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永定:回顾近8年人民币汇率变动轨迹,什么才是央行最佳汇率政策
2015年以来,人民币主要面临资本外流带来的贬值压力,原因可以概括为三类:国内经济增长趋缓、非经济因素影响和套利等短期活动影响。
2022年中国人民银行的汇率政策相当成功,可以概括为“善意忽视”。中国人民银行使用了一些间接手段来影响人民币汇率,但并未进行直接大规模干预。
总体而言,无论人民币今后是升值还是贬值,“善意忽视”都应作为央行的最佳汇率策略,人民币汇率应该交给市场决定。中国应该让人民币汇率发挥市场稳定器的作用,同时保留资本管制作为最后手段。
——余永定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上海浦山新金融发展基金会会长
人民币汇率变化与央行政策应对
2015年至今
人民币汇率变动轨迹分析
首先我想讨论2015年至今人民币汇率的变动轨迹。在2015年之前,国内主要担心人民币升值过快,而在2015年之后,则主要担心人民币贬值过快。尽管如此,中国仍然维持着经常账户盈余。
但由于资本外流,人民币一直处于贬值压力之下。从2015年8月到2016年底,中国人民银行为了稳定人民币汇率,消耗了大约1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事后看来,资本外流造成人民币贬值压力的原因可大致归为三大类,一是国内经济总体下行,二是非经济因素,三是套利等短期活动的影响。
通过简要分析人民币汇率自2015年至今的变动轨迹可以说明上述观点。从图1中看出,人民币汇率走势存在一些重要节点。
在2014年初,有一段时间人民币汇率位于贬值区间,但这种状态其实是央行为了打击赌人民币升值的投机者而有意为之。大家没有想到的是,由于基本面的变化,从2014年10月左右开始,人民币真的开始贬值了。
2015年8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启动汇率制度改革,试图使人民币汇率变得更加灵活,但现实却是人民币贬值压力陡然上升。我认为启动汇改非常有魄力也非常必要,但时机选择的不太好。因为2015年是中国经济多年来最困难的一年。
2015年6月15日至7月9日,中国发生严重股灾。上证指数从5174点跌至3373点,幅度34.8%;深证指数从18182点跌至10850点,幅度40.3%;房地产市场投资增速从2014年的10.5%大幅下跌到1%。
2015年中国经济状况频出,GDP增速创下了25年以来的新低,甚至在海外引起所谓的“中国恐慌”。2015年市场的人民币贬值预期本来就在上升,汇改进一步强化了这种预期。而后来的外汇市场干预使汇率无法通过贬值发挥自动稳定器的作用,资本不断外流。央行且战且走,人民币汇率贬值压力一直持续到了2016年底。在这个过程中,外汇储备消耗了近1万亿美元。
但到2016年底,人民币突然转而进入升值通道,这一趋势持续到2018年3月。就国内而言,2017年中国经济的表现相对较好,GDP增长率达到了6.9%,实现2011年以来的首次回升。
2018年人民币再次出现贬值趋势。这轮贬值应该同中美贸易战有关,在一定意义上可以算作是非经济因素。人民币在波动中逐渐接近7人民币兑1美元的价位心理门槛,而后数次“破七”。贬值压力一直维持到2020年5月。此后,由于中国在应对疫情方面相对成功,人民币开始升值。
自2022年5月以来,人民币再次贬值,这主要是由美联储加息导致的美元实际利率上升,针对美元的短期套利活动强化造成的。
数据来源:Refinitiv·Disclaimer
需要注意的是,人民币的汇率不仅由中国国内因素决定,也与美元指数的运行轨迹有关。
如前文所述,从2015年到2016年,人民币贬值非常快。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从2014年到2016年,美元指数上涨势头非常强劲,是美元强势年。2016年底2017年初,人民币开始升值,恰逢美元指数开始走弱。
美元指数走弱与市场预期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弱美元政策有关。事实上自特朗普2017年1月就任总统前后,美元对多数货币已大幅贬值。
我认为,如果2014年到2016年没有消耗掉近1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干预汇率,人民币汇率也同样会在2017年开始回升。至少,这种可能性是非常大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我认为我们当时干预外汇市场制止人民币贬值是浪费外汇储备。从历史上看,人民币的走势与美元指数(注意,这里是指美元指数)的走势是相反的(图2)。
因此,我认为中国人民银行在考虑是否干预外汇市场时,不仅应该关注人民币对美元的趋势,而且应该关注美元指数的趋势。人民币同美元的关系,不仅反映中美之间的经济关系,而且反映美国和全球的经济关系。
数据来源:美联储
“善意忽视”的汇率政策
我认为,中国人民银行在本轮行情中的汇率政策相当成功,这一政策可以概括为“善意忽视”。
可以看到,本轮中国人民银行的干预幅度并不大。多项研究来源,包括美国财政部自己的数据指出,2022年上半年中国人民银行减持了大约1000亿美元美国政府债券。
我不知道这个数字是否正确,搞清中国持有美国国债的实时数据本身就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但我比较相信中国人民银行并没有大规模动用外汇储备来稳定人民币汇率。
我猜想,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减少大概有两个原因。第一,多样化资产配置的要求。我认为这个过程应该在多年前就已经开始了,如果2022年确实减持了美债,这种减持应该是中国外储多元化策略的一部分。而减持大概也是债务到期,不再购买的减持。第二,可能存在价值重估因素。美国国债收益率上升,意味着美国国债的减值。但价值重估的作用到底有多大,局外人很难估计。
我想强调的是,即便中国人民银行动用过外汇储备干预人民币汇率,这种直接干预的规模也应该是有限的。
中国人民银行和市场已经习惯了人民币汇率的波动,不会像多年以前那样“害怕汇率浮动”。我想市场也不再会为“破七”之类的问题而神经紧张。
此外,中国人民银行还可以用其他一些手段来间接影响人民币汇率,例如,面临贬值压力,央行可以降低商业银行的外汇准备金率。
我并不认为央行在任何时候都不可以干预外汇市场。但企业不应该指望央行为自己承担外汇风险。中国应该做的是完善外汇市场,为企业套期保值提供充足的可供选择的衍生金融工具。
面对本轮贬值压力,中国人民银行使用了一些间接手段来影响人民币汇率,但并未进行大规模直接干预。我认为央行的做法是正确的。
总体而言,根据过去的经验,无论人民币今后是升值还是贬值,“善意忽视”都是中国人民银行的最佳策略。中国应该让人民币汇率充分浮动,从而发挥自动稳定器的作用。同时保留必要的资本管制作为最后手段。央行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应该是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人民币汇率应该交给市场来决定。
今年2020年,人民币汇率会破7.3吗?
月K线图
从2014年以来,人民币实际上是处在贬值通道中。2019年以来,人民币出现了双向频繁震荡,人民币上涨最高见到了7.16多。
那么,在2020年,人民币汇率会破7.3吗?和尚观察,这种概率比较小。
首先,人民币汇率的强弱实质上是由我国经济基本面决定。尽管今年以来,新冠病毒全球大流行严重冲击了各国经济金融,可从我国半年来的经济情况看,我国的经济基本面恢复得比较稳健。
在我国疫情防控取得取得明显成效的情况下,各项经济工作的复产复工也是井然有序,主要经济指标持续改善向好。比如:工业企业利润实现正增长、消费投资降幅收窄、汽车房地产销售回暖,预计二季度中国经济增速将由负转正。
据IMF最新报告,预计2020年全球经济衰退4.9%,中国经济预计增长1%,是主要经济体中唯一正增长的国家。
我国经济基本面的改善向好,对人民币汇率稳定和回升具有较好支撑。
其次,人民币资产具有强大的外汇储备作支撑新冠疫情下,全球央行都采用了宽松货币政策,释放市场流动性和低利率,以扶持实体经济运转,我国也不例外。
6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13.49万亿元,同比增长11.1%,增速与上月末持平,比上年同期高2.6个百分点。广义货币M2连续四月保持两位数增长,增速高于去年,流动性合理充裕。
但是,我国的外汇储备也很充裕。截至2020年6月末,中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1123亿美元,较5月末上升106亿美元,升幅0.3%,连续3个月上升。
在我国经济基本面和货币信用的强大支撑下,人民币资产受到全球许多国家的增持。据IMF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一季度,人民币在全球外汇储备资产中的占比升至2.02%,创历史新高,高于澳元的1.55%和加元的1.78%。
第三,美元走势持续比较疲软美元走势疲软,黄金持续走高破1800美元,这近几个月一个亮点。美元走弱主要是美国经济衰退较严重,同时叠加“无限量QE计划”,导致美元价值在下降。
从今年5月下旬开始,美元指数跌破100后,持续下跌走弱。美国国内的社会事件不断出现,过早重启经济导致疫情严重失控,这些都不利于美国经济基本面改善,强势美元也受到了极大的冲击。黄金不断走高就是较明显佐证。
综上,在我国经济基本面持续改善向好的预期下,美国经济基本面持续恶化的作用下,人民币汇率破7.30的概率应当较小。
-谢谢阅读-
澳币与人民币汇率
AUD/RMB(澳元/人民币)=6.0442则一元人民币换0.16元澳元,一元澳元可兑换6.04元人民币。如果你是去银行做外汇或兑换的话银行收取一定的点差,另外不同的银行汇率会有微小的差别。
如何看待当前人民币汇率的变化
逢低介入,高抛低吸,今日实吋汇率换算:1人民币元=0.1510美元,以上数据仅供参考,交易时以银行柜台成交价为准。
管涛深度剖析人民币破7:国内经济变化或将主导今年人民币汇率走势
*网易财经智库原创文章转载需经授权。本文不构成投资决策。
大家记得把网易财经智库设为星标
不错过任何一篇精彩文章哦
管涛(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
60s要点速读:
1、尽管近期人民币跌破7,却没有偏离宽幅震荡、略偏强势的基准情形。而且,4月中旬以来人民币汇率加速调整,也没有影响境内金融市场稳定。
2、目前人民币汇率稳中趋升的基准情形尚未走坏。今年初~5月19日,日均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6.8689比1,较去年12月份均价升值1.7%。基准情形本就意味着人民币汇率不会是线性单边走势,而是双向波动、稳中趋升。
3、今年,由于美国通胀回落叠加银行业动荡,美联储加息逐步接近尾声,这意味着海外因素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趋于减弱,国内经济基本面变化情况或在更大程度上影响人民币汇率走势。
正文:
01
迄今为止人民币汇率波动演绎的是基准情形
02
人民币汇率宽幅震荡对金融市场运行冲击有限
03
主要结论及建议
网易财经智库官方视频号
“C位观察Insight ”
-END-
人民币汇率仍在涨,汇率之忧出口企业何解?
凉拌!可能是做好的解释。
2020年年中以来,人民币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上涨,从高位的1:7升值到了现在的1:6.5以内,升值幅度超过了8%。这等于在年初美元兑换**民币并以大额存款存人银行,利率4%计算。那么一年以来就是可以换回12%的收益的美元,扣除美元的利率部分成本也等于盈利超过10%。
这样带来的利差会让更多资本进入到了国内的金融市场,不仅可以超高了股市和房价,也让国内的各项消费成本也得到了提高。企业经营成本自然也要提升,影响了企业的生存能力,特别是在汇率上涨之后的全球出口产品竞争力的下降,使得产品出口受到了影响。反过来,也会由于汇率变化让进口产品如入无人之地,大量的进口产品会充斥国内的市场。使得国内的企业在内销方面也会受到影响。
但为什么2020年的出口贸易情况还是处于一个比较良好的状态?这可能还是因为疫情在全球蔓延,而国内的疫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一些疫情严重的国内如欧美、印度等国家在疫情影响下无法全面开工,产品成本也在提高和产量跟不上,尤其是一些跟控制疫情有关的相关物资。这也促进了国内产品的出口,以及国内销售也不错的情况。
可我们的进出口贸易不能够靠别人的开工率低和疫情的影响来生存,而是要靠自己的真正的产品竞争力和产品的价格。特别是在2021年初的RCEP的签署,更是进入了全面的竞争范围内。要是我们还在陶醉于汇率的升值中,那么等待的一定是出口贸易的降低和大量的进口产品的涌入……
前车之鉴,日本在1985年签署了广场协议之后,在短短的一年不到时间里,让日元从240:1升值到了120:1的日元美元汇率。于是日本的房地产和股市出现了大幅上涨,很快就让日本的制造业外移或倒闭。到了1991年泡沫击破,出现了房价大跌和股市暴跌,使得日本20年也没有缓过气来。这就是汇率暴涨的代价。
对于汇率大涨带来的出口贸易竞争力下降是一种难以解开的问题,做不好就是重蹈覆辙。但是,做好的国家也不是没有,就是德国。
也是在广场协议之后,德国没有走日本的资产暴涨之路,而是反过来对房地产和股市进行了严格的控制,甚至高价出售房产或者高价租房都可能入刑的立法。一头把精力用在的提升产业竞争力上面,专心致志的发展产业经济,提升产品竞争力和提高其附加值,经过了30年的努力,德国的经济成为了一个跟日本截然相反的结果。
这可能是在汇率不断上升中的唯一坚决方案,可德国的这种方法不是想学就可以学的来的。可要是走日本之路,相信最终也不可能会出现奇迹。
结合人民币汇率变动趋势及相关数据分析汇率的作用
目前,我国实行的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由市场供求决定,中国人民银行通过市场操作维持人民币汇率的相对稳定。实践证明,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选择。加入WTO以后,随着贸易和投资的变化,国际收支的变化可能会较大,同时也会面临更大的外部冲击。为此,我们将继续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在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的前提下,进一步完善汇率形成机制。增强本外币政策的协调,发挥汇率在平衡国际收支,抵御国际资本流动冲击方面的作用。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本次汇率机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汇率调控的方式。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而是参照一篮子货币、根据市场供求关系来进行浮动。这里的"一篮子货币",是指按照我国对外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选择若干种主要货币,赋予相应的权重,组成一个货币篮子。同时,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计算人民币多边汇率指数的变化,对人民币汇率进行管理和调节,维护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篮子内的货币构成,将综合考虑在我国对外贸易、外债、外商直接投资等外经贸活动占较大比重的主要国家、地区及其货币。参考一篮子表明外币之间的汇率变化会影响人民币汇率,但参考一篮子货币不等于盯住一篮子货币,它还需要将市场供求关系作为另一重要依据,据此形成有管理的浮动汇率。这将有利于增加汇率弹性,抑制单边投机,维护多边汇。二是中间价的确定和日浮动区间。中国人民银行于每个工作日闭市后公布当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等交易货币对人民币汇率的收盘价,作为下一个工作日该货币对人民币交易的中间价格。现阶段,每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对人民币的交易价仍在人民银行公布的美元交易中间价上下0.3%的幅度内浮动,非美元货币对人民币的交易价在人民银行公布的该货币交易中间价3%的幅度内浮动率稳定。三是起始汇率的调整。2005年7月21日19时,美元对人民币交易价格调整为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作为次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上外汇指定银行之间交易的中间价,外汇指定银行可自此时起调整对客户的挂牌汇价。这是一次性地小幅升值2%,并不是指人民币汇率第一步调整2%,事后还会有进一步的调整。因为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重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而非人民币汇率水平在数量上的增减。这一调整幅度主要是根据我国贸易顺差程度和结构调整的需要来确定的,同时也考虑了国内企业进行结构调整的适应能力。放弃单一盯住美元,不仅表现为以后的人民币汇率制度更富弹性,而且在于发挥汇率价格的杠杆作用,以便用汇率价格机制来调节国内外市场资源流向,以便促进短期宏观经济的目的(因为,汇率如同利率一样是短期宏观调控主要手段)。人民币汇率以市场供求关系为基础,今后人民币汇率水平的变化,完全取决于实体经济的变化,取决于国内经济的发展水平,而不是理论模型的高估或低估。这也预示着人民币汇率水平可能会有向上或向下的浮动。目前人民币的汇价趋势是不断升值,这种趋势对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都会带来深远的影响。人民币汇率升值的趋势是顺应中国经济发展的表现,它对缓解中国贸易顺差会有一定的作用。人民币升值趋势对中国的贸易不会有太大的负面影响。中国的贸易仍然会有很大的发展,只是出口商品的构造会更加高度化,出口产品的附加价值会越来越高。中国人天生会做生意,又能吃苦。另外人们应该更多的关注人民币升值对国内经济平衡、产业构造调整的作用。
近期人民币汇率为什么持续增长?这包含着什么意味呢?
很乐意来回答这个问题!
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肯定是有好处的,因为稳定压倒一切。一来对人民币的肯定是超级重要,二来可以让全世界都看到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加大对人民币的信任程度!
那么近期人民币汇率的持续增长意味着什么呢?准确地说就是意味着人民币贬值了。以前六块多钱可以兑一美元,现在要七块多才能兑一美元。就是说美元升值了。人民币在贬值!
汇率的波动如果在正常范围内,影响都是极其有限的。只要不出现较大幅度的波动,对经济的影响就微乎其微。
但是汇率也是平衡经济的一种手段,对出口外贸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
所以中国一直以来都在极力地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因为只有人民币强大了,才能真正实现许多的商品以人民币来进行结算!
前段时间伊朗宣布出口原油将以人民币为计价单位结算,这对人民币的影响是巨大的。将直接决定人民币的地位和作用!而越是这样的情况下,人民币汇率越要保持稳定,稳定才能让全球的国家来信任。从而变成主要的结算货币。
汇率是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升值有升值的好处,贬值有贬值的作用!只要保持着正常的状态,让人民币成为全球主要的货币,那么我们的国家就达到了自己的目标!
人民币汇率跌破6.96,楼市会加速降温吗?
楼市的降温会加速。
政治局会议传递出的信息很明确,稳定资本市场(股市),稳定外资,等等;深入到自身,就是稳定实业,稳定金融,这一切最终取决于汇率是否能够稳定。如果估计没错,美联储年底前还有今年最后一次加息,这对人民币汇率将带来严重挑战!因此,汇率保卫战已经打响!
稳定汇率,必须加息缩表,加速去杠杆清理债务。地方债可以通过政府协调,以债转股的方式进行转移。对房地产的贷款额度会进一步缩减,开发商的资金会进一步紧缺;购房贷款的条件也会更为苛刻,贷款利率也会更高!
美国就是看准了中国的房地产泡沫,才下狠手与中国开打货币战。但是,中国的房地产泡沫确实在可控范围内。首先,大量的军工教人员的住房,基本上都不是商品房,而是单位早年给予的福利费或集资房,不存在债务问题;其次,部分进入城市的人口享受到了经济适用房,也基本不存在债务问题。真正麻烦的,是严格意义的商品房,也是炒房的重灾区;这部分是债务最集中的。如果房价下跌甚至暴跌,这部分群体会是损失最惨重的!但对国家来说,整体风险基本可控。
所以,这次政治局会议,对房地产说都懒得说!
1亿韩元相来自当于多少人民币汇率换算及实时更新?
实时汇率更新汇率是指一种货宽歼币与另一种货币之间的比例关系。换算1亿韩元到人民币需要知道当前的汇率。以下是最返雀近几个慎世冲月人民币对韩元的汇率走势:由于汇率是不断变化的,以上汇率只是一个参考数字。如果您需要实时汇率信息,可以访问以下网站:由于汇率是不断变化的,以上汇率只是一个参考数字。如果您需要实时汇率信息,可以访问以下网站:-2021年7月1日,1人民币=172.63韩元换算1亿韩元到人民币需要知道当前的汇率。根据最近几个月的汇率走势,1亿韩元大约等于577.6万人民币。如果您需要实时汇率信息,可以访问招商银行外汇牌价或中国银行外汇牌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