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化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怎么样?
以前吉林化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这个单位正经不错呢,反正现在也还可以,它是一家化纤生产、商业贸易、建筑安装等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的企业集团。
吉林化纤在国内什么水平?
处于国内一流水平
吉林化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化学纤维生产销售为主,集国有资产经营、纺织服装、设计研发、建筑安装、商业贸易等科工贸一体化的大型综合性企业。公司主导产品涵盖生物基人造丝、竹纤维、腈纶纤维、碳纤维、化纤浆粕、纱线六大系列450多个品种,客户广布于国内20多个省、市及亚、欧、美、非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经过长期发展,因为占据了技术、质量和产能优势,公司可谓是全球最大的粘胶长丝厂商,主营产品粘胶长丝在行业内极具竞争优势。
【领军者】碳纤维企业如何盈利?——访吉林化纤集团董事长宋德武
吉林化纤集团董事长 宋德武
因具备高强度、高模量、耐高温、耐摩擦等优异性能,近年来碳纤维材料备受市场青睐。国内也崛起了一批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领军企业,通用级碳纤维已经实现了工业化生产,基本满足国内市场的部分需求。然而,一直困绕碳纤维及复合材料生产商们的问题是,把碳纤维材料推向市场的速度远不及预期。吉林化纤集团董事长宋德武近日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国内碳纤维应用推广一直难以打开局面,主要是上下游脱节的现象依然严重,缺乏产业链一体化应用。
上下游对接待提速
为推进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应用,“十三五”期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2016年出台的《“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发展新材料提质和协同应用工程:加强新材料产业上下游协作配套,在航空铝材、碳纤维复合材料、核电用钢等领域开展协同应用试点示范,搭建协同应用平台;2017年初发布的《新材料产业发展指南》提出,在碳纤维复合材料等领域实现70种以上重点新材料产业化及应用,建成较为完善的新材料标准体系,加快碳纤维复合材料在高铁车头等领域的推广应用,开展重点新材料应用示范,以碳纤维复合材料等新材料品种,组织开展应用示范……但现实情况是,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应用推广依然阻力重重。
虽然随着风电装机容量的增长,汽车、轨道交通对于轻量化的发展以及航空航天实力的提升,碳纤维复合材料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期,但是很多下游企业使用进口碳纤维,其复合材料和结构设计都基于国外碳纤维的标准,用国产碳纤维替代,没有适用的设计应用规范体系。
吉林化纤从2006年10月开始与长春工业大学共同开发碳纤维原丝产业化生产技术,于2007年5月集成创新出T300级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原丝的工业化生产技术,2010年开始建设吉林碳谷,2011年9月建成投产5000吨碳纤维原丝项目,真正实现了碳纤维原丝产业化生产。经过多年在市场上的摸爬滚打,吉林化纤已成为中国目前最大的碳纤维原丝生产基地,去年底集团8000吨碳纤维大丝束碳化项目一期2000吨生产线试车成功,完成了从原丝到碳纤维产业链的布局。
即便是作为国内碳纤维尤其是原丝领域的龙头企业,吉林化纤依然感受到下游应用推广的压力。宋德武认为,政府应在整合上下游产业这方面给予更大支持:“仅提供资金支持远远不够。碳纤维复合材料要推给下游用户,需要进行多次重复实验、符合标准、通过验收,因为这些用户有不少是国企,应用一种新材料的流程很长,耗费大量的时间,最终能顺利下订单的仅在少数。这个进程需要加快。要想彻底打开下游市场,还得在国家层面上从标准、准入门槛等方面做工作。”
宋德武表示,产业链上目前还缺乏通用成熟的技术及应用标准体系,这套体系如果由企业来设计的话难度很大。国家应尽快研究制订相关标准,或者直接引入欧美等地的成熟标准,从而省去多部门认证、分析、反复实验的时间,加快上下游产业对接。
吉林化纤在产业链整合上做足了功课。继与中国建材集团、浙江精功集团合作后,4月17日吉林化纤与国兴材料签署了《碳纤维产业合作框架协议》,国兴材料将其持有的吉林碳谷碳纤维股份有限公司25%股权转让给吉林化纤。
从幼稚走向成熟,需迈几道坎?
我国碳纤维产业处于从幼稚走向成熟的阶段,现在具有产能规模的千吨级生产线已经有11条,预计2018年将增加至12条。在今年的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上,“干喷湿纺千吨级高强/百吨级中模碳纤维产业化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荣获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这是中国碳纤维产业获得的国家最高奖项。有两家碳纤维生产企业已实现盈利,目前初步形成了威海拓展、中复神鹰、吉林化纤、恒神股份、精功集团、康得集团几大龙头。
宋德武坦言,国内企业与国外先进企业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特别是在高性能碳纤维方面差距较大。“第一,在控制的一致性、均匀性上有差别,CV值偏大。有时粗,有时细;有时强度高,有时强度低。因而影响了下游应用时的材料性能。第二,装置水平跟不上。生产自动化水平偏低,纺丝精度不够,装置依赖进口,受制于人。造成相关企业投资过大,成本过高,缺乏市场竞争力。第三,更高性能的碳纤维技术需要攻关。第四,复合型人才短缺。需要培训和引进精通化工、纤维、树脂技术的复合型人才。第五,部分助剂如原丝油剂、碳纤维上浆剂等严重依赖进口。”宋德武表示。
“随着我国碳纤维产业的逐渐成熟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这种差距一定会不断缩小,最终会赶上的。”宋德武说。如今,吉林化纤拥有全国唯一的一条24K大丝束碳纤维原丝生产线,企业大丝束原丝生产上形成的技术、规模、成本和质量优势,已经具备与国际一流企业竞争的能力。12K产品可以达到T400标准,12S可以达到T700标准,12S及24K、48K大丝束原丝产品成为受客户欢迎的畅销产品,并且实现了稳定出口。
吉林化纤十分重视对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面对东北老工业基地人才外流的情况,吉林化纤一方面加大外部人才引进的力度,用事业留住人才,为碳纤维原丝、着色纤维的规模化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持;另一方面加大公司内部人才的培养力度,给待遇留住人才。为提升公司的研发实力,吉林化纤还深入开展产、学、研结合工作,先后与北京化工大学、东华大学、吉林大学、长春工业大学、吉林化工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长春客车厂、一汽汽研中心等单位联合推动开发应用。
集中优势培育核心竞争力
若想在世界碳纤维舞台上拥有话语权,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至关重要。宋德武认为,企业要根据自身积累的产业优势,制订发展战略。对于吉林化纤来说,核心竞争力主要在低成本、大丝束原丝的开发和应用上。吉林化纤将继续围绕“低成本、大丝束、工业级、高品质”碳纤维原丝研发方向,坚持从生产经营、产业链一体化开发、终端拉动及技术提升四条主线开展工作,生产出高品质稳定的碳纤维原丝、高效率低成本的碳丝和高性能广泛的碳纤维制品。
在宋德武看来,与小丝束碳纤维相比,大丝束的优势在于成本低,劣势是力学性能差。因此,其应用领域也不同,大丝束多用于民用领域,与金属材料相比,碳纤维的力学性能要强得多,因此除非有特殊用途,完全没有必要过分强调力学性能。大丝束多用于民用,小丝束多用于军事。大丝束在民用领域应用广泛,包括风力发电、汽车轻量化、压力容器、体育器材、医疗器械、海洋工程等等。 国内市场上一半的大丝束碳纤维原丝都来自吉林化纤。到2018年底,公司的碳纤维原丝产能将从1.5万吨增长至2.4万吨。2017年公司销售了5000多吨,比2016年翻了一番。依据目前的销售情况,2018年至少能销售1万多吨,每年都成倍增长。从这一趋势看,我国的碳纤维市场加速期已经到来,巨头整合产业链的步伐也将越来越快。
吉林化纤公司发生安全事故至多人死亡,安全措施排在什么位置?
一个工厂、公司能够正常经营,离不开方方面面的因素。比如适的技术人员、设备等,但是最重要的还是人员的安全问题。一个公司的生产场所,如果存在安全隐患,那么这种隐患就像一个定时炸弹,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给公司带来毁灭性的伤害。吉林化纤公司就发生了一起安全事故,在生产的过程中,一个厂房因为电路短路造成通风设备停运。随后恢复供电时,有相关工作人员在准备复产工作时吸入有毒气体,事故造成五人死亡,八人受伤。不管在任何时候,企业的安全问题都应该摆在第一位。一、以人为本,安全措施应该排在第一位。管理部门有相关的规定,任何企业设立,员工的安全问题都应该放在第一位。企业应该根据实际的生产情况,做好相关的安全防范措施。一个企业经营得好,离不开各方面的原因,但是这些都应该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所以以人为本,把安全工作做到位是企业长存的首要条件。二、全面检查,减少次生灾害。员工会在复工时吸入有毒气体,证明有毒气体是有泄漏的。所以在事故发生后,工厂应该进行检查,并对周边的环境进行检测,以减少次生灾害的发生。根据报道,事发后工厂的通风设备已经全面恢复,希望类似的事件不会再发生。三、进行全面整改,以免类似事件再发生。出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是一方面,但是出现这样的安全事故,肯定是有原因的。相关的单位应该对工厂全面排查,找出事故原因,对于存在安全问题的地方也应该进行全面整改,以免再次出现类似的事件。不论何时,安全问题始终应该放在第一位。
吉林市化纤厂物流岗位好么?
吉林市化纤厂的物流岗位是一个有挑战性的职业。它需要员工有一定的物流管理和协调能力,能够有效地组织和安排货物的运输和配送工作,确保物流运作的顺畅和高效。
工作内容涉及到仓储、运输、配送、采购等多个方面,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此外,由于化纤行业的特殊性质,员工需要具备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以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和稳定。总的来说,吉林市化纤厂的物流岗位是一个有机会和挑战的职业,可以为员工提供丰富的发展机会和成长空间。
吉林化纤公司发生安全生产事故是怎么回事?
2021年2月27日,吉林化纤公司发生一起安全生产事故,工人在准备进入车间恢复生产过程中,不慎吸入有毒气体,造成5人死亡,8人受伤。据了解,当天晚上21时30分许,吉林市化纤公司在生产过程中高压电缆突然短路造成停电,生产车间有部分排风设备停止运转。经过紧急抢修,当晚23时10分左右厂区恢复供电,相关工人在准备恢复生产的过程中,吸入了有毒气体。13名受伤员工被迅速送往医院抢救,不幸的是,5人因抢救无效死亡。其他8名伤者目前生命体征平稳,没有生命危险。扩展资料吉林化纤回应:对于本次事故,吉林化纤表示,“对本次安全生产事故给员工及家庭造成的伤害深表遗憾!对本次事故罹难员工表示沉重哀悼!对罹难员工家属表示深切慰问!”吉林化纤是1996年登陆A股的老牌上市公司,主要从事粘胶纤维的生产和销售,从事醋酐的生产和研发。根据近期披露的业绩预告,吉林化纤预计2020年盈转亏,预计亏损2.78亿元至2.98亿元,2019年同期盈利9091.22万元;此外,预计2020年的营业收入从2019年的26.91亿元降至25亿元左右。吉林化纤称,国外疫情超预期发展,产品产销率明显低于正常水平,虽然第四季度产销率有所回升,但全年毛利率较2019年同期有所下降。参考资料来源:中新经纬-吉林化纤公司发生安全生产事故5人吸入有毒气体死亡
吉林化纤集团哪个公司好
吉林化纤凯美克公司。敏陪根据查询天眼网可知,吉林化纤凯美克公司为吉林化纤股份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是该集团最好的公司,该公司主要从事乙酸酐的生产、研发,根据查询该公司招聘的信息得知,入职的员工都会有五险一金,并且有双休耐睁,待遇桥亩蠢特别好。
吉林化纤建筑安装公司怎么样?谁能详细说一下
没怎么接触过,不是很懂
看吉林化纤集团如何走出粘胶纤维10000元每吨产能过剩的产业困局?
吉化召开天竹大会
12月4日,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指导、天竹联盟主办、吉林化纤集团承办,轻纺城建管委、轻纺城集团、全球纺织网、东营润丰纺织支持,以"共建平台、共享资源、共同发展"为主题的第十五届天竹联盟代表大会在绍兴柯桥举行。
粘胶纤维维持清淡
近日国内粘胶短纤维持清淡,价格重心维持低位,厂家出货缓慢,下游多对行情持看空预期,近期拿货兴趣不大,抄底风险较高。目前中端粘胶短纤价格10000-10100元/吨、高端10200-10300元/吨。宋德武董事长认为目前粘胶行业以及涤纶行业出现这种情况,按照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中所讲的出现了剩余价值,从而不断扩大生产,最终一定会产生经济危机!
不要盲目扩大产能
目前宏观经济情况,中美贸易战引发的贸易格局变化、整个供应链再造、又一个经济周期到来,以及房地产、金融对实体经济的冲击都影响着行业企业的发展,我们要通过资源整合,明确企业自身发展定位,不要盲目做大!
深耕主业做细做深
要靠知识的积累,深耕主业,做细、做实、做新、做深,要进一步夯实基础,将产品做好,把产业链整合好,不断开发新产品,并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实施,加强国内外企业间的互利共赢。吉林化纤以"四型创新"和"三个升级"不断提升质量,联盟以原料为纽带把上下游产业紧密串联在一起,将平台建设好、要素丰富,上下游企业与联盟协作创造全新的价值格局。
广开市场广开基地
会上,确立新增天虹(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河北天竹纺织科技有限公司、常州铭然特种纤维有限公司、丹东华瑜纺织有限公司、浙江华源天昌丝业有限公司、桐乡市立明喷织有限公司,6家天竹联盟产品开发基地。确立了驻俄罗斯、越南、印度、土耳其办事处4家天竹联盟海外办事机构,天竹联盟会长、吉林化纤集团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宋德武为产品开发基地和办事机构授牌。
品牌文化平台发展
end
往期精彩文章推荐
点击标题即可阅读
1. 山东省纺织服装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蔡小平莅临进口宝参观指导
2. 中国纤维网祝贺江苏金荣泰科技华丝纤维于2019年11月27日04时48分开车成功!
3.未来功能性纺织技术的“潜力股”
4.年产秋裤绕赤道一圈!你穿的秋裤可能来自这里…
5.山东中芳特纤:1414芳纶纤维,打破国外垄断,从此中国造!
6.世界纺织中心即将转移中南亚?我国的纺织企业该如何发展?
品种: 抗起球腈纶
细度:1.67dtex
长度:38mm
产地:日本
品种: 美雅碧腈纶
细度:1.0dtex
长度:38mm
产地:日本
品种: 兰精莫代尔
细度:1.3dtex
长度:39mm
产地:奥地利
品种: 天竹纤维
细度:1.33dtex
长度:38mm
产地:国产
品种: 牛奶纤维
细度:1.67dtex
长度:38mm
产地:国产
品种: 铜氨纤维
细度:1.4dtex
长度:38mm
产地:日本
品种: 导电纤维
细度:1.4dtex
长度:38mm
产地:国产
品种: 铜离子纤维
细度:2.4dtex
长度:51mm
产地:国产
如有需求,可登录进口宝交易商城或小程序查看即时详情
纤维动态 纤维报价 纤维资料
关注我们吧
从吉林市区到化纤厂怎么坐车呢?
公交线路:203路,全程约20.5公里1、从吉林市公路客运站步行约120米,到达吉林站西广场站2、乘坐203路,经过24站,到达思源路站,步行到吉林化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