本变成了0.89元,只要第三个月基金净值不低于0.89元你就不算亏。最重要的是如果一直按照这个思路定投下去,以后持有的份额成本会越来越低,所以基金定投需的时间长,三五年都不算久。五、基金定投注意事项:1、注意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的安排基金品种的比例。挑选最适合自己的基金,购买偏股型基金要设置投资上限。2、注意别买错“基金”。基金火爆引得一些伪劣产品“浑水摸鱼”,要注意鉴别。3、注意对自己的账户进行后期养护。基金虽然省心,但也不可扔着不管。经常关注基金网站新公告,以便更加全面及时地了解自己持有的基金。4、注意买基金别太在乎基金净余察值。其实基金的收益高低只与净值增长率有关。只要基金净值增长率保持领先,其收益就自然会高。5、注意不要“喜新厌旧”,不要盲目追捧新基金,新基金虽有价格优惠等先天优势,但老基金有长期运作的经验和较为合理的仓位,更值得关注与投资。6、注意不要片面追买分红基金。基金分红是对投资者前期收益的返还,尽量把分红方式改成“红利再投”更为合理。7、注意不以短期涨跌论英雄。以短期涨跌判断基金优劣显然不科学,对基金还是要多方面综合评估长期考察。8、注意灵选择稳定省心的定投和实惠简便的红利转投等投资策略。扩展资料:均衡加仓法:1、设置一个跌幅,将加仓资金平均分成几份,每达到跌幅,加一份仓。2、举个例子,设置跌幅为10%,加仓资金总计3万元,平均分成3份,每份1万元。3、基金跌去10%,第一次加仓,加仓1万元;4、基金继续下跌,跌去10%,第二次加仓,加仓资金仍为1万元;5、如果基金继续下跌,再跌10%,第三次加仓,将剩下的1万元全部买入。6、最后,子弹打完,静待市场反转。参考资料:基金百度百科

基金转换手续费划算吗?

如果在同一个公司想要转换两只基金时,可以省掉一笔申购费。

如果是不同公司的两个基金相互转换,主要的优势就是省时间了。

基金卖出再买入相比转换在操作步骤上面也有差异。基金卖出之后,一般资金要3个交易日左右才能到账,资金到账之后投资者才能再操作买入,而基金转换在当天就能完成,没有时间差。总的看来,还是转换更方便。

当0,75元基金,转换为0.95元指数型基金,累计净值怎么计算,是亏是赚?

除了交些转换手续费外,应该是不赚也不亏!

基金跌倒0.6,一下子拆分变成1块,涨了还是亏了?

期待看到有用的回答!

越跌越买?基金大跌后,怎样才有可能转亏为盈?!

“别人恐惧时我贪婪,别人贪婪时我恐惧。”想必巴菲特这句话,这两天萦绕在不少人的脑海,一方面是自我心理调节,因为,基金大跌时隔俩月又上热搜了!

一度冲到微博热搜第五的位置,以这样的方式收场,让可怜的打工人吐露心声:一天班又白干了。

慌乱之中还被一个段子气笑了:

另一方面,这届投资者确实很喜欢“逆向投资”。比如,Wind上拉一下中概互联ETF份额的数据,会发现,截至今年第一季度末,中概互联ETF的份额规模仅为40亿份,而在6月末,该数据已攀升至102亿份,增加了一倍多。但是,要知道,今年尤其是各项政策影响以来,中概互联ETF最近六个月的净值大跌接近42%。而类似“逆向加仓”的姿势也发生在恒生互联网ETF上,尽管净值最近六个月大跌37%,但恒生互联网ETF的份额规模从一季度末的82亿份大幅增加至二季度末的108亿份,增加了20多亿。

为啥会有这么多“逆向投资”人?

一方面,尽管互联网科技指数的基金产品净值损失严重,但考虑到覆盖的股票均在市场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和份额,在相关覆盖股票大幅下跌的情况,一些资金可能寻求通过买入ETF来抄底互联网科技龙头。另一方面,不排除一些投资大佬的观点影响。

不过,这波到底是不是真的抄到底,还是未知数。虽然,震荡不好受的,但是,随着市场不断调整,有些人的基金亏的还不少,而大家又都不甘心这样离场,有人不断在后台问:当下这个节点怎么做,基金投资应该怎么做,后续才有可能转亏为盈?

最少要做好以下两点:第一,检查自己的基金,寻找亏损原因。

由于基金近两年赚钱效应明显,很多投资入市的小白,甚至根本不了解自己买入的基金品种,只是别人推荐或者看短期涨得好才买入的。对于这类人来说,尤其要小心一些。因为有的基金品种,可能短期内随着市场的普涨而上涨,这就相当于考试,普涨行情就相当于题出得特别简单,大家都考100分,那么对于好学生和普通学生而言,这样的行情都是没有区分度的。而震荡行情时,就看出好产品和一般产品的区别了,一个可能还保持在90分,另一个可能不及格。对于这种长期来看,收益比较低的品种上被套,会比较痛苦,就像2007年,在48元买入某油,想要解套那真是太难了!尽管这种投资风格,本身并不违规,但是,这种激进的投资风格,堪比指数基金,甚至大多数的股票基金的风险。因此,不了解这种基金的投资风格,盲目追高买入,需要承担的风险,可能会远远超过投资者自身的风险承受范围,可以考虑分散投资或者不碰自己不懂的产品。

第二,要做合理的基金配置。

对于风险的分散,我们最好的做法就是做合理的基金配置。

可以构建一个组合,包含5-7只基金,有配置债券的、有配置权益的、有配置港股的等等,这种不同类别的基金,把它作为一个组合,这样一来可以降低整个基金资产组合的波动。推荐大家按照平衡型基金组合的配比来操作:

平衡型组合的配置就是5:45:15:35。50%的钱放在中高风险的基金,50%的钱放在中低风险的产品下,也就是五五分。它适合有一定的风险承受能力,期望资产快速增长,中长期的去实现投资目标的投资者。

此外,肯定还有人像开头那种“逆势加仓”的,但是,我们要谨防几个“加仓”误区:

一、逢跌必加?

如果基金只有小幅下跌,通过加仓降低的成本非常有限,而且在市场行情不确定的情况下,小幅下降后,可能还有更大幅度的下跌,而大跌后,之前的所有投资资金都变成了需要平摊成本的负担。对于能对市场做出简单预测的基民来说,应该谨记:大盘处于下跌通道中不宜补仓。补仓的最佳时机是在市场跌倒低端或刚刚向上反弹的时候。这时上涨的潜力巨大,下跌的可能最小,补仓较为安全。但是,对于对市场毫无概念的小白用户来说,可以采用“傻瓜补仓法”,可以等基金有大幅下跌,比如跌10%后(可自己设置适合自己的点位),再进行加仓。

二、逐级加仓,力度还小?

很多人喜欢分很多次逐级补仓,且每次补仓额度都比较小。如:原本持仓3万基金,基金每次下跌时都补仓1000元。但新投入的1000元,只能降低原先高价购入的3万基金的一点成本,效果很难显现。且随着基金不断下跌,不断的补仓行为使得投资本金越来越多,同时由于每次加仓金额小,占总投资金额比例越来越小,从而导致拉低成本的效果越来越差。所以,补仓应该看准市场开始企稳的情况下,进行大额度补仓,从而大幅度降低基金持有成本,但是任何人不可能对100%把握市场,为了防止操作失误,可以两批或三批分别补仓,但最好控制在四次以内,通过多次操作,给自己留一个错误修正机会。

三、不看基金好坏,盲目补仓?

一定要判断自己的基金是不是有问题或者适合自己。如果发现基金异象,判断该只基金不在值得继续持有,则果断停止补仓,能断则断,为了防止出现更惨烈的跌幅,甚至应该能割肉就割肉,投向别的业绩较好的基金,东山再起。最后,由于市场行情不确定,每个人的操作以及购买的基金不同,因此具体的方法策略,大家可以自行调整。总之,今年市场的钱没那么好赚,做好之后继续可能回调的心理准备,淡定面对,静待市场稳定的到来。 

基金亏损转换跟卖出一样吗?

答:基金亏损转换跟卖出不一样。

基金卖出是将手中持有基金进行全部或是部分出售赎回,进行变现或再投资。基金转换亏损基金转换是指投资者在持有某公司发行的任一开放式基金后,可将其持有的基金份额直接转换成该公司管理的其他开放式基金的基金份额。

其次,耗费成本也不同,基金转换技巧与正常的卖出再申购相比,节省了赎回和申购费,降低投资成本。但是基金转换只能同公司转换,会受到限制;而基金卖出申购无限制。再是手续费也不同。

最近基金一直来自跌

面对暴跌,基金投资应该:一、检查持仓基金1、把自己的持有基金检查一遍。如果是低估值或者估值合理的指数基金,没有问题,继续坚持定投。如果有闲置资金可以适当补仓。但是要控制好节奏,下跌幅度较大时再补仓。2、如果是主动基金,可以与同类基金业绩比较,业绩是否有较大幅度的落后,是否已经不符合当初买入理由。如果确实是业绩不稳定,可以趁着下跌进行调仓,换入比较抗跌,业绩较稳定的基金。当然如果下跌调仓比较困难,也可以等待反弹时进行基金转换。3、对于业绩变差的基金不能不管,任凭基金净值一直下跌,要尽快赎回或者转换基金。截断亏损,让利润奔跑。二、制定应对下跌的计划1、有的投资者说,在理财通买了一只基金500元,每天观察基金,如果跌了就加仓200元,跌的多,就多加仓。如果涨了就不加仓。这样加仓太频繁是不合理的,如果基金天天跌,难道天天加仓。而且容易出现一下跌就加仓,手里闲置资金很快加完,等到市场大幅下跌,真正需要加仓时,反而没有钱加仓了。2、单笔加仓需要考虑市场跌幅和定投基金收益率的跌幅,制定加仓纪律。比如每下跌5%或者10%加仓一次,直至把手里资金用完。或者每月定投规定只补仓一次,补仓后继续下跌也不补仓,等待下一次定投时间。这样可以控制加仓的次数,防止股市一路下跌,越加越跌的情况出现。3、如果没有多余资金补仓,就坚持定时定额定投就可以。三、做好基金定投的心理建设其实每次大跌之后或者股灾过段时间回头看,都是在挖黄金坑。如果投资低估值指数基金不用担心,只要不是在股市最疯狂的时候,估值高估的时候买入,未来都会取得不错的收益。四、通过定投分摊成本1、总之只要还没有卖出那就有希望赚回来,这个时候我们可以通过基金定投来分担风险。譬如你坚持每个月基金定投500元,假设第一个月买了500份,这样平均每份净值就是1元。而第二个月净值跌了0.2变成0.8元,虽然你的总资产只有400元了,但你可以用500元买到625份份额。2、如果第三个月基金又涨回1元,总资产变成了1125元,盈利125元。而且你每份的成本变成了0.89元,只要第三个月基金净值不低于0.89元你就不算亏。最重要的是如果一直按照这个思路定投下去,以后持有的份额成本会越来越低,所以基金定投需的时间长,三五年都不算久。五、基金定投注意事项:1、注意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的安排基金品种的比例。挑选最适合自己的基金,购买偏股型基金要设置投资上限。2、注意别买错“基金”。基金火爆引得一些伪劣产品“浑水摸鱼”,要注意鉴别。3、注意对自己的账户进行后期养护。基金虽然省心,但也不可扔着不管。经常关注基金网站新公告,以便更加全面及时地了解自己持有的基金。4、注意买基金别太在乎基金净值。其实基金的收益高低只与净值增长率有关。只要基金净值增长率保持领先,其收益就自然会高。5、注意不要“喜新厌旧”,不要盲目追捧新基金,新基金虽有价格优惠等先天优势,但老基金有长期运作的经验和较为合理的仓位,更值得关注与投资。6、注意不要片面追买分红基金。基金分红是对投资者前期收益的返还,尽量把分红方式改成“红利再投”更为合理。7、注意不以短期涨跌论英雄。以短期涨跌判断基金优劣显然不科学,对基金还是要多方面综合评估长期考察。8、注意灵活选择稳定省心的定投和实惠简便的红利转投等投资策略。扩展资料:均衡加仓法:1、设置一个跌幅,将加仓资金平均分成几份,每达到跌幅,加一份仓。2、举个例子,设置跌幅为10%,加仓资金总计3万元,平均分成3份,每份1万元。3、基金跌去10%,第一次加仓,加仓1万元;4、基金继续下跌,跌去10%,第二次加仓,加仓资金仍为1万元;5、如果基金继续下跌,再跌10%,第三次加仓,将剩下的1万元全部买入。6、最后,子弹打完,静待市场反转。参考资料:基金百度百科

买基金选红利再投资,如果该基金跌了怎么算?

红利再投资是以发放日的红利金额按照当日基金净值自动买入,而且一般免收申购费用,成交后红利转化为基金份额,持有人基金份额增加,盈利、亏损均自担

基金是长期持有还是应该割肉了,都跌一半了,会不会跌没了呀?能解释一下原因吗?

无论当前市场情况如何,遇到以下几种情况时,投资者不妨考虑赎回基金。  目标改变用转换  每个投资者都有自己的投资目标,可以是近期的也可以是远期的,当目标变化时投资策略也需要相应的调整。比如原来持有债券型或货币型等收益相对稳定的基金,在结婚并拥有房产之后,投资者如果打算为退休养老或孩子的教育基金做准备,就可以考虑赎回现在的基金,转换成波动较大、收益也较高的股票型基金品种或购买合适的保险产品。  一般来说,财务目标实现时间越近,基金组合中债券所占比重越大,即使短期内卖掉该基金,由于其净值波动性比较小,也不会承受太大损失。  寻求新的平衡  即使投资目标和资产配置计划没有改变,但实际操作过程中基金组合的资产比重因基本面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投资者也可考虑赎回。具体分为2种情况,首先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可能发生变化。例如,投资者买进重点投资小盘股的基金希望增加投资组合中小盘股的头寸,但由于上市公司自身的转变导致其股票从小盘股转变为大盘股,那么基金产品投资这些上市公司的股票,它的小盘股持仓比重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不再满足投资者最初的投资设想;其次基金经理发生改变,相应的投资风格也发生变化,如果基金经理不断增加大盘股票的仓位,就会导致最终投资者的个人投资组合中有大量大盘股的头寸。这时需要投资者把手中的股票型基金赎回以坚持投资的初衷。  基金表现不符合预期  这里也分两种情况,一是频繁的调整,投资者频繁的买进卖出,不但要交纳不菲的申(认)购和赎回费用而且费时费力,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大大增加,导致基金业绩欠佳;二是和上面的情况相反,基金表现好得超出投资者预期,投资者也可以考虑赎回基金,落袋为安。因为过高的业绩背后可能伴随着较高的风险。  对宏观面不看好  宏观经济总是会给证券市场带来一定冲击,美国次贷危机、人民币的持续升值、CPI高企等因素也给市场造成了一定的消极影响,2008年一季度整个市场震荡调整,许多投资者出现恐慌性抛售。尽管最近监管层不断出台“组合拳”,但此举能在多大程度上有效提升市场信心,有关专家、机构见仁见智,难有定论。如果投资者有着比较清晰的投资思想,对CPI指标不乐观,觉得贸易顺差不正常,对经济平稳增长持怀疑态度,那么建议投资者赎回持有的基金。  持有基金承受过大压力  没有只涨不跌的市场,同样也没有只赚不亏的产品。投资者在购买时有必要了解基金表现最差时的年度损失程度,做到心中有数。如果因为手中的基金波动太大而承受了过多压力,天天由于基金净值的变动而寝食难安。这种情况下,基金的风险水平已经超出了投资者的承受能力,这时应该坚决赎回基金。

基金又跌了,你买基金为什么老亏钱?

本文1781字丨阅读时长约为5分钟

◤ 核心提示:上周市场八成基金都下跌,炒基的朋友都很心塞,涨了一个月的收益一天就跌回去了,接下来该怎么办呢?

今年基金赚钱效应很好,菜基身边不少朋友被我带上了基金理财这条道。比如朋友J以前是爱剁手的月光族,自从开始买基金就成了小财迷。

她告诉我,理财让她更节约,因为想看着账户里的数字不断增加。

她还给自己定了好几个计划,想用基金赚到的钱带父母去旅行,想通过基金定投强制储蓄,三年内给自己买个小窝。

计划很美好,作为她的理财启蒙人,我当然也很欣慰。不过我告诉她,收益率可别想得太高噢。

虽然你这半年赚了不少,但也是因为赶上了这波局部牛市,运气比较好罢了。

初入基场的J这一路顺风顺水,想象不到市场的惊涛骇浪。下面是我们的对话,也供刚开始接触基金的菜友参考。

J:基金还会亏钱吗?

我:当然会啦,而且股票型基金的风险不比股票小。即使媒体鼓吹今年买股票不如买基金,即使88%的基金都赚了钱,还是有基金亏损了20个点!今年白马股涨了很多,随时可能回调。

J:你讲那么多数据和专业术语,我也不明白,直接告诉我该怎么做吧?

我:不懂的话就设定一个预期目标,及时止盈。比如你的基金已经收益15%了,可以先赎回,落袋为安。然后再重新分配你的资金,开启新的定投。

J:可是我看它涨得那么好,不舍得卖掉诶。

我:那你自己考虑吧,根据你的风险偏好来。筹码更多赚得钱当然也更多,但同时风险也更大。

J:好吧,那我留着,我是喜欢冒险的。

我:小姑娘,你还太年轻。没见过熊市,经历过你就长大了。

这段聊天发生在上周三。没想到我一语成谶,上周四当天市场就风云突变,白马股集体大跌,全市场绿油油。

J发来消息说,这回一夜长大了……

手上有基金的菜友上周应该也体会到这种“一夜长大”。

关于周四的这场暴跌,有很多的溯源说法,有人说是国债利率大幅攀升引发市场对流动性的担忧,还有的说是A股结构性行情调整的自然结果。

流传更广的是一篇“官媒”评论文章。评论题目是《捍卫股市稳定恢复暴涨权重白马股融券机制刻不容缓!》,发文单位是号称国社主办的“新华经济网”。

(一看页面就很山寨)

不过后来有人扒皮此网站,貌似是山寨的野鸡网站。

一篇山寨网站的新闻就能把市场吓得不轻,可见大家对眼前的所谓牛市也缺乏信心,随时等待调整信号。

看了一下上周的排行榜,不由感叹真是风水轮流转。先来看一下一周熊基:

上周跌得比较惨的基金大都是喝酒喝醉了的基金。最惨的是招商中证白酒指数(161725),大跌7.5%! 

这个跌幅应该说是意料之中。之前贵州茅台飙到七百多块,国社和上交所轮番提示风险,大呼要理性看待茅台股价。

有券商研究员预估贵州茅台2025年市值有望达到1.85万亿元,结果被上交所以“研究报告存在客观依据不足、风险提示不充分等问题”通报批评。

上周A股信心不足,涨得最好的基金在海外。

信诚金砖四国(165510)上周涨了近6个点。这只基金主要投资的是金砖四国(巴西、印度、俄罗斯、南非)的ETF,也会投一些香港市场的股票。

今年此基业绩还不错,超过了20%。

不过这只基金规模好小,现在只有1500万,跟大家对新兴市场的认知度比较低有关。

如果想做全球化资产配置,新兴市场类QDII也应该关注。

接下来看一下这周有哪些新基金会发行:

(点击查看大图)

有两只新的ETF会发行。一只是建信上证50ETF,一只是广发旗下的中证传媒ETF。

传媒类的指数基金市场上已经不少了,广发这次主要还是从完善自己的产品线考虑。

当然它也是有自己的优势,目测这是首只传媒ETF,交易成本比较低,跟踪精度也会更高。

ETF这种指数基金目前在国内还不太被重视,基金公司发行ETF大多是赔钱买卖,不是财力雄厚的大公司不敢发。

对基民来说,指数基金布局比较全的公司很省心,尤其是做短期投资的,可以进行基金内部转换,效率更高。

上周的大跌有点像“狼来了”的故事,虽然最后被证伪,但是大家心底深藏的恐惧情绪已经暴露。

毕竟相对市场整体走势,今年白马板块已经达到了近十年的高位,只要出现确定的调整信号,之前抱团白马的阵营很容易就被瓦解。

不过这也并不代表小票就有希望反弹了,毕竟也不是每个小票都能称得上“成长股”。

如今的市场对只讲故事没有业绩的公司很是厌恶,那些处于估值洼地、有前景的好公司还等待着被市场挖掘,它们才是“真成长”。

所以,大家也不要因为这次大跌就对基金失去信心。

买基金要树立追求长期回报的理念,选好基金选好方向,让时间去证明收益,不要因为一时涨跌就乱了手脚,否则总是割肉离场。

-END-

互动:原创不容易,还请大家支持我为文章点赞、留言、分享。菜导才有动力写更好的文章分享给大家。

获取今年最后一波保险福利!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4
请文明发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