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对冲基金公司有哪些(沃顿集团的介绍)

2023-12-04 11:01:27 59 0

沃顿集团的介绍

"沃顿集团是一家拥有多元化运营体系的大型投融资集团。投资领域包括稀缺资源、新能源、环保产业、新技术、新材料、文化娱乐、休闲养生、高新制造业、资产管理、重资产类轻资产化等大消费、大数据、现代新经济相关行业。沃顿集团旗下机构成员沃顿股份(股票代码:831440)已在2015年成功登陆新三板。沃顿股份(股票代码:831440)的运作是沃顿团队进军大陆市场以来的一项成功业绩。2016年沃顿团队扩大新三板布*,其机构成员华亚沃顿(股票代码:834423)在新三板挂牌上市。至今,沃顿系已直接、间接持有超过5间境内外上市挂牌公司。沃顿集团旗下机构成员深圳前海华龙沃顿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是根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的相关规定,设立的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是基金业协会成员。沃顿集团旗下机构成员广东沃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致力于对外投资,寻找优质项目,投资目标为科技、医疗大健康、时尚美容、一带一路的供应链金融、物流系统等行业的优质企业和项目,实现投资项目优势资源互补,延伸产业链,打造【金融+科技】大平台。沃顿集团旗下机构成员沃顿资本证券(香港)有限公司为客户提供并购重组、跨境投资等服务,协助沃顿集团旗下项目及客户机构进行境外资产重组及上市。沃顿海外市场机构擎天集团,提供财务服务、借贷业务、股票、债券、房地产、豪车、古董等增值及置换服务。沃顿成员中财沃顿资本管理有限公司是一家由国家工商总*批准注册,将实业运营与金融杠杆相结合的实业金融整合平台,现已成功参股/控股多家境内外上市公司。为帮助更多中小企业实现上市梦,中财沃顿牵头成立了广东省海上丝绸之路商会,这是国内第一家以海上丝绸之路名义成立的独立法人资格的民间商会,作为该商会的会长单位,中财沃顿为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各个领域的发展提供实质性助力,力图将其打造为最多上市公司的商会。沃顿集团以金融推动实业发展的产业模式,创新打造【PE基金(护航)+对冲交易+价值管理】的盈利系统,形成【大消费、大数据、大平台】的内生性循环消费生态圈。促进各行业创新发展,带领旗下更多的成员登陆A股、新三板、港股,以及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海外资本市场。"

point72香港分公司面试几轮?

Point72香港分公司面试通常会进行2-3轮。根据Point72香港分公司提供的招聘信息和面试流程,他们通常会在初面之后进行1-2轮的复试和终面,其中初面主要用于了解候选人的基本情况和背景,而复试和终面则更多关注候选人的专业知识、个人能力以及与公司文化的匹配度等方面。通过多轮面试,公司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候选人,从而更好地匹配其所需人才。虽然面试轮数和流程因公司而异,但是不论是哪家公司,考察核心能力和与企业文化的契合度都是不容忽视的。在面试准备过程中,候选人应重点准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在对公司和行业的了解上下功夫,以便更好地表现自己,争取到心仪的职位。

ube外汇怎么样

目前正规的外汇交易商大多在英国,美国,中国香港也有一些。英国正规交易商受英国金融服务管理*fsa监管,中国香港的外汇交易商受香港证监会(sfc)监管。且香港证监会规定,受香港证监会监管的交易商只能做20倍杠杆以下的外汇平台选择要注意下面这些问题  外汇平台中,香港超过20倍杠杆都是违法的,很多香港公司为了谋取更大的经济利益,找国内或者新西兰的代理商开公司的形式做100倍200倍杠杆的外汇保证金交易,甚至更高,实际上香港法律根本监管不到他的分公司,资金安全也就无从保证!  不要相信那些说是受监管的如新西兰、新加坡、澳门、瑞士、日本、香港(20倍杠杆以内的为正规的)、英属维尔京群岛、印尼、柬埔寨、塞浦路斯、开曼群岛……等国的外汇平台,这些国家存在对外汇保证金交易的监管。但监管程度相对于美国来说要弱,监管形同虚设,资金安全根本没有保证,且你从网上根本查不到交易商的所谓监管信息!.  最好就直接选择英国的外汇平台。因为英国FSA是全球监管最严格的机构,伦敦是全球最大外汇交易中心。并且英国外汇公司通常也是英国伦敦国际期货交易所成员,往往可以同时交易黄金与国际原油,所以选择英国FSA比较有优势。选择英国公司后,需要看其监管编号,得到该公司监管编号后,登录FSA网站查看其监管信息。  但是要注意套牌公司。区分套牌公司办法很简单以国际著名金融公司TransMarketGroupLLC集团为例,其收款人账户就是公司名称TransMarketGroupLLC。如果出现不一样的地方,可能是冒充的公司。通过这个办法也可以识别代理商真伪。因为外汇公司汇款帐户往往都是唯一的。  还有如果要求汇款到香港就需要注意,如果是接受人民币汇款十分有可能是黑公司。  最后注意一点,现在已经没有接受美国NFA监管的公司可以提供全货币对100倍杠杆的交易了。  事实上早在去年就有很多公司退出了美国NFA监管,今年更多的外汇公司退出了美国NFA监管。  不过也有好处。很多公司都零售业务都交给英国分公司负责,其监管与资金安全性比美国NFA更加高。  因为美国NFA最新规定降低了杠杆,部分货币只有10倍杠杆,其二还弄了很多无理的交易规定,比如禁止客户止损禁止锁仓操作等。所以现在的外汇公司,几乎都是英国的。如果还有某家外汇平台告诉你其是接受美国NFA监管并且能提供100倍杠杆交易,那么就有可能是骗子。  如果开户推荐你用TMG平台  享誉世界的TransMarket集团是全球最大外汇期货与证券交易商之一,当今金融市场的主要领导者。  他成立与1980年,总部位于芝加哥,集外汇、期货、证券牌照于一身。致力于世界金融网络建设,为对冲基金.机构投资.贸易商.零售客户其它交易商,提供先进的交易平台和广阔市场网络。TMG在银行业与外汇交易上的关键性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为投资者提供的最优交易平台与一体化金融网络,代表了当今世界最先进的交易系统。  接受英国FSA与澳大利方面的多重严格监管。还能同时交易黄金与其他期货产品。  客户资金独立存放于美国银行,以资产计美国银行是美国第一大银行。其务实,专业,稳健的经营理念有别于花旗,摩根等银行。被称为世界经济稳定的最后一道金融堡垒。

香港成为亚洲最大对冲基金中心优势在哪里?

香港眼下已经成为亚洲最大的对冲基金中心,不少基金经理正在谋划将业务拓展至这里。

在不少投资人眼中,香港这个亚太区内的金融中心,早已是兵家必争之地。集聚和流动在这个自由市场的资本,每日给投资者带来无限的机遇与挑战。这里是胜利者的天堂,也是失败者东山再起的宝地。

近些年,香港政府致力将香港打造成亚洲范围内的资产管理中心,并推出优惠的税收、法律等政策,让更多的投资者更加愿意将生意拓展到这里。

但,由于多种因素限制,能跨越门槛者寥寥。

在香港做对冲基金有天然的优势。

“对对冲基金经理来说,香港的投资工具很丰富,比如说,可以自由地投资内地股票、美股,甚至欧洲股票,更重要的是可以自由地卖空股票,此外,香港靠近投资组合中重要的大中华市场,这很重要。”一位选择落户香港的对冲基金经理说,不仅仅是内地的不少基金希望来到香港,海外的基金也一样。

各路基金经理对香港一致的期许,推动过去几年,香港对冲基金数量大幅增加。香港证监会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香港管理的对冲基金数目为676只,到2014年9月底,已经增加至778只,增幅达38.8%。

截至2014年9月底,香港的对冲基金共计管理的资产达1209亿美元,而这个数字在2004年仅为91亿美元,其中,欧美投资者占比61.3%。

而2016年以来,在全球动荡的宏观环境之下,对冲基金冲入香港,捕捉机遇的欲望,似乎变得愈加强烈。

据媒体报道,投资大鳄索罗斯今年上半年,频频在香港部署兵力。索罗斯之子RobertDanielSoros在香港设立的SFMHKManagement沉寂几年之后,今年3月至6月期间,先后在香港增聘4名代表,令其公司代表数量由5名,增至11名。

根据香港的法律,在香港经营独立的资产管理公司,需要向香港证监会申请资产管理牌照(九号牌),统计数据显示,今年3月至5月,香港证监会共计向42家机构发放九号牌,当中也不乏内地机构。

他们选择在香港成立基金,主要是以香港为立足点,透过香港去部署全球的投资,毕竟香港的语言、文化都与内地相近。目前来看,从大型国际机构、内地从业几十年的专业基金经理,到替亲朋好友管理投资的“牛散”,都有强烈的兴趣在香港成立基金。

但是,有愿望者多,能成行地是少数。

不少有财力的机构透过独立申请牌照、抑或收购持有牌照的机构的方式,得以在香港的获得立足之地,但是当中的操作门槛,以及牵扯的成本,着实不低。

根据香港证监会的要求,每个资产管理机构需要招聘两名持牌人士,担任负责人员(ResponsibleOfficer),招聘到合适的人才并非易事,且会面临较高的人工支出。此外,还需处理对交易商、托管商、清算所、审计机构、监管机构的各项繁琐事宜,牵扯大量的时间、人力成本。

正是因为在香港独立运营基金的成本很高,业内平均算下来,按照2%的管理费计算,一个基金需要融到5000万美元才能打平运营成本,对基金经理融资的能力要求也比较高。

为应对较高的成为,各机构也在做一些新的尝试。一些投资管理公司看到香港对冲基金市场的需求和准入门槛之间的落差,推出了综合平台业务,借助设计好的系统,可以批量地处理平台上基金公司从注册、到后续管理的事务,因此运营成本较独立运营的基金降低不少,所以500万美元的资本就能开业做基金。(来源:腾讯财经)

point72香港分公司员工待遇?

1.明确结论:Point72香港分公司员工待遇相对优越,享有丰厚的薪水和福利待遇。

2.解释原因:Point72作为全球领先的对冲基金公司之一,致力于吸引和留住业界最优秀的人才。为此,公司在员工薪酬和福利方面投入了巨额资金,以确保其员工拥有更好的生活质量和工作环境。

3.内容延伸:Point72香港分公司员工的薪酬水平和福利待遇与全球各地的同行相比都处于较高的水平。公司提供丰厚的基本薪资、非常规奖金和股票期权等多种形式的奖励。此外,公司还为员工提供健康保险、退休计划、带薪休假和其他福利。这些待遇非常有吸引力,可以帮助公司招揽到和留住最优秀的员工。

4.具体步骤:在申请Point72香港分公司工作时,可以通过公司官方网站或招聘平台提交申请材料,如简历和求职信。如果符合岗位要求,公司的招聘专员将与申请人联系,开始面试和沟通相关细节。成功入职后,员工将接受全面的培训和指导,并享有优厚的薪酬和福利待遇。

综上所述,Point72香港分公司员工待遇相对优越,这得益于公司对人才的高度重视和投资。通过提供丰厚的薪酬和福利待遇,公司吸引了业界最优秀的人才,并为员工提供了更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索罗斯赚了,国家队也赚了,指数也涨了,都赚了,谁赔了?

水涨船高,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利益链条形成,看涨认识趋同,参与各方乃至未必参与者(如税收、社会消费等)都是受益人。正所谓信心是金,人心齐泰山移,中国股市长期以来与经济发展实际情况相背离是极不正常的,也该到了回归趋同的时候。

CFA考出来有什么用~~

搞金融的都知道这个的。能混的更好呗。。。搞金融你丫要不是名校出身,只能考个证给自己贴金了。要不人家都不鸟你。。。

香港与内地基金市场又有什么不同?

香港的基金市场已发展了三十多年,主要的特色是国际化:无论是成立的基金公司、投资的市场及资产类别,以至产品的注册地都包括本地及海外市场。最近十年,随着基金投资日趋普及,以及强制性公积金条例的实施,本地投资者的基础才逐步壮大起来。香港的基金种类极其多元化,由股票类到债券类,由房地产类到对冲基金都一应俱全;而投资的地域、行业更广泛,由新兴市场到成熟市场,由专门投资于天然资源行业到投资于消闲行业都有。香港基金业法制健全,监管松紧适度。香港证监会提供灵活的机制,让一些相当规范的市场所批准之基金公司或产品能有效地进入香港市场。而为了确保产品能配合香港市场的独特性,香港证监会就信息披露等加入一些额外要求,务求令香港投资者可获得全面的信息。最近几年的发展进一步突显了此模式的优点,特别是能带动产品创新及推动市场多元化的发展。香港也是全球范围内最先允许向散户销售对冲基金的市场之一。

世界上最大九家对冲基金公司详解

   公开和透明,是对冲基金最讨厌的事情。这与它所建立的结构有直接的关系。以在位于维京群岛注册的对冲基金为例,他们可以使用任何合法的金融投资组合,在全世界范围内的任意地点进行套利,而无需向任何国家或部门申报投资技巧和融资结构。

  英国最大的对冲基金投资商HERMESBPK风控部门负责人万德布鲁克曾抱怨道:“我们把大把的钱投到了对冲基金者的手里,但他们连五分钟的见面会都没开过,我们不知道他们怎样用钱的。”

  金融危机使对冲基金经历了一场急速变革。十几年前,对冲基金圈是一个相对封闭狭窄的圈子,大家做的几乎都是熟人之间的业务,信任程度很高,根本不需要签合同就把生意做了。有时,仅仅是上午握个手,下午就把数百万美元打到了对方的账户之上。

  但恰恰这种荒诞般的神秘,成为对冲基金最本质的赢利特点。

  而随着中国金融及资本市场的不断多元化及国际化,让越来越多的境外对冲基金注目中国。在这个国内对冲基金大力发展完善的重要阶段,国际资本经验丰富的海外对冲基金也盯上了中国这块蛋糕。不少海外对冲基金或在海外有过对冲基金管理和投资经历的人准备尝试或已进驻中国,寻求发展和合作机会。

  海外对冲基金看重中国区的发展。其实无非是三大原因:一是渐渐国际化的人民币,逐步开放人民币资产的跨境流动,让中国部分的资产管理人或投资人提供大量走出去的机会的同时,也会给海外大量机构投资人和高净值客户提供进入中国市场的机会。二是监管层和中国基金业对对冲基金的态度越来越开放,基金法正在不断修改和完善,这使得对冲基金所参与的二级市场会有更多的流动性,让对冲基金能真正发展起来。三是中国财富的增值。银行高净值客户管理着17万亿元的资金,而公募基金管理的资金规模才200亿元,阳光私募也只有2500亿元,未来中国人的财富将会流向更有效和积极管理型的投资领域。

  这些海外的对冲基金大佬其实早已布局内地;譬如被大家所悉知的,著名的对冲基金大鳄索罗斯光在香港及内陆就设有3个办事处,以极其低调的姿态,从而达到其惯有的避开监管与分散媒体视线之手法。据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查证,这家管理着亚洲资产多达80亿至100亿美元(约624亿至780亿港元)的“SFMHKManagementLimited”,其注册仅为港币1元。可见该领域低调的重要性。

  尽管如此,随着中国投资市场的逐渐向国际放开怀抱,以下几家对冲大佬早已先行一步,抢滩内陆:

  1、BridgewaterAssociates

  雷·达里奥(RayDalio)的桥水联合基金(BridgewaterAssociates),连续两年都登上了LCH英雄榜。这家基金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对冲基金,约有1300亿美元的水平。除了管理资产庞大以外,桥水的独特之处是它的300家客户都是机构投资者。它们的平均投资额为2.5亿美元。在戴利奥和罗伯特·普林斯的共同领导下,桥水善于创造不同的利润流,鉴别贝塔源,市场驱动型回报,阿尔法,基于技能回报,然后把它们打包成与客户需求的兼容的战略。该公司通过债券和货币管理外包提供源阿尔法。但是当机构开始转向其他资产类别和关注额外利润源时,桥水也在调整战略。

  达里奥在2012年初被业内评为对冲基金史上最成功的基金经理——公司旗下纯阿尔法基金(PureAlphaFund)在1975年至2011年为投资人净赚了358亿美元,超过了索罗斯量子基金自1973年创立以来的总回报。美联储前主席保罗·沃尔克曾评价说,达里奥的桥水基金(BridgewaterAssociates)对经济的统计分析甚至比美联储的更靠谱。

  这家掌管着1300多亿美元资产的顶级对冲基金隐匿在康州Westport的树林里,与纽约华尔街的喧嚣保持远离。桥水联合基金已于2012年底在上海低调的成立了代表处。

  2、ManGroup

  英仕曼集团是全球第二大对冲基金管理公司,管理的资产规模达680亿美元,其业务框架主要由三大类别组成:AHL(管理期货基金CTA)、GLG(由30多个策略的基金组成的多策略基金)以及刚收购的FRM(对冲基金的基金),此外,英仕曼拥有一支有卓越投资专家组成的庞大团队,就投资管理以至客户服务的每个范畴,给予强劲的支持。

  英仕曼锐意取得可观的长期表现,提供一系列广泛,灵活并屡获殊荣的投资方案定能满足不同投资者的独特需求。

  英仕曼中国区主席李亦非[微博]透露,集团希望在中国首先推进的是旗下的管理期货基金。据了解,AHL基金希望能通过中国期货市场的国际化发展先进入中国,同时也想借助QFII、QDII等各种跨境方式,在中国寻找投资和合作的机会。

  3、PaulsonCo

  保尔森公司管理着约为360亿美元的资产(其中95%为机构投资者)。据《阿尔法》杂志统计,仅约翰·保尔森个人在2007年的收入就达到了37亿美元,一举登顶2007年度最赚钱基金经理榜,力压金融大鳄乔治·索罗斯和詹姆斯·西蒙斯。一时间,约翰·保尔森在华尔街名声大震,“对冲基金第一人”、“华尔街最灵的猎豹”等称号纷纷被冠在了他头上。在接下来的三年中约翰·保尔森与保尔森基金持续的稳定盈利。直到2011年6月3日,保尔森所持有3740万股的嘉汉林业(Sino-forest)瞬间爆出一系列的财务丑闻,同时浑水调查公司给予嘉汉林业“强烈卖出”的评级,同时给出的估值不到1美元(当时股价为18加币)。导致嘉汉林业公司市值在两个交易日内蒸发了近33亿美元,而保尔森基金面临了4.68亿美元的亏损。

  距离该事件发生已经近两年,约翰·保尔森这位曾经的“沽神”似乎逐渐淡出了华尔街。是归于平淡,还是在酝酿又一场巨额交易,我们不得而知。据悉保尔森基金已在北京金融街及上海陆家嘴分别设立了代表处。

  4、LonePineCapital

  孤松资本始建于1997年,由斯蒂芬·曼德尔(SteveMandel)创建,总部设在康涅狄格州的格林威治,在伦敦,香港,北京,纽约均设有办事处。隆派恩资本是一家私人拥有的对冲基金,在世界各地的公共股权市场进行投资。从最初的800万美元开始,直到该基金成为了打理自有资金的“超级基金”,为约56亿美元的投资者和自有资金估计为150亿美元的曼德尔先生服务。

  孤松资本是一个典型的长/短仓股票对冲基金,采用基本面分析与自下而上的选股方法来制定其投资组合。不过,曼德尔先生的敏锐性和奇异的态度对基本面的分析。让塞斯·卡拉曼(SethKlarman)曾形容他为“梦幻分析师”。

  大多数人相信,曼德尔先生的成功可以归咎于他的“自下而上”的投资。他的重点放在企业的基本面问题上。曼德尔先生认为,破译业务进行深入的基本面分析,了解其做法,运营和未来的增长。这是重点,这影响到最后的选股和决定是否或长或短。不像大多数的对冲基金管理人,曼德尔先生巧妙地依靠他强烈的判断和快速决策的位置和移动。孤松资本在花旗集团(Citigroup)和斯伦贝谢公司的增持是证明曼德尔先生灵巧之至最好的例子。

  5、DEShaw

  德劭基金由数学家大卫·肖成立于1982年。DEShaw大部分投资基于复杂的数学模型,旨在找出隐藏的市场趋势或定价异常。不过该基金也进入到私人股本领域和自下而上的价值驱动型投资领域。DEShaw进军中国内地的举措,会让人将之与其2006年和2007年在印度的扩张进行比较。该公司在印度看到了巨大的招聘和投资机遇。

  就员工数量而言,DEShaw令一些更灵活的竞争对手相形见绌。该公司大约有1700名员工——其中估计有100名拥有博士学位。只有英国曼集团(ManGroup)的员工数量超过了DEShaw

  过去两年,不愿抛头露面的DEShaw在其主要战略方面表现稳健。该公司的旗舰基金Oculus回报率为8.7%。Oculus按照该公司的一系列定性及定量战略进行投资。一位投资者表示,该公司旗下的另一支基金DEShawComposite实现了21.1%的回报率。

  位为处于上海陆家嘴的办事处拥有一支私募股权投资分析师团队。拓展该集团在亚洲地区的业务,并标志着首次进入中国内地。该办事处将重点关注中国的收购机会。

  6、HoyderAsia

  汇德亚洲(HoyderAsia)是汇德投资集团于2001年成立的面向亚太地区的全资附属公司。汇德亚洲于投资全球外汇,商品期货以及股票方面,乃亚太地区最优秀的资产管理服务商之一.其凭借对新兴市场的专业认识及丰富经验,于十年内迅速增长。汇德亚洲透过旗下的汇德品牌基金与信托为客户提供不同层面的投资服务及产品,凭借其专业及奉行多年的环球对冲与价值投资等方法,於国际资产管理巿场已建立优良的声誉。

  据悉,位于中国上海的汇德亚洲办事处,在2013年初早已悄悄布局内陆,公司高层也放言会从运营决策上更重视大中华市场。

  7、HillhouseCapital

  高瓴资本(HillhouseCapital)是全球最大的对冲基金之一。成立于纽约,总部在新加坡,在上海、北京均设有办事处,与耶鲁大学基金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公司创始人为耶鲁管理学院毕业生张磊。大多数人之所以从未听说过这家基金,是因为其创始人张磊住在北京。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高瓴资本并非一家中国本土基金——它的投资者在海外,他们向张磊投资的是美元,而非人民币。但越来越多的大陆人在西方接受完教育和培训后,回到中国运营另类投资基金,张磊就是其中之一。这些经理人将办事处设在北京,从而拥有信息和人脉方面的优势。自2005年利用耶鲁大学投资基金办公室(YaleEndowment)提供的3000万美元创立高瓴资本以来,张磊和高瓴资本均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张磊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People’sUniversity),随后赴耶鲁管理学院(YaleSchoolofManagement)深造,在那里认识了耶鲁投资基金的负责人大卫·史文森(DavidSwensen)。高瓴资本拥有其他人只能羡慕的业绩——自创立以来,年均复合回报率高达52%,即便在2008年出现了37%的跌幅。黑石集团(Blackstone)对冲基金投资业务负责人汤姆·希尔(TomHill)将张磊誉为中国的斯蒂芬·曼德尔(SteveMandel)——曼德尔是孤松资本(LonePine)创始人,对冲基金领域最受人尊敬和低调的人士之一。高瓴资本拥有许多基金缺乏的灵活性,可以自由地投资于公开市场和私人市场,向年轻的公司提供成长所需的资本,并在这些公司上市前购入其大量的股份。例如中国知名社区篱笆网,京东商城[微博]以及远东国际租赁等公司。

  8、RenaissanceTechnologies

  文艺复兴科技成立于1988年,其创始人为詹姆斯·西蒙斯(JamesSimons)他是世界级的数学家,担任着美国数学协会的主席(MathforAmerica);他是历史上最伟大的对冲基金经理之一,在全球投资业内,他的名气并不亚于索罗斯,更是被认为是保尔森、达利欧这些业内领军者的前辈。“量化基金之王”是这位国际投资行业领袖最显贵的称呼,虽然,他本人并不在意。虽然2010年,这位74岁的老人已经从他价值200亿美元的对冲基金公司文艺复兴科技公司(RenaissanceTechnologies)退休,但是他一直在公司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享有收益。2011年,这家公司管理的基金获得了高达33%的净收益回报率。2012年前11个月,表现亦同样不俗。历史业绩更能说明他的辉煌。1989年到2009年间,他操盘的大奖章基金平均年回报率达35%,较同期标普500指数年均回报率高20多个百分点,比“金融大鳄”索罗斯和“股神”巴菲特的旗舰基金也高出10余个百分点。值得一提的是,这一回报率数据已经扣除了资产管理费和投资收益分成等费用,而大奖章基金对此类费用的收取比例几乎是同行的两倍——分别是5%和44%。

  作风低调的西蒙斯很少接受采访。在仅有的几次接受国外媒体采访时,他透露称:“我们随时都在卖出和买入,依靠活跃赚钱。”他只寻找那些可以复制的微小获利瞬间,而绝不以“市场终将恢复正常”作为赌注投入资金。事实上,西蒙斯几乎从不雇用华尔街的分析师,他的文艺复兴科技公司雇佣了由数学博士,物理博士及自然科学博士组成的超过150人的投资团队。用数学模型捕捉市场机会,由电脑做出交易决策。

  文艺复兴科技公司及旗下多家关联子公司于2013年1月分别在北京,上海成立了代表处。

  9、ChiltonInvestment

  奇尔顿公司由理查德·L·奇尔顿(RichardL.Chilton)先生于1992年成立。管理着超过65亿美元的资产。其核心的运作手法是通过价值导向的基础研究和纪律严明的投资组合来进行管理。奇尔顿先巩固了长期投资的理念,其纪律严格的文化是一个标志。多元化股票策略包括了美国,欧洲及亚洲为整体的全球性市场。奇尔顿的全球策略中的每个基金管理人都有自己的投资指引和风险参数。然而,在每一个战略中,通过研究各种市场周期来为投资人提供稳定可观的回报。

  而奇尔顿公司正计划采取一项不同寻常的举措,奇尔顿公司在中国北京及成都分别成立了代表处,这是该公司在中国扩张战略的一部分。

  其实,以上这些笔者了解到进入国内的海外对冲基金,只是全球对冲基金大军的冰山一角;中国这只美味十足的大蛋糕,相信吸引到更多的大鳄只是时间问题。

文章转自:基金网

◆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我们是知识的摆渡人

◆联系方式:fin_paper@163.com,发送值得一读的文章我们为您分享

有什么对冲基金可以买?

对冲基金可以买的有很多,其中最知名的有:财富宝对冲基金、红塔对冲基金、中信对冲基金、招商对冲基金、华夏对冲基金、国泰对冲基金、中投对冲基金、国金对冲基金、中银对冲基金、海富对冲基金等。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4
请文明发言哦~